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竹笋加工用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03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雷竹笋加工用脱水装置,包括主箱体、滚筒以及供热机构,其中滚筒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主箱体且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滚筒包括开设有气流穿孔的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均两端开口且开口侧与主箱体的内壁贴合,外筒和内筒之间连接有多个沿周向等距布设的支撑板,相邻所述支撑板与主箱体、外筒以及内筒的壳壁共同构成了一个载料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由外筒和内筒构成的滚筒,在外筒和内筒之间连接支撑板,使得滚筒内能够形成多个载料腔,从而对竹笋进行分开容置,避免竹笋堆积影响受热效果,且利用滚筒的转动,能够保证每个载料腔中的竹笋均能够得到均匀受热。

A dehydration device for bamboo shoot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竹笋加工用脱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雷竹笋加工用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其为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根据工艺需求,雷竹笋在加工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传统的脱水处理是将雷竹笋置于户外,利用阳光和自然风进行脱水处理,但这种脱水方法效率较为低下,故逐渐被机器脱水代理。滚筒式的脱水装置是一种用于竹笋脱水的设备,工作时,将竹笋置于滚筒中由滚筒带动滚动,然后利用热源进行脱水处理,但是这种装置存在一个使用弊端,那就是竹笋在转动的过程中易在下部形成堆积,从而导致受热不均,影响脱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竹笋加工用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雷竹笋加工用脱水装置,包括主箱体、滚筒以及供热机构,其中滚筒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主箱体且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滚筒包括开设有气流穿孔的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均两端开口且开口侧与主箱体的内壁贴合,外筒和内筒之间连接有多个沿周向等距布设的支撑板,相邻所述支撑板与主箱体、外筒以及内筒的壳壁共同构成了一个载料腔。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对称布设于外筒两侧的托座,托座固定在主箱体的外壁上,托座具有与外筒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面且该弧形面上均布有嵌槽,嵌槽内嵌装有活动设置的滚珠。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供热机构包括热风机和均流板,其中所述热风机安装在主箱体的底部外壁上,热风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出气管与均流板连接,所述均流板固定在主箱体的内腔底部,均流板为中空结构且其顶部壳壁上开设有正对滚筒的气孔。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为伸缩式结构,所述内筒包括多个与支撑板一一对应设置的硬质板,相邻所述硬质板之间通过软质板连接,多个所述硬质板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进行同步移动。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主箱体中且通过安装于主箱体外部的电机驱动,丝杆的杆体外围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套筒,套筒的外壁上铰接有多个连杆,连杆与硬质板一一对应设置,连杆的末端铰接在硬质板上。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还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的外围罩设有导流罩,导流罩与外箱体之间构成了一个导流通道,所述进气管的部分管体位于该导流通道中。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进气管位于导流通道中的管体呈螺旋状。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进气管的管口处还罩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固定在导流罩的外壁上,连接管的管口处可拆卸式的连接有过滤罩。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环,过滤罩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连接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由外筒和内筒构成的滚筒,在外筒和内筒之间连接支撑板,使得滚筒内能够形成多个载料腔,从而对竹笋进行分开容置,避免竹笋堆积影响受热效果,且利用滚筒的转动,能够保证每个载料腔中的竹笋均能够得到均匀受热;通过设置由多个硬质板和软质板构成的内筒以及伸缩式结构的支撑板,配合驱动机构,由驱动机构带动硬质板移动,从而对载料腔中的空间进行调整,进而适应不同量的竹笋;通过设置导流罩,将进气管的部分管体置于导流罩和外箱体形成的导流通道中,能够利用余热对进气管进行加热,提高热能利用率;通过在进气管的管口处罩设连接管,在连接管的管口处罩设过滤罩,能够对空气进行过滤,避免对竹笋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机构与滚筒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注释:1-主箱体、11-出气口、2-外筒、21-动力装置、31-硬质板、32-软质板、4-支撑板、41-第一板体、411-插槽、42-第二板体、51-丝杆、52-套筒、53-连杆、54-电机、6-托座、61-嵌槽、611-滚珠、71-热风机、711-进气管、712-出气管、72-均流板、721-气孔、8-导流罩、81-连接管、811-连接环、9-过滤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雷竹笋加工用脱水装置,包括主箱体1、滚筒以及供热机构,其中滚筒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主箱体1且通过动力装置21驱动;所述滚筒包括开设有气流穿孔的外筒2和内筒3,外筒2和内筒3均两端开口且开口侧与主箱体1的内壁贴合,外筒2和内筒3之间连接有多个沿周向等距布设的支撑板4,相邻所述支撑板4与主箱体1、外筒2以及内筒3的壳壁共同构成了一个载料腔,这样就将滚筒的内腔分割成多个载料腔,使用时,将竹笋分批后置于多个载料腔中,可以有效避免堆积,且利用滚筒式的设计,使得每个载料腔内的竹笋均能够得到均匀受热,保证脱水效果。所述连接件的具体结构不加限定,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对称布设于外筒2两侧的托座6,托座6固定在主箱体1的外壁上,托座6具有与外筒2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面且该弧形面上均布有嵌槽61,嵌槽61内嵌装有活动设置的滚珠611,托座6既能够实现滚筒与外箱体1的转动连接,又能够对滚筒进行一定的支撑,保证连接强度。所述供热机构的具体结构同样不加限定,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热机构包括热风机71和均流板72,其中所述热风机71安装在主箱体1的底部外壁上,热风机7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711和出气管712,出气管712与均流板72连接,所述均流板72固定在主箱体1的内腔底部,均流板72为中空结构且其顶部壳壁上开设有正对滚筒的气孔721,工作时,热风经由出气管712进入到均流板72中,而后从气孔721喷出对滚筒中的竹笋进行脱水处理。为使装置能够作用于不同量的竹笋,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4为伸缩式结构,所述内筒3包括多个与支撑板4一一对应设置的硬质板31,相邻所述硬质板31之间通过软质板32连接,多个所述硬质板31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进行同步移动,这样在使用时,就可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硬质板31移动,从而改变载料腔的大小,以适应不同量的竹笋。具体来说,所述支撑板4包括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其中所述第一板体41开设有插槽411,所述第二板体42滑动插设在插槽411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51,所述丝杆51转动连接在主箱体1中且通过安装于主箱体1外部的电机54驱动,丝杆51的杆体外围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套筒52,套筒52的外壁上铰接有多个连杆53,连杆53与硬质板31一一对应设置,连杆53的末端铰接在硬质板31上,使用时,由电机54带动丝杆51转动,从而带动套筒52移动,套筒52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杆53驱动硬质板31移动。总结来说,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竹笋加工用脱水装置,包括主箱体(1)、滚筒以及供热机构,其中滚筒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主箱体(1)且通过动力装置(21)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包括开设有气流穿孔的外筒(2)和内筒(3),外筒(2)和内筒(3)均两端开口且开口侧与主箱体(1)的内壁贴合,外筒(2)和内筒(3)之间连接有多个沿周向等距布设的支撑板(4),相邻所述支撑板(4)与主箱体(1)、外筒(2)以及内筒(3)的壳壁共同构成了一个载料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竹笋加工用脱水装置,包括主箱体(1)、滚筒以及供热机构,其中滚筒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主箱体(1)且通过动力装置(21)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包括开设有气流穿孔的外筒(2)和内筒(3),外筒(2)和内筒(3)均两端开口且开口侧与主箱体(1)的内壁贴合,外筒(2)和内筒(3)之间连接有多个沿周向等距布设的支撑板(4),相邻所述支撑板(4)与主箱体(1)、外筒(2)以及内筒(3)的壳壁共同构成了一个载料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竹笋加工用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对称布设于外筒(2)两侧的托座(6),托座(6)固定在主箱体(1)的外壁上,托座(6)具有与外筒(2)外表面相适配的弧形面且该弧形面上均布有嵌槽(61),嵌槽(61)内嵌装有活动设置的滚珠(6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竹笋加工用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机构包括热风机(71)和均流板(72),其中所述热风机(71)安装在主箱体(1)的底部外壁上,热风机(7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711)和出气管(712),出气管(712)与均流板(72)连接,所述均流板(72)固定在主箱体(1)的内腔底部,均流板(72)为中空结构且其顶部壳壁上开设有正对滚筒的气孔(7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竹笋加工用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为伸缩式结构,所述内筒(3)包括多个与支撑板(4)一一对应设置的硬质板(31),相邻所述硬质板(31)之间通过软质板(32)连接,多个所述硬质板(31)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进行同步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宏龙陈城城雷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竹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