一种吸收塔复合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49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塔复合除雾器,包括丝网除雾器、支撑架和双锥除雾层,丝网除雾器设置在支撑架的上表面上,双锥除雾层设置在支撑架的外表面上,所述的双锥除雾层包括四个除雾单元,除雾单元是由一体的上锥体和下锥体组成,上、下锥体均为上下端敞口的中空结构,上锥体呈上大下小的形状,下锥体呈上小下大的形状,上锥体的下端口与下锥体的上端口一体连接,除雾单元的上端面连接于支撑架的下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通过丝网除雾层和除雾单元能够有效增强除雾效果,进而提高吸收塔的净化效率。

A compound demister of absorp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塔复合除雾器
本技术属于废气废水净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收塔复合除雾器。
技术介绍
废气净化领域往往用到吸收塔或喷淋塔,在塔中进行喷淋液雾,以增加吸附填料的净化效果。为避免液体随废气排出,通常需要对喷淋液进行回收,即除雾。除雾器作为逆流吸收塔的组件之一,其设计与选型对于吸收塔的稳定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吸收塔处理后的烟气夹带了大量的浆液雾滴,特别是吸收塔烟气流速不断提高,烟气携带液滴量增加,如果不除去这些液滴,它将可能沉积在吸收塔下游设备表面形成石膏垢,加速设备的腐蚀,如果直接对外排放,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何设计一种适合吸收塔的耐腐蚀、耐磨损、易维护、高效率的除雾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收塔复合除雾器,能够增强除雾效果、提高吸收塔净化效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吸收塔复合除雾器,包括丝网除雾器、支撑架和双锥除雾层,丝网除雾器设置在支撑架的上表面上,双锥除雾层设置在支撑架的外表面上,所述的双锥除雾层包括四个除雾单元,除雾单元是由一体的上锥体和下锥体组成,上、下锥体均为上下端敞口的中空结构,上锥体呈上大下小的形状,下锥体呈上小下大的形状,上锥体的下端口与下锥体的上端口一体连接,除雾单元的上端面连接于支撑架的下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圆形的网板。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聚丙烯材质。进一步的,支撑架的厚度为12~20mm,支撑架上的网孔孔径为80~150mm。进一步的,四个除雾单元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并且相邻两个除雾单元的外表面相切。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单元的上锥体和下锥体的高度均为200~400mm。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单元为聚丙烯材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越性:本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通过丝网除雾层和除雾单元能够有效增强除雾效果,进而提高吸收塔的净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除雾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丝网除雾器;2、支撑架;3、除雾单元;4、吸收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3所示,一种吸收塔复合除雾器,包括丝网除雾器1、支撑架2和双锥除雾层,丝网除雾器1设置在支撑架2的上表面上,双锥除雾层设置在支撑架2的外表面上,所述的双锥除雾层包括四个除雾单元3,除雾单元3是由一体的上锥体和下锥体组成,上、下锥体均为上下端敞口的中空结构,上锥体呈上大下小的形状,下锥体呈上小下大的形状,上锥体的下端口与下锥体的上端口一体连接,除雾单元的上端面连接于支撑架2的下表面上。所述支撑架2为圆形的网板,支撑架2为聚丙烯材质,支撑架2的厚度为12~20mm,支撑架2上的网孔孔径为80~150mm。四个除雾单元3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并且相邻两个除雾单元3的外表面相切,除雾单元3为聚丙烯材质,除雾单元3的上锥体和下锥体的高度均为200~400mm,四个除雾单元3均焊接在支撑架2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上锥体与下锥体结构相同,上锥体的上端口和下锥体的下端口的直径均为400~1000mm,上锥体的下端口和下锥体的上端口的直径均为300~600mm。丝网除雾层1的材质为聚丙烯,孔径为φ0.10~0.28mm,丝网除雾层1厚度为20~50mm。在实际应用时,将四个除雾单元3上端焊接在支撑架2的下表面上,四个除雾单元3下端焊接在吸收塔4的内侧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塔复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丝网除雾器、支撑架和双锥除雾层,丝网除雾器设置在支撑架的上表面上,双锥除雾层设置在支撑架的外表面上,所述的双锥除雾层包括四个除雾单元,除雾单元是由一体的上锥体和下锥体组成,上、下锥体均为上下端敞口的中空结构,上锥体呈上大下小的形状,下锥体呈上小下大的形状,上锥体的下端口与下锥体的上端口一体连接,除雾单元的上端面连接于支撑架的下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塔复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丝网除雾器、支撑架和双锥除雾层,丝网除雾器设置在支撑架的上表面上,双锥除雾层设置在支撑架的外表面上,所述的双锥除雾层包括四个除雾单元,除雾单元是由一体的上锥体和下锥体组成,上、下锥体均为上下端敞口的中空结构,上锥体呈上大下小的形状,下锥体呈上小下大的形状,上锥体的下端口与下锥体的上端口一体连接,除雾单元的上端面连接于支撑架的下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塔复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圆形的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收塔复合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应伟李奔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蓝平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