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帮银专利>正文

防卡种播种下料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95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卡种播种下料控制装置,包括下料管,下料管内设置有下料叶轮,下料叶轮沿其中心线方向穿设有一根与其固定连接在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转动连接,下料管内还设置有防卡种挡板,防卡种挡板的上端边沿通过铰轴Ⅰ与下料管中前侧壁铰接连接,下料叶轮位于防卡种挡板与下料管中后侧壁之间,防卡种挡板与下料管中前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Ⅰ,弹簧Ⅰ的两端分别与防卡种挡板和下料管中前侧壁固定连接,下料叶轮的转动边缘的转动轨迹线与下料管中后侧壁之间的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避免了下料叶轮的卡死,提高了种子下料的顺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卡种播种下料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播种下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卡种播种下料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播种器是新兴农机设备,代替传统手工操作,因其效率高、携带方便等特点得到农民的厚爱,播种器是指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播种器具有播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稳定、覆土良好、节省种子、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常见的播种器包括有一个种子储料仓,种子储料仓的下端连接有下料管与播种主机连通,为了控制种子进入播种主机的进入量,避免种子数量过多在播种主机内卡死,通常会在下料管内设置下料叶轮,通过下料叶轮的转动速率以达到控制种子进入量的目的。但是在下料叶轮转动时,一旦有种子卡在下料叶轮转动边缘与下料管侧壁之间,就容易造成下料叶轮卡死的情况,以至于无法下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避免种子在下料过程中与下料叶轮和下料管之间发生卡阻的防卡种播种下料控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卡种播种下料控制装置,包括截面为矩形形状的下料管,下料管内设置有下料叶轮,下料叶轮沿其中心线方向穿设有一根与其固定连接在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转动连接,下料叶轮沿其中心线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间隙配合,下料管内还设置有一块整体呈矩形形状的防卡种挡板,防卡种挡板所在平面分别垂直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所在平面,防卡种挡板的上端边沿通过沿下料管中左右侧壁相对方向延伸的铰轴Ⅰ与下料管中前侧壁铰接连接,防卡种挡板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间隙配合,下料叶轮位于防卡种挡板与下料管中后侧壁之间,下料叶轮的截面宽度大于下料管中前后侧壁之间长度的一半且小于下料管中前后侧壁之间长度的四分之三,防卡种挡板与下料管中前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Ⅰ,弹簧Ⅰ的两端分别与防卡种挡板和下料管中前侧壁固定连接以能够为防卡种挡板抵接在下料叶轮上提供弹簧力,下料叶轮的转动边缘的转动轨迹线与下料管中后侧壁之间的间隙配合。在本技术中,种子堆积在下料管的下料叶轮处,随着下料叶轮的转动进行下料。在下料叶轮转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种子卡在了下料叶轮与防卡种挡板之间,随着下料叶轮转动的作用力,就能够推动防卡种挡板朝向下料管中前侧壁方向摆动,弹簧Ⅰ压缩。待下料叶轮转过后,被卡种子掉落,弹簧Ⅰ重新作用在防卡种挡板上使其抵接在下料叶轮上。作为优化,所述下料管内且位于所述下料叶轮上方的位置还设置有控料挡板,控料挡板所在平面分别垂直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所在平面,控料挡板的上端边沿通过平行于铰轴Ⅰ的铰轴Ⅱ与所述下料管中后侧壁铰接连接,控料挡板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与所述下料管中左右侧壁间隙配合,控料挡板的下端摆动边缘的摆动轨迹线与下料叶轮的转动边缘的转动轨迹线之间间隙配合,控料挡板与所述下料管中后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Ⅱ,弹簧Ⅱ的两端分别与控料挡板和所述下料管中后侧壁固定连接以能够为控料挡板朝向所述下料管中后侧壁方向摆动提供弹簧力,所述下料管中后侧壁上且对应控料挡板的位置沿所述下料管中前后侧壁相对方向穿设有一根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所述下料管中后侧壁螺纹配合,调节螺杆位于所述下料管内的一端抵接在控料挡板上,当调节螺杆朝向所述下料管内部旋移时,调节螺杆以能够推动控料挡板朝向远离所述下料管中后侧壁方向摆动。通过调节螺杆旋移的长度,进而调节种子通过控料挡板下落的通口开度,进而达到控制种子的下料量。作为优化,所述调节螺杆位于所述下料管内的一端为圆弧端。作为优化,所述调节螺杆位于所述下料管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旋钮整体呈圆柱状结构,旋钮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杆固定连接且其中心线与所述调节螺杆的中心线同轴。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避免了下料叶轮的卡死,提高了种子下料的顺畅性。附图说明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防卡种播种下料控制装置,包括截面为矩形形状的下料管1,下料管1内设置有下料叶轮2,下料叶轮2沿其中心线方向穿设有一根与其固定连接在转轴3,转轴3的两端分别与下料管1中左右侧壁转动连接,下料叶轮2沿其中心线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下料管1中左右侧壁间隙配合,下料管1内还设置有一块整体呈矩形形状的防卡种挡板4,防卡种挡板4所在平面分别垂直于下料管1中左右侧壁所在平面,防卡种挡板4的上端边沿通过沿下料管1中左右侧壁相对方向延伸的铰轴Ⅰ与下料管1中前侧壁铰接连接,防卡种挡板4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与下料管1中左右侧壁间隙配合,下料叶轮2位于防卡种挡板4与下料管1中后侧壁之间,下料叶轮2的截面宽度大于下料管1中前后侧壁之间长度的一半且小于下料管1中前后侧壁之间长度的四分之三,防卡种挡板4与下料管1中前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Ⅰ5,弹簧Ⅰ5的两端分别与防卡种挡板4和下料管1中前侧壁固定连接以能够为防卡种挡板4抵接在下料叶轮2上提供弹簧力,下料叶轮2的转动边缘的转动轨迹线与下料管1中后侧壁之间的间隙配合。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料管1内且位于所述下料叶轮2上方的位置还设置有控料挡板6,控料挡板6所在平面分别垂直于下料管1中左右侧壁所在平面,控料挡板6的上端边沿通过平行于铰轴Ⅰ的铰轴Ⅱ与所述下料管1中后侧壁铰接连接,控料挡板6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与所述下料管1中左右侧壁间隙配合,控料挡板6的下端摆动边缘的摆动轨迹线与下料叶轮2的转动边缘的转动轨迹线之间间隙配合,控料挡板6与所述下料管1中后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Ⅱ7,弹簧Ⅱ7的两端分别与控料挡板6和所述下料管1中后侧壁固定连接以能够为控料挡板6朝向所述下料管1中后侧壁方向摆动提供弹簧力,所述下料管1中后侧壁上且对应控料挡板6的位置沿所述下料管1中前后侧壁相对方向穿设有一根调节螺杆8,调节螺杆8与所述下料管1中后侧壁螺纹配合,调节螺杆8位于所述下料管1内的一端抵接在控料挡板6上,当调节螺杆8朝向所述下料管1内部旋移时,调节螺杆8以能够推动控料挡板6朝向远离所述下料管1中后侧壁方向摆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螺杆8位于所述下料管1内的一端为圆弧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螺杆8位于所述下料管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9,旋钮9整体呈圆柱状结构,旋钮9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杆8固定连接且其中心线与所述调节螺杆8的中心线同轴。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述防卡种挡板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固定连接有沿其边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刷毛条,刷毛条抵接在其所在一侧的所述下料管的侧壁上,能够避免种子卡在防卡种挡板与下料管侧壁之间。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卡种播种下料控制装置,包括截面为矩形形状的下料管,下料管内设置有下料叶轮,下料叶轮沿其中心线方向穿设有一根与其固定连接在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转动连接,下料叶轮沿其中心线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下料管内还设置有一块整体呈矩形形状的防卡种挡板,防卡种挡板所在平面分别垂直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所在平面,防卡种挡板的上端边沿通过沿下料管中左右侧壁相对方向延伸的铰轴Ⅰ与下料管中前侧壁铰接连接,防卡种挡板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间隙配合,下料叶轮位于防卡种挡板与下料管中后侧壁之间,下料叶轮的截面宽度大于下料管中前后侧壁之间长度的一半且小于下料管中前后侧壁之间长度的四分之三,防卡种挡板与下料管中前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Ⅰ,弹簧Ⅰ的两端分别与防卡种挡板和下料管中前侧壁固定连接以能够为防卡种挡板抵接在下料叶轮上提供弹簧力,下料叶轮的转动边缘的转动轨迹线与下料管中后侧壁之间的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卡种播种下料控制装置,包括截面为矩形形状的下料管,下料管内设置有下料叶轮,下料叶轮沿其中心线方向穿设有一根与其固定连接在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转动连接,下料叶轮沿其中心线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下料管内还设置有一块整体呈矩形形状的防卡种挡板,防卡种挡板所在平面分别垂直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所在平面,防卡种挡板的上端边沿通过沿下料管中左右侧壁相对方向延伸的铰轴Ⅰ与下料管中前侧壁铰接连接,防卡种挡板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与下料管中左右侧壁间隙配合,下料叶轮位于防卡种挡板与下料管中后侧壁之间,下料叶轮的截面宽度大于下料管中前后侧壁之间长度的一半且小于下料管中前后侧壁之间长度的四分之三,防卡种挡板与下料管中前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Ⅰ,弹簧Ⅰ的两端分别与防卡种挡板和下料管中前侧壁固定连接以能够为防卡种挡板抵接在下料叶轮上提供弹簧力,下料叶轮的转动边缘的转动轨迹线与下料管中后侧壁之间的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种播种下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内且位于所述下料叶轮上方的位置还设置有控料挡板,控料挡板所在平面分别垂直于下料管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帮银张微微
申请(专利权)人:刘帮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