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连接器及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2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连接器及电池箱。该高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与所述连接器本体一体设置的挡板;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底座及插头,所述插头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插头的一端设置有具有防呆设计的插孔;所述底座包括侧面,所述挡板环绕所述侧面设置;所述侧面包括位于所述挡板一侧且靠近所述插头的第一侧面以及位于所述挡板另一侧且靠近所述插孔的第二侧面;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面的端角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板一体设置的压铆螺母;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板贴合的密封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压铆螺母和高压连接器一体设置,不仅提高了电池箱的防水性,还解决了压铆螺丝不牢固的问题。

A high voltage connector and battery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连接器及电池箱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连接器及电池箱。
技术介绍
全球经济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危机,节能减排和发展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更是人类迫在眉睫的需求。在各种新能源技术中,锂电池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生产的动力电池包,每个电池箱至少有两个高压连接器,一个正极,一个负极,所谓高压连接器就是连接电池箱之间或者电池箱与主控箱之间总正或总负的连接桥梁,两端带均有直流高电压,最后连接至整车。以往使用的高压连接器,都是采用前安装的方式(如图1所示),使用压铆螺丝与电池箱内壁压铆固定,利用压铆螺丝将高压连接器锁紧在电池箱体外侧,中间使用密封垫防水,而随着使用时间增长,高压连接器的密封垫和电池箱体由于振动磨损而造成防水失效,电池箱体进水,因为高压连接器两端存在高压电,电池箱体一旦进水,电池箱体表面带电,引起整个电池箱漏电,存在安全隐患。在安装方面,由于电池箱体的开孔为圆孔(如图2所示),很多时候由于装配需要与安装方式需要不一致,导致在装配时分不清楚高压连接器的安装方向、高压连接器哪个方向需要朝上,造成组装时装配方向错误。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及电池箱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将固定高压连接器的螺纹与高压连接器一体化,不仅提高了电池箱的防水性,还解决了压铆螺丝不牢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与所述连接器本体一体设置的挡板;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底座及插头,所述插头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插头的一端设置有具有防呆设计的插孔;所述底座包括侧面,所述挡板环绕所述侧面设置;所述侧面包括位于所述挡板一侧且靠近所述插头的第一侧面以及位于所述挡板另一侧且靠近所述插孔的第二侧面;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面的端角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板一体设置的压铆螺母;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板贴合的密封垫。可选地,所述压铆螺母靠近所述挡板的一端环设有防水硅胶。可选地,所述压铆螺母靠近所述挡板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水硅胶相匹配的凹槽。可选地,所述插头的另一端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插孔。可选地,所述底座为圆柱,所述侧面为圆柱面。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均为圆柱面,且所述第一侧面的外径与所述第二侧面的外径相等。可选地,所述密封垫为硅胶密封垫或橡胶密封垫。可选地,所述插孔内设置有导电端子。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包括所述的高压连接器。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压铆螺母和高压连接器一体设置,既提高了压铆螺母与高压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强度,又避免了由于压铆螺母脱落而造成箱体不密封的情况。并且,本申请的高压连接器采用后安装的方式,在高压连接器与电池箱体之间加入密封垫,不仅能有效的防水,而且,即使水珠通过螺丝渗入到其内部时,水珠也只能进入压铆螺母内,不会渗入到电池箱体的内部。此外,密封垫安装在高压连接器与电池箱体之间,隔绝了外部空气,能够有效防止由于空气氧化而造成密封垫变形,延长了密封垫的使用寿命。本申请的插孔具有防呆设计,能够有效缩短高压连接器的装配时间,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返修返工,大大提供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高压连接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压铆螺母,B为高压连接器;图2为现有技术的电池箱的开孔结构(正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高压连接器(含压铆螺母的A-A剖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高压连接器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高压连接器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池箱的开孔结构(正极)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目前,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需要适应各种恶劣环境,能否经得起各种情况的考验是验证一台汽车质量是否安全可靠的关键,其中防水等级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而电池箱与电池箱、电池箱与主控箱之间常选用高压连接器连接,要求在安装后电池箱防水等级达到IP67,在以往使用的高压连接器中,很多都未能达到这个标准,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高压连接器与电池箱体之间的连接部分会磨损,构成缝隙,存在进水的可能性,而螺丝和焊接螺母的焊接部分,由于空气氧化而生锈,从而导致高压连接器在行车过程中晃动,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现有的固定高压连接器的压铆螺母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脱落,造成高压连接器无法固定,从而存在箱体进水短路的安全隐患等问题;IP67防水失效容易导致电池箱体进水而造成整箱漏电,BMS(BatteryManagementSystem,电池管理系统)报警而停止运行等问题;高压连接器在设计时无法保证防呆设计,造成组装时装配方向错误。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压铆螺母和高压连接器一体设置,既提高了压铆螺母与高压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强度,又避免了由于压铆螺母脱落而造成箱体不密封的情况。并且,本申请的高压连接器采用后安装的方式,在高压连接器与电池箱体之间加入密封垫,不仅能有效的防水,而且,即使水珠通过螺丝渗入到其内部时,水珠也只能进入压铆螺母内,不会渗入到电池箱体的内部。此外,密封垫安装在高压连接器与电池箱体之间,隔绝了外部空气,能够有效防止由于空气氧化而造成密封垫变形,延长了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本体、与所述连接器本体一体设置的挡板;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底座及插头,所述插头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插头的一端设置有具有防呆设计的插孔;所述底座包括侧面,所述挡板环绕所述侧面设置;所述侧面包括位于所述挡板一侧且靠近所述插头的第一侧面以及位于所述挡板另一侧且靠近所述插孔的第二侧面;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面的端角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板一体设置的压铆螺母;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板贴合的密封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本体、与所述连接器本体一体设置的挡板;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底座及插头,所述插头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插头的一端设置有具有防呆设计的插孔;所述底座包括侧面,所述挡板环绕所述侧面设置;所述侧面包括位于所述挡板一侧且靠近所述插头的第一侧面以及位于所述挡板另一侧且靠近所述插孔的第二侧面;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面的端角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板一体设置的压铆螺母;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板贴合的密封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螺母靠近所述挡板的一端环设有防水硅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螺母靠近所述挡板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望屏王克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雄韬锂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