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盈专利>正文

一种半自动出针的针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17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出针的针灸器,包括有筒体、钢针;所述筒体上部转动连接有用于储存钢针的储针筒;所述筒体内部纵向密封滑动连接有将钢针推入患者体内的活塞体;所述筒体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密封环境内的气体抽出进而驱动活塞体移动的负压组件;所述活塞体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筒体内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上成型有与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为非自锁螺纹;所述筒体上方转动连接有与旋钮部单向传动连接的与活塞体周向同步转动的棘轮盘;当旋钮部正向转动时,仅抽气活塞移动;当旋钮部反向转动时,抽气活塞移动,螺纹杆沿内螺纹逐渐向上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出针的针灸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保健
,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出针的针灸器。
技术介绍
文献号为CN2363701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负压针灸针,它包括一个气囊、一个与气囊相接的负压罩,负压罩的中部安装一个中间有通孔的载针体,载针体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针灸针,针灸针的端部伸出负压罩下边缘0.2—2mm。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将针灸针吸于要针灸的部位,特别是针灸针采用了多针组合排列的形式,其操作十分方便,不需要他人帮助,即可以进行针灸理疗,多个针只要有一个对准穴位,即可收到良好的理疗效果。上述专利在使用中,每一次均需要额外的盒子来存放针,并且每次需要同手来将针放在装置内,难免将手上的病菌沾染在针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利用负压将钢针插入患者体内且能够存储钢针的一种半自动出针的针灸器。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半自动出针的针灸器,包括有筒体、钢针。所述筒体上部转动连接有用于储存钢针的储针筒;所述储针筒内壁沿周向均匀成型有多个储针槽;所述筒体内壁成型有能够与储针槽连通的供储针槽内的钢针进入筒体内的钢针穿槽。所述筒体内部纵向密封滑动连接有将钢针推入患者体内的活塞体;所述筒体抵在患者皮肤上时,所述筒体内形成密封环境。所述筒体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密封环境内的气体抽出进而驱动活塞体移动的负压组件。所述负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上部的定位套、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定位套内的抽气活塞、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筒体上端的驱动抽气活塞移动的旋钮部。所述活塞体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筒体内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上成型有与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为非自锁螺纹。所述筒体上方转动连接有与旋钮部单向传动连接的与活塞体周向同步转动的棘轮盘。当旋钮部正向转动时,仅抽气活塞移动。当旋钮部反向转动时,抽气活塞移动,螺纹杆沿内螺纹逐渐向上移动。作为优化方案:所述筒体包括下筒体、可拆卸密封连接在所述下筒体上部的内筒体、套接在所述下筒体和内筒体外周的外套筒。所述储针筒位于所述内筒体与外套筒之间,下筒体上端。所述下筒体上端正对于储针槽的位置成型有呈环形的针体容槽。所述下筒体内壁成型有与针体容槽连通的下筒体钢针通槽;所述内筒体内壁成型有与下筒体钢针通槽连通的内筒体出针槽;所述下筒体钢针通槽与内筒体出针槽形成所述钢针穿槽。作为优化方案:所述下筒体内壁位于钢针穿槽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将钢针引导至活塞体下方的钢针定位板。所述下筒体内壁成型有一端靠近钢针定位板下端部的钢针夹持杆。作为优化方案:所述钢针包括夹持部、设置在夹持部下端的用于插入患者体内的针体;所述夹持部直径大于针体直径。所述下筒体下部呈倒圆台形;所述下筒体下端成型有供钢针穿过的直径大于夹持部直径的出针口;所述下筒体内靠近出针口的位置沿下筒体下部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针体导向部;两个所述针体导向部相抵紧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倒圆台形;所述针体导向部上成型有呈半圆柱形的针体穿槽。所述下筒体内设置有与各个针体导向部相连接的丝线;所述丝线的中部位于下筒体中部;所述丝线能够在活塞体的驱动下发生移动进而带动针体导向部发生滑动。作为优化方案:所述驱动部与储针筒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储针筒止转套;所述储针筒止转套外壁下端沿周向均匀成型有与储针槽数量相同的止转槽。所述筒体内壁靠近驱动部的位置成型有限位块滑动架;所述限位块滑动架上滑动连接有能够与止转槽插接进而阻止驱动部转动的转动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螺纹杆的驱动下位于上方极限位置时,转动限位块与止转槽分离,活塞体转动带动驱动部与储针筒一同转动。所述限位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位于下方极限位置时,转动限位块与一个止转槽插接,驱动部无法转动。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旋钮部内固定连接有纵向驱动架;所述纵向驱动架内壁成型有呈波浪状的驱动槽;所述抽气活塞上端固定连接有纵向定位板;所述纵向定位板上端成型有与驱动槽滑动连接的活塞驱动杆。所述定位套上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活塞定位架;所述抽气活塞定位架上成型有与纵向定位板纵向滑动连接的活塞滑动架;所述活塞滑动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抽气活塞定位板;所述纵向定位板位于两个抽气活塞定位板之间,进而使得抽气活塞仅沿抽气活塞定位板纵向滑动。作为优化方案:所述棘轮盘外周均匀成型有棘齿;所述旋钮部上端中心固定连接有与棘齿配合的棘爪。所述活塞体上端中心成型有截面呈非圆形的活塞体插槽;所述棘轮盘下端中心成型有与活塞体插槽插接的活塞体驱动杆。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初始状态下,活塞体位于上方极限位置,转动限位块与止转槽分离。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先反向转动旋钮部,由于此时转动限位块与止转槽分离,使得旋钮部带动储针筒转动,下一位置的储针槽与内筒体出针槽连通,接着钢针与储针槽分离,并沿着钢针定位板向下筒体中心移动,最终钢针移动至螺纹杆下端。接着将出针口抵在患者的皮肤上,并正向转动旋钮部,棘轮盘不转动,抽气活塞往复移动,将密封环境内的气体逐渐抽出,活塞体逐渐将钢针推入患者体内。随着活塞体逐渐下移,转动限位块再次与止转槽插接,驱动部无法转动。当活塞体移动至靠近下方极限位置时,纵向驱动板与丝线相接触,接着纵向驱动板带动丝线向下移动,针体导向部沿着导向部滑条移动。当活塞体移动至下方极限位置时,活塞体无法继续向下移动,两个针体导向部之间的距离大于钢针的夹持部直径,接着将筒体与用患者分离,钢针从出针口离开筒体,同时筒体内部与外界连通,气压恢复。接着反向转动旋钮部,旋钮部驱动棘轮盘转动,由于此时驱动部无法转动,故而螺纹杆沿着驱动部上的内螺纹逐渐向上移动,最终恢复至初始状态,便于下一次使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下筒体内处于低压状态,进而使活塞体推动钢针逐渐插入患者体内,此过程中,通过气压的变化来控制活塞体的下移,使得活塞体下移的速度均匀变化,不会发生突然的加速或减速,进而使患者不会感到骤然的刺痛。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旋钮部将筒体内的空气抽出,进而驱动活塞体下移,同时反向转动旋钮部也能够驱动活塞体向上复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钢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筒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下筒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内筒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储针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旋钮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定位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驱动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活塞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料钢针从储针槽离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活塞体位于上方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活塞体位于下方极限位置时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出针的针灸器,包括有筒体、钢针;其特征在于:/n所述筒体上部转动连接有用于储存钢针的储针筒;所述储针筒内壁沿周向均匀成型有多个储针槽;所述筒体内壁成型有能够与储针槽连通的供储针槽内的钢针进入筒体内的钢针穿槽;/n所述筒体内部纵向密封滑动连接有将钢针推入患者体内的活塞体;所述筒体抵在患者皮肤上时,所述筒体内形成密封环境;/n所述筒体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密封环境内的气体抽出进而驱动活塞体移动的负压组件;/n所述负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上部的定位套、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定位套内的抽气活塞、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筒体上端的驱动抽气活塞移动的旋钮部;/n所述活塞体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筒体内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上成型有与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为非自锁螺纹;/n所述筒体上方转动连接有与旋钮部单向传动连接的与活塞体周向同步转动的棘轮盘;/n当旋钮部正向转动时,仅抽气活塞移动;/n当旋钮部反向转动时,抽气活塞移动,螺纹杆沿内螺纹逐渐向上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出针的针灸器,包括有筒体、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上部转动连接有用于储存钢针的储针筒;所述储针筒内壁沿周向均匀成型有多个储针槽;所述筒体内壁成型有能够与储针槽连通的供储针槽内的钢针进入筒体内的钢针穿槽;
所述筒体内部纵向密封滑动连接有将钢针推入患者体内的活塞体;所述筒体抵在患者皮肤上时,所述筒体内形成密封环境;
所述筒体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密封环境内的气体抽出进而驱动活塞体移动的负压组件;
所述负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上部的定位套、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定位套内的抽气活塞、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筒体上端的驱动抽气活塞移动的旋钮部;
所述活塞体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筒体内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上成型有与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为非自锁螺纹;
所述筒体上方转动连接有与旋钮部单向传动连接的与活塞体周向同步转动的棘轮盘;
当旋钮部正向转动时,仅抽气活塞移动;
当旋钮部反向转动时,抽气活塞移动,螺纹杆沿内螺纹逐渐向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出针的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下筒体、可拆卸密封连接在所述下筒体上部的内筒体、套接在所述下筒体和内筒体外周的外套筒;
所述储针筒位于所述内筒体与外套筒之间,下筒体上端;
所述下筒体上端正对于储针槽的位置成型有呈环形的针体容槽;
所述下筒体内壁成型有与针体容槽连通的下筒体钢针通槽;所述内筒体内壁成型有与下筒体钢针通槽连通的内筒体出针槽;所述下筒体钢针通槽与内筒体出针槽形成所述钢针穿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出针的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内壁位于钢针穿槽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将钢针引导至活塞体下方的钢针定位板;
所述下筒体内壁成型有一端靠近钢针定位板下端部的钢针夹持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出针的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针包括夹持部、设置在夹持部下端的用于插入患者体内的针体;所述夹持部直径大于针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盈
申请(专利权)人:杨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