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涩味降低果香风味品质提升的夏秋绿茶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夏秋绿茶技术

技术编号:241503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苦涩味降低果香风味品质提升的夏秋绿茶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夏秋绿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柑橘加工副产物破碎;2)将茶树鲜叶和破碎后柑橘混合萎凋;3)和破碎后柑橘进行杀青;4)将杀青后茶叶进行揉捻;5)将揉捻后茶叶烘干;6)将初烘后茶叶复烘,得到夏秋绿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得到的夏秋绿茶果香馥郁,类黄酮类功能成分含量更高,制得的干茶在冲泡后果香馥郁持久,滋味较传统夏秋绿茶浓醇鲜爽,无苦涩味。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ummer and autumn green tea with bitter taste reducing fruit flavor and quality improving and the obtained summer and autumn green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苦涩味降低果香风味品质提升的夏秋绿茶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夏秋绿茶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苦涩味降低果香风味品质提升的夏秋绿茶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夏秋绿茶。
技术介绍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降低血糖、血脂等保健功能。茶叶和柑橘均是我国特色食用农产品,提高夏秋茶资源和柑橘加工副产物创新功能产品将大幅度提高茶农、果农收入。然而近些年来,我国茶叶资源结构性产大于销的矛盾日益凸显,占比40%以上的夏秋茶以及其他中低档茶叶利用率和附加值低的问题一直未能较好的解决;柑橘产业由于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农业科技的大力扶植,柑橘产量显著提高,并出现了严重相对过剩的现象,除了部分鲜食和加工外,许多加工副产物并未得到综合利用,综合利用度低极大地影响了茶、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传统六大茶类在我国的消费市场趋近饱和,而茶叶产量逐年递增,创新加工工艺,推出新型茶产品是开辟新市场的必经之路。传统的六大茶类多为加工工艺不同的纯茶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植物的叶片、花朵、果实或嫩茎等部分,也可制成冲泡饮用的日常代茶制品,且早已得到人们的认可。如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的果实,经过干燥制成的陈皮、柠檬片等产品,可随时用沸水冲泡饮用。柑橘是全球产量最高的水果,口感酸甜,汁水丰沛,含有丰富的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功能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突变、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理学功能。加入柑橘类水果的柑橘复合茶以其特殊的感官风味和营养健康功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近几年,国内已推出茶与柑橘类水果拼配而成的茶产品,如柠檬红茶、陈皮普洱、小青柑、小橘红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传统小青柑制作方法中,开果、去柑肉、填茶等加工工序仍依靠人工作业,无法连续化生产,是制约其产量的关键因素。同时,人工作业致使生产的标准化降低,品控难度增加,耗费大量人力,耗时极长。市售袋泡柑橘复合茶饮品多为成品茶和柑橘直接混合,成本低,加工简便,但茶汤口感风味不佳。目前并没有一种简单、合理且能降低成本、优化品质的绿茶-柑橘新型茶加工方法,以满足连续化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苦涩味降低果香风味品质提升的夏秋绿茶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夏秋绿茶。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能够降低成本,促进生产连续化、产品优质化,提升感官品质,对强化传统茶-柑橘复合茶营养健康功能具有重大意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苦涩味降低果香风味品质提升的夏秋绿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柑橘加工副产物破碎,得到破碎后柑橘;2)将茶树鲜叶和步骤1)得到的破碎后柑橘混合,摊放,20~25℃萎凋处理2~5h,得到摊青后茶叶;所述破碎后柑橘添加的质量为茶树鲜叶质量的6~12%;茶树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35~45%;3)将步骤2)得到的摊青后茶叶和破碎后柑橘进行杀青,得到杀青后茶叶;所述破碎后柑橘添加的质量为茶树鲜叶质量的6~12%;4)将步骤3)得到的杀青后茶叶进行揉捻30~50min,得到揉捻后茶叶;5)将步骤4)得到的揉捻后茶叶在50~60℃烘干100~150min,得到含水量<10%的茶叶,摊凉,得到初烘后茶叶;6)将步骤5)得到的初烘后茶叶以90~100℃复烘1~2h,使茶叶含水量为5~6%,得到夏秋绿茶。优选的是,所述柑橘包括青柑、柠檬、柚子或红柑。优选的是,所述柑橘为香气浓郁,含非挥发性成分高的柑橘,所述非挥发性成分包括类黄酮。优选的是,所述柑橘加工副产物包括柑橘果肉、柑橘果皮、柑橘提取物或柑橘生物酶。优选的是,步骤2)所述茶树鲜叶采集的茶树品种包括:龙井43或中茶108。优选的是,步骤2)所述茶树鲜叶的原料包括:一芽二三叶和/或同嫩度的对夹叶。优选的是,步骤3)所述杀青包括锅式杀青或蒸汽式杀青。优选的是,所述锅式杀青包括以下步骤:将步骤2)得到的摊青后茶叶在180~230℃的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得到杀青初茶;将步骤1)得到的破碎后柑橘在120~180℃的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得到杀青后柑橘;将杀青初茶和杀青后柑橘混合,打堆3~5min,摊凉,通风2~4h,得到杀青后茶叶;所述杀青后柑橘添加的质量为杀青初茶质量的8~12%。优选的是,所述蒸汽式杀青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2)得到的摊青后茶叶中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茶树鲜叶质量的5~10%的步骤1)得到的破碎后柑橘,蒸汽杀青2~3min,再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茶树鲜叶质量的6~10%的步骤1)得到的破碎后柑橘,打堆3~5min,摊凉,通风2~4h,得到杀青后茶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夏秋绿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苦涩味降低果香风味品质提升的夏秋绿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茶混合柑橘(加工副产物)的新型复合茶加工方法,以无公害的绿茶适制品种茶树,柑橘(加工副产物)为原料,选定适制茶树品种鲜叶与柑橘(加工副产物)一起进行摊青、杀青、揉捻、干燥,使得制备出来的绿茶混合柑橘加工副产物的复合茶(夏秋绿茶)果香馥郁,类黄酮类功能成分含量更高,制得的干茶在冲泡后果香馥郁持久,滋味较传统夏秋绿茶浓醇鲜爽,无苦涩味。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可工业化生产,不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人工挖果肉,耗时较短(与茶叶加工保持同步时长);部分破碎后的柑橘从茶树鲜叶采摘后就一同加入,在绿茶加工的不同环节以不同方式、不同量加入柑橘(加工副产物)进行协同加工,因此绿茶和柑橘在风味组分和功能组分上有充分的协同增效反应,制作得到的绿茶-柑橘产品在风味和功能上达到1+1>2;本专利技术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夏秋茶叶资源和柑橘加工副产物,提升经济效益。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得到的夏秋绿茶区别于传统夏秋绿茶,具有独特的馥郁果香,并且没有夏秋茶的苦涩味,此外类黄酮功能成分含量高,市场上的绿茶柑橘茶并不多见,且多为柑橘挖去果肉后填充成品茶到果皮中,只是简单的拼配,茶和柑橘的香气和滋味融合都不是最优,本专利技术的夏秋绿茶混合柑橘(加工副产物)的复合茶具有浓郁的果香,滋味醇和,健康养生,而且制作简单,可连续化工业生产,具有广大市场;2.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将茶树鲜叶和破碎后的柑橘(加工副产物)同时混合加工,在萎凋过程中,柑橘加工副产物中的优势生物酶对茶叶进行酶促催化,促进茶叶中类黄酮等功能成分的合成,同时柑橘加工副产物挥发性成分对茶树鲜叶具有外源诱导作用,激发茶叶中大量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有利于形成复合茶最终的果香馥郁、滋味浓醇的品质特征;3.本专利技术在加工绿茶混合柑橘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柑橘加工副产物一起加工,使得绿茶香气和滋味得到提升,加工出来的绿茶柑橘复合茶冲泡后类黄酮等功能成分含量高,果香馥郁,果香茶香融合,滋味鲜爽醇厚,充分利用柑橘加工副产物,提升茶叶和柑橘的综合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柑橘类水果(青柑为例)及加工副产物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2提供的青柑/红柑中挥发性成分分析GC*GC-ToFMS质谱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苦涩味降低果香风味品质提升的夏秋绿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将柑橘加工副产物破碎,得到破碎后柑橘;/n2)将茶树鲜叶和步骤1)得到的破碎后柑橘混合,摊放,20~25℃萎凋处理2~5h,得到摊青后茶叶;所述破碎后柑橘添加的质量为茶树鲜叶质量的6~12%;茶树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35~45%;/n3)将步骤2)得到的摊青后茶叶和破碎后柑橘进行杀青,得到杀青后茶叶;所述破碎后柑橘添加的质量为茶树鲜叶质量的6~12%;/n4)将步骤3)得到的杀青后茶叶进行揉捻30~50min,得到揉捻后茶叶;/n5)将步骤4)得到的揉捻后茶叶在50~60℃烘干100~150min,得到含水量<10%的茶叶,摊凉,得到初烘后茶叶;/n6)将步骤5)得到的初烘后茶叶以90~100℃复烘1~2h,使茶叶含水量为5~6%,得到夏秋绿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苦涩味降低果香风味品质提升的夏秋绿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柑橘加工副产物破碎,得到破碎后柑橘;
2)将茶树鲜叶和步骤1)得到的破碎后柑橘混合,摊放,20~25℃萎凋处理2~5h,得到摊青后茶叶;所述破碎后柑橘添加的质量为茶树鲜叶质量的6~12%;茶树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35~45%;
3)将步骤2)得到的摊青后茶叶和破碎后柑橘进行杀青,得到杀青后茶叶;所述破碎后柑橘添加的质量为茶树鲜叶质量的6~12%;
4)将步骤3)得到的杀青后茶叶进行揉捻30~50min,得到揉捻后茶叶;
5)将步骤4)得到的揉捻后茶叶在50~60℃烘干100~150min,得到含水量<10%的茶叶,摊凉,得到初烘后茶叶;
6)将步骤5)得到的初烘后茶叶以90~100℃复烘1~2h,使茶叶含水量为5~6%,得到夏秋绿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柑橘包括青柑、柠檬、柚子或红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柑橘为香气浓郁,含非挥发性成分高的柑橘,所述非挥发性成分包括类黄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柑橘加工副产物包括柑橘果肉、柑橘果皮、柑橘提取物或柑橘生物酶。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江林智彭群华王佳童吕海鹏朱荫戴伟东谭俊峰郭丽张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