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047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顶板和顶板下方连接的四根支撑柱,四根支撑柱间从上至下固定有多个支撑台,支撑台上放置有蚕匾,蚕匾的边缘上方设置有一个矩形框,矩形框底部延伸至蚕匾底部,矩形框底部连接一个滤沙网,所述矩形框四角各自设置有一个吊环,所述支撑架顶板设有升降装置,矩形框通过升降装置实现上下移动。该蚕台能够辅助操作人员快速清理蚕沙,清理效率高,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并且无需频繁接触蚕体,减少因操作失误造成的蚕体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
本技术涉及桑蚕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
技术介绍
蚕台是一种养蚕器具,用以安放蚕匾养蚕。现有蚕台通常为一种可放置多层蚕匾的木架,起支撑作用。在养蚕过程中,蚕宝宝会产生大量蚕沙,需要定期清理蚕匾中的蚕沙,以降低空气异味、避免病原体滋生、保障蚕体健康。现有蚕台除沙方式通常为:将蚕台上的蚕匾取下,然后挑出蚕宝宝,再将蚕匾上的蚕沙清除,然后把蚕放回蚕匾,继续投喂桑叶饲养。这种方式需要用手频繁触碰蚕体,容易误伤蚕体,增大蚕的死亡率,并且操作繁琐,除沙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该蚕台能够辅助操作人员快速清理蚕沙,清理效率高,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并且无需频繁接触蚕体,减少因操作失误造成的蚕体损伤。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顶板和顶板下方连接的四根支撑柱,四根支撑柱间从上至下固定有多个支撑台,支撑台上放置有蚕匾,蚕匾的边缘上方设置有一个矩形框,矩形框底部延伸至蚕匾底部,矩形框底部连接一个滤沙网,所述矩形框四角各自设置有一个吊环,所述支撑架顶板设有升降装置,矩形框通过升降装置实现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滤沙网与蚕匾内腔的底面相接触,滤沙网网孔孔径为4-15mm。本技术中,支撑架和支撑台用于支撑蚕匾,蚕匾用于养蚕,蚕匾上方设置的矩形框架底部连接滤沙网,滤沙网与蚕匾内腔的底面相接触,在桑蚕饲养时,蚕体和桑叶覆盖在滤沙网上,当需要清理蚕沙时,利用升降装置将矩形框架向上抬起,由于滤沙网网孔孔径为4-15mm,因此有利于蚕沙顺利落入下方的蚕匾中,家蚕则保留在滤沙网上,然后取出蚕匾清理内部蚕沙,再将清理后的蚕匾放入支撑台上,利用升降装置下放滤沙网即可,整个过程无需频繁接触蚕体,避免对蚕体造成损伤,并且蚕沙清理效率高,有效降低人工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卷筒、滑轮和钢缆,所述电机、卷筒、滑轮和钢缆设置有四组,电机和滑轮设置在支撑架顶板顶部,所述卷筒套设在电机输出轴上,钢缆一端与卷筒相连,另一端穿过滑轮与一个吊钩连接,所述吊钩与吊环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四角设有安装板,所述吊环底部固定在安装板上。进一步的,四个滑轮设置在支撑架顶板的四角,所述电机为转向可调的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有一个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四个电机的同步开启或关闭。本技术中,升降装置的吊钩用于连接矩形框上的吊环,当需要清理蚕沙时,控制器控制四个电机同步反转,在吊钩下放至待清理的蚕匾高度时电机停止转动,手动将四个吊钩与吊环相连,然后启动电机正向转动,在钢缆作用下使矩形框和滤沙网向上平移,平移至制定高度后悬停,待下方的蚕匾清理完毕后再次反转电机,下放矩形框和滤沙网,然后取下吊环上的吊钩即可。本技术设置四个吊环个吊钩,并控制电机同步运转,使得矩形框的四角同步上升或下放,避免滤沙网产生倾斜。本技术中,控制器、转向可调的电机均采用现有设备,其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详细描述。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为水平板,支撑台数目为2-6个。进一步的,所述蚕匾呈矩形,其宽度为50-120cm,长度为80-150c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支撑架和支撑台用于支撑蚕匾,蚕匾用于养蚕,蚕匾上方设置的矩形框架底部连接滤沙网,滤沙网与蚕匾内腔的底面相接触,在桑蚕饲养时,蚕体和桑叶覆盖在滤沙网上,当需要清理蚕沙时,利用升降装置将矩形框架向上抬起,由于滤沙网网孔孔径为4-15mm,因此有利于蚕沙顺利落入下方的蚕匾中,家蚕则保留在滤沙网上,然后取出蚕匾清理内部蚕沙,再将清理后的蚕匾放入支撑台上,利用升降装置下放滤沙网即可,整个过程无需频繁接触蚕体,避免对蚕体造成损伤,并且蚕沙清理效率高,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矩形框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支撑架,11-顶板,12-支撑柱,2-支撑台,3-蚕匾,4-矩形框,41-滤沙网,42-吊环,43-安装板,5-升降装置,51-电机,52-卷筒,53-滑轮,54-钢缆,55-吊钩,6-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包括顶板11和顶板11下方连接的四根支撑柱12,四根支撑柱12间从上至下固定有多个支撑台2,支撑台2上放置有蚕匾3,蚕匾3的边缘上方设置有一个矩形框4,矩形框4底部延伸至蚕匾3底部,矩形框4底部连接一个滤沙网41,所述矩形框4四角各自设置有一个吊环42,所述支撑架1顶板11设有升降装置5,矩形框4通过升降装置5实现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滤沙网41与蚕匾3内腔的底面相接触,滤沙网41网孔孔径为4-15mm。实施例2如图1-3所示,本技术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包括顶板11和顶板11下方连接的四根支撑柱12,四根支撑柱12间从上至下固定有多个支撑台2,支撑台2上放置有蚕匾3,蚕匾3的边缘上方设置有一个矩形框4,矩形框4底部延伸至蚕匾3底部,矩形框4底部连接一个滤沙网41,所述矩形框4四角各自设置有一个吊环42,所述支撑架1顶板11设有升降装置5,矩形框4通过升降装置5实现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滤沙网41与蚕匾3内腔的底面相接触,滤沙网41网孔孔径为4-15mm。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电机51、卷筒52、滑轮53和钢缆54,所述电机51、卷筒52、滑轮53和钢缆54设置有四组,电机51和滑轮53设置在支撑架1顶板11顶部,所述卷筒52套设在电机51输出轴上,钢缆54一端与卷筒52相连,另一端穿过滑轮53与一个吊钩55连接,所述吊钩55与吊环42匹配。实施例3如图1-3所示,本技术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包括顶板11和顶板11下方连接的四根支撑柱12,四根支撑柱12间从上至下固定有多个支撑台2,支撑台2上放置有蚕匾3,蚕匾3的边缘上方设置有一个矩形框4,矩形框4底部延伸至蚕匾3底部,矩形框4底部连接一个滤沙网41,所述矩形框4四角各自设置有一个吊环42,所述支撑架1顶板11设有升降装置5,矩形框4通过升降装置5实现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滤沙网41与蚕匾3内腔的底面相接触,滤沙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包括顶板(11)和顶板(11)下方连接的四根支撑柱(12),其特征在于,四根支撑柱(12)间从上至下固定有多个支撑台(2),支撑台(2)上放置有蚕匾(3),蚕匾(3)的边缘上方设置有一个矩形框(4),矩形框(4)底部延伸至蚕匾(3)底部,矩形框(4)底部连接一个滤沙网(41),所述矩形框(4)四角各自设置有一个吊环(42),所述支撑架(1)顶板(11)设有升降装置(5),矩形框(4)通过升降装置(5)实现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包括顶板(11)和顶板(11)下方连接的四根支撑柱(12),其特征在于,四根支撑柱(12)间从上至下固定有多个支撑台(2),支撑台(2)上放置有蚕匾(3),蚕匾(3)的边缘上方设置有一个矩形框(4),矩形框(4)底部延伸至蚕匾(3)底部,矩形框(4)底部连接一个滤沙网(41),所述矩形框(4)四角各自设置有一个吊环(42),所述支撑架(1)顶板(11)设有升降装置(5),矩形框(4)通过升降装置(5)实现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沙网(41)与蚕匾(3)内腔的底面相接触,滤沙网(41)网孔孔径为4-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蚕沙快速清理的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电机(51)、卷筒(52)、滑轮(53)和钢缆(54),所述电机(51)、卷筒(52)、滑轮(53)和钢缆(54)设置有四组,电机(51)和滑轮(53)设置在支撑架(1)顶板(11)顶部,所述卷筒(52)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建设覃丽双莫琳覃耀冠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