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台清洗用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291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抬起台清洗用刷,其能够简化清洗作业、减少清洗所需要的作业时间。抬起台清洗用刷(100)包括:柄(101),其由使用者把持,并具有与长度方向交叉的平坦状的侧端部;多个轴构件(102),其自柄(101)的侧端部(101A)朝向侧端部的法线方向以互相平行的方式设置;以及多个刷毛(103),其分别在多个轴构件(102)的外周面的整周上植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抬起台清洗用刷
本技术涉及一种抬起台清洗用刷。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将柔软且细长的插入部插入到人等被检体内来观察该被检体内的内窥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内窥镜中,在插入部的顶端侧设有顶端硬质部和抬起台。另外,以下记载的“顶端侧”意味着插入部的顶端侧。此外,以下记载的“基端侧”意味着自插入部的顶端远离的一侧。在顶端硬质部形成有供穿刺针等处置器具贯穿的处置器具贯穿用管以及与该处置器具贯穿用管连通并且位于比该处置器具贯穿用管靠顶端侧的位置的凹部。抬起台以能够将转动轴线作为中心地转动的方式收纳在顶端硬质部的凹部,该抬起台通过转动而设定为抬起状态(起立位置)或者倒置状态(非起立位置)。而且,抬起台抵接于经由处置器具贯穿用管贯穿到凹部的处置器具来调整该处置器具自凹部突出的突出方向。此外,作为用于清洗上述那样的内窥镜的清洗用刷,已知有以下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所述的清洗用刷包括使用者所把持的操作部、从该操作部向预定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1个刷形成用线以及在该刷形成用线的外周面植毛而成的毛状构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3964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图8、图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43130号公报(专利文献2的图12)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利用专利文献2所述的清洗用刷来刷洗(清洗)专利文献1所述的内窥镜的凹部的底部和抬起台之间的情况下,存在以下的问题。专利文献2所述的清洗用刷在1个刷形成用线的外周面植有毛状构件。即,该清洗用刷整体成为比较细的刷。因此,为了利用该清洗用刷来刷洗凹部的底部和抬起台之间的间隙,需要一边使该清洗用刷在该间隙内在沿着转动轴线的方向,即宽度方向上一点点挪动一边进行作业。因而,存在清洗作业繁琐化、清洗需要很多时间这样的问题。本技术即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清洗作业、减少清洗所需要的作业时间的抬起台清洗用刷。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达到目的,本技术的抬起台清洗用刷的特征在于,该抬起台清洗用刷包括:柄,其由使用者把持,并具有与长度方向交叉的平坦状的侧端部;多个轴构件,其自所述柄的所述侧端部朝向所述侧端部的法线方向以互相平行的方式设置;以及多个刷毛,其分别在所述多个轴构件的外周面的整周上植毛。此外,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抬起台清洗用刷的特征在于,所述柄具有平板形状。此外,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抬起台清洗用刷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轴构件以包含该多个轴构件的平面与所述柄的板面平行的方式配设。此外,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抬起台清洗用刷的特征在于,该抬起台清洗用刷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多个轴构件的顶端相互固定的固定部。此外,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抬起台清洗用刷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轴构件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和长度尺寸。此外,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抬起台清洗用刷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刷毛的宽度尺寸是2.8mm~4.2mm。此外,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抬起台清洗用刷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刷毛的厚度尺寸是0.6mm~1.2mm。此外,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抬起台清洗用刷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刷毛的长度尺寸是8mm~20mm。技术的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抬起台清洗用刷,起到能够简化清洗作业、减少清洗所需要的作业时间这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图。图2是表示插入部的顶端的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收纳槽和抬起台的形状的图。图4是表示转动机构的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转动机构的结构的剖视图。图6A是表示抬起台清洗用刷的图。图6B是表示抬起台清洗用刷的图。图7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图。图7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图。图8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抬起台清洗用刷的图。图8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抬起台清洗用刷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另外,本技术并不被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所限定。并且,在附图的记载中,对同样的部分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以下,在对设有成为本技术的抬起台清洗用刷的清洗对象的抬起台的内窥镜系统进行了说明之后,说明该抬起台清洗用刷。〔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结构〕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1的图。内窥镜系统1是使用超声波内窥镜对人等被检体内进行超声波诊断的系统。如图1所示,该内窥镜系统1包括:超声波内窥镜2、超声波观测装置3、内窥镜观察装置4以及显示装置5。超声波内窥镜2具有:能够将一部分插入到被检体内,朝向被检体内的体壁发送超声波脉冲并且接收由被检体反射来的超声波回波而输出回波信号的功能和拍摄被检体内而输出图像信号的功能。另外,超声波内窥镜2的详细的结构见后述。超声波观测装置3借助超声波线缆31(图1)与超声波内窥镜2电连接,用于借助超声波线缆31向超声波内窥镜2输出脉冲信号并且从超声波内窥镜2输入回波信号。而且,在超声波观测装置3中,对该回波信号施加预定的处理而生成超声波图像。超声波内窥镜2的后述的内窥镜用连接器9(图1)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连接于内窥镜观察装置4。如图1所示,该内窥镜观察装置4包括视频处理器41和光源装置42。视频处理器41用于借助内窥镜用连接器9输入来自超声波内窥镜2的图像信号。而且,视频处理器41对该图像信号施加预定的处理而生成内窥镜图像。光源装置42借助内窥镜用连接器9向超声波内窥镜2供给用于对被检体内进行照明的照明光。显示装置5使用液晶或者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而构成,用于显示由超声波观测装置3生成的超声波图像、由内窥镜观察装置4生成的内窥镜图像等。〔超声波内窥镜的结构〕如图1所示,超声波内窥镜2包括:插入部6、操作部7、通用线缆8以及内窥镜用连接器9。图2是表示插入部6的顶端侧的立体图。另外,以下,在说明插入部6的结构的过程中,将插入部6的顶端侧(向被检体内插入的插入方向的顶端侧)仅记载为“顶端侧”,将插入部6的基端侧(自插入部6的顶端远离的一侧)仅记载为“基端侧”。插入部6是用于向被检体内插入的部分。如图1或图2所示,该插入部6包括:设在顶端侧的超声波探头61、与超声波探头61的基端侧连结的硬性构件62、与硬性构件62的基端侧连结且能够弯曲的弯曲部63、以及与弯曲部63的基端侧连结且具有挠性的挠性管64。在此,在插入部6、操作部7、通用线缆8及内窥镜用连接器9的内部,引绕有用于传送从光源装置42供给来的照明光的光导件(省略图示)、用于传送上述的脉冲信号、回波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抬起台清洗用刷,其特征在于,/n该抬起台清洗用刷包括:/n柄,其由使用者把持,并具有与长度方向交叉的平坦状的侧端部;/n多个轴构件,其自所述柄的所述侧端部朝向所述侧端部的法线方向以互相平行的方式设置;以及/n多个刷毛,其分别在所述多个轴构件的外周面的整周上植毛。/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028 JP 2016-2121891.一种抬起台清洗用刷,其特征在于,
该抬起台清洗用刷包括:
柄,其由使用者把持,并具有与长度方向交叉的平坦状的侧端部;
多个轴构件,其自所述柄的所述侧端部朝向所述侧端部的法线方向以互相平行的方式设置;以及
多个刷毛,其分别在所述多个轴构件的外周面的整周上植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起台清洗用刷,其特征在于,
所述柄具有平板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起台清洗用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轴构件以包含该多个轴构件的平面与所述柄的板面平行的方式配设。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冈仁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