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国丽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15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装置,当所要移动的病人体型较大时,可以利用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将左延板和右延板适当推出,从而使得床板的宽度提升,由于床板是自两边向外侧延伸,中部不会在铺设被褥时出现凹陷,不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利用固定螺栓和固定螺孔以及安装螺孔的螺纹配合,便于安装板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利用电磁铁环通电具有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的特点,便于左延板和右延板的安装和拆卸;在移动护理床携带病人至CT室的过程中,支撑气缸的存在便于病人的上下,同时在遇到障碍时,可以通过支撑气缸调整装置的高度,同时利用电动推杆调整移动板之间的距离,便于护理床的移动。

A fully automatic nursing device for CT room of imaging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是现代比较先进的医学扫描检查技术,CT检查一般包括平扫CT、增强CT扫描和脑池造影CT。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需要将其从病房移动至CT室,这就需要用到护理床,传统的护理床仅为简单的带有移动轮的床板,将病人放置在床板上,通过移动轮移动至CT室,但是现在病房里的住院病人太多,病床里内的空间也十分拥挤,相邻两个病床之间只留下了很窄的过道,现有的病人搬运车由于宽度较大,无法接近病人,而且在行进过程中也需要较大的空间。申请号为CN201721688208.2的技术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床,包括床架、左滑板、左齿条、左床板、右滑板、右齿条、右床板、宽度调整电机、调节齿轮、横梁、支撑轴、安装轴、连接板、横向滑套、万向轮、固定套管、固接竖轴、安装盒、辅助伸缩杆、伸缩轴套、驱动电机、驱动锥齿轮、传动丝杆、从动锥齿轮、电机控制器一、电机控制器二和控制面板。该装置理便于护理床在不占用过多空间的前提下适用于各种体型的病人,便于缩小护理床所占用的空间,在护理床行进过程中调节两个支撑轴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病床在行进过程中所占用的空间,解决了医用空间紧张的问题,整个调节均通过机械结构实现,为床体的调节提供便利。但是,使用该装置进行需要CT扫描的病人运输时,在调整床板宽度的过程中,板面存在凹槽,铺设被褥时凹槽上方的被褥会下陷,给病人带来不舒适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装置,可解决在调整床板宽度的过程中,板面存在凹槽,铺设被褥时凹槽上方的被褥会下陷,给病人带来不舒适的感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所述护理床包括有床板和档杆,所述床板长度方向上的竖直侧面对称开设有两组隐藏槽,所述隐藏槽之间连通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贯穿床板底端中心,所述通槽顶端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床板底端四角位置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靠近床板中心的端部中心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部和滑块侧面固定相连,所述通槽内部安装有驱动板,所述隐藏槽内部安装有左延板和右延板,所述驱动板顶端中心开设有和固定螺孔配合的贯穿螺孔,所述驱动板靠近右延板的竖直侧面开设有第一驱动槽,所述第一驱动槽内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右延板侧面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驱动板靠近左延板的竖直侧面开设有第二驱动槽,所述第二驱动槽内部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左延板侧面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滑块底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固定螺孔和贯穿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活塞杆端部和第二活塞杆端部均设置有电磁铁环,所述第一插槽端部和第二插槽端部均设置有连接铁盘。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隐藏槽宽度的两倍与通槽的宽度之和等于床板的宽度,所述隐藏槽顶端靠近床板顶端设置,所述通槽顶端所处水平面的高度略低于隐藏槽顶端所处水平面的高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螺孔共有三组且等间距设置在通槽顶端中心,所述贯穿螺孔共有三组且等间距设置在驱动板中心,所述贯穿螺孔和固定螺孔一一相对。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的高度等于滑槽的深度,所述活塞杆的长度和滑块的宽度之和等于滑槽的长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槽共有两组且以安装板竖直侧面竖直中心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插槽共有两组且第二插槽的中心和第一驱动槽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槽共有两组且以安装板竖直侧面竖直中心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插槽共有两组且第二插槽的中心和第二驱动槽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延板和左延板的尺寸大小相同且均和隐藏槽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活塞杆伸缩的长度等于右延板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二活塞杆伸缩的长度等于左延板宽度的一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支撑气缸、移动板和移动轮,所述支撑气缸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活塞杆,所述支撑活塞杆顶端和连接板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移动板固定在支撑气缸底端,所述移动轮共有三组且等间距设置在移动板底端中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隐藏槽、通槽、安装板、左延板、右延板、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当所要移动的病人体型较大时,可以利用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将左延板和右延板适当推出,从而使得床板的宽度提升,适用于病人的体型,由于床板是自两边向外侧延伸,中部不会在铺设被褥时出现凹陷,不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的感觉。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电磁铁环、连接铁盘、固定螺孔和安装螺孔,利用固定螺栓和固定螺孔以及安装螺孔的螺纹配合,便于安装板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利用电磁铁环通电具有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的特点,便于左延板和右延板的安装和拆卸。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气缸、滑槽、滑块和电动推杆,在移动护理床携带病人至CT室的过程中,支撑气缸的存在便于病人的上下,同时在遇到障碍时,可以通过支撑气缸调整装置的高度,同时利用电动推杆调整移动板之间的距离,便于护理床的移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床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床板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床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板、左延板和右延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上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6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1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床板,2-档杆,3-隐藏槽,4-通槽,5-固定螺孔,6-滑槽,7-滑块,8-安装槽,9-电动推杆,10-活塞杆,11-驱动板,12-左延板,13-右延板,14-贯穿螺孔,15-第一驱动槽,16-第一电动伸缩杆,17-第一活塞杆,18-第一插槽,19-第二驱动槽,20-第二电动伸缩杆,21-第二活塞杆,22-第二插槽,23-连接板,24-支撑气缸,25-支撑活塞杆,26-移动板,27-移动轮,28-固定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包括有床板(1)和档杆(2),所述床板(1)长度方向上的竖直侧面对称开设有两组隐藏槽(3),所述隐藏槽(3)之间连通设置有通槽(4),所述通槽(4)贯穿床板(1)底端中心,所述通槽(4)顶端开设有固定螺孔(5),所述床板(1)底端四角位置对称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槽(6)靠近床板(1)中心的端部中心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杆(10),所述活塞杆(10)端部和滑块(7)侧面固定相连,所述通槽(4)内部安装有驱动板(11),所述隐藏槽(3)内部安装有左延板(12)和右延板(13),所述驱动板(11)顶端中心开设有和固定螺孔(5)配合的贯穿螺孔(14),所述驱动板(11)靠近右延板(13)的竖直侧面开设有第一驱动槽(15),所述第一驱动槽(15)内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6),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6)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17),所述右延板(13)侧面开设有第一插槽(18),所述驱动板(11)靠近左延板(12)的竖直侧面开设有第二驱动槽(19),所述第二驱动槽(19)内部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0),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0)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21),所述左延板(12)侧面开设有第二插槽(22),所述滑块(7)底端固定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固定螺孔(5)和贯穿螺孔(14)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8),所述第一活塞杆(17)端部和第二活塞杆(21)端部均设置有电磁铁环,所述第一插槽(18)端部和第二插槽(22)端部均设置有连接铁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包括有床板(1)和档杆(2),所述床板(1)长度方向上的竖直侧面对称开设有两组隐藏槽(3),所述隐藏槽(3)之间连通设置有通槽(4),所述通槽(4)贯穿床板(1)底端中心,所述通槽(4)顶端开设有固定螺孔(5),所述床板(1)底端四角位置对称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槽(6)靠近床板(1)中心的端部中心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9),所述电动推杆(9)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杆(10),所述活塞杆(10)端部和滑块(7)侧面固定相连,所述通槽(4)内部安装有驱动板(11),所述隐藏槽(3)内部安装有左延板(12)和右延板(13),所述驱动板(11)顶端中心开设有和固定螺孔(5)配合的贯穿螺孔(14),所述驱动板(11)靠近右延板(13)的竖直侧面开设有第一驱动槽(15),所述第一驱动槽(15)内部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6),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6)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17),所述右延板(13)侧面开设有第一插槽(18),所述驱动板(11)靠近左延板(12)的竖直侧面开设有第二驱动槽(19),所述第二驱动槽(19)内部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0),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0)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21),所述左延板(12)侧面开设有第二插槽(22),所述滑块(7)底端固定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固定螺孔(5)和贯穿螺孔(14)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8),所述第一活塞杆(17)端部和第二活塞杆(21)端部均设置有电磁铁环,所述第一插槽(18)端部和第二插槽(22)端部均设置有连接铁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全自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槽(3)宽度的两倍与通槽(4)的宽度之和等于床板(1)的宽度,所述隐藏槽(3)顶端靠近床板(1)顶端设置,所述通槽(4)顶端所处水平面的高度略低于隐藏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丽
申请(专利权)人:杨国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