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56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体及放电管,外壳体上开设有多个开口,且其内装设有送风机并至少设置有能够发出紫外线的低气压无臭氧放电管,在送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对室内空气同时使用紫外线及臭氧进行净化。该放电管上连接有时钟控制器,可以选择性地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紫外线消毒或紫外线协同臭氧消毒,具有较佳的净化效果,同时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用在食品工业、药品制造及医院等各种场所。(*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利用紫外线对空气中的细菌加以消灭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食品卫生事业关系国计民生,尤其是在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的今天。食品工业、药品制造、医院等场所,落下菌、浮游菌引起的污染已引起高度重视,这些看不见的病菌降低产品品质及成品率,室内用紫外线/臭氧式空气清洁设备带来了很简便、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法。波长200-290NM的紫外能穿透细菌、病毒的细胞膜,给核酸以损伤,使细胞失去繁殖能力,达到快速杀菌的效果。因此利用紫外线的这种特性进行消毒,杀死空气及器物上的有害菌的方法已为业界所惯用。如中国专利第89204299.X,其即揭示了一种紫外线灭菌器,包括一个壳体,内置紫外线灯,将所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灭菌器,即可对其中的物品进行消毒。然而,由于考虑到紫外线在空气中产生的臭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这种消毒器具有门与外界隔开,所以这种消毒器也不能对空气本身进行消毒灭菌。如此,将物品放在不洁净的空气中,对物品消毒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如何生产一种即能对物品及空气进行消毒,又同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消毒净化装置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室内空气能够提供较佳的消毒灭菌效果同时又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紫外线空气净化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体及壳体上设的多个开口,其特征在于外壳体内至少设置一有能够发出紫外线的低气压放电管,所述的放电管能够发出波长为200-290NM的紫外线。另外可设置一可以发出波长低于200NM的紫外线、可以分解空气中的氧气,形成臭氧的有臭氧低气压放电管。本技术还具有以下特征,空气净化装置内还安装有送风机,可以促进空气的流通并将所形成的臭氧扩散到室内各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利用紫外线消毒的同时,利用形成的臭氧消毒,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作用,并可借助送风机对空气消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视图。图2是本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挂墙式空气杀菌器的示意图。该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外壳体1,外壳体下方装有固定支架4。外壳体1呈房屋形状,具有弯折形的顶盖11,其下覆盖着两侧壁12,在侧壁12的两端具有端壁13。顶盖11可采用透光的玻璃制成。端壁13上各具有一个开口5、6。上述外壳体1内装设有两个或多个低气压放电管2,其一为可以发出波长为200-290NM的紫外线。另一为可发出波长低于200NM的紫外线、可以分解空气中的氧气,形成臭氧的有臭氧低气压放电管。根据前述,波长200-290NM的紫外线能够杀菌消毒,且这一点已经为业界人士所利用来进行基本的对物品的消毒工作。而波长为200NM以下的短波长紫外线则能分解空气中的氧气分子,生成氧离子与氧气结合产生臭氧。臭氧对人体具有伤害作用,因此人们在现有的生产场合,习惯在消毒场所里避免臭氧的产生及外泄。然而,臭氧具有强的氧化作用,如果将紫外线与臭氧并用比单独使用的处理效果好得多,会产生相乘的作用,在空气净化处理中发挥强大威力。参照图3,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了使空气尽可能多的得到净化,提高净化的效率,在本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外壳体1内的一个开口5′附近装设有送风机3,其可以使空气迅速流动,在室内的空气会形成一个循环,自一个开口5′进入外壳体1′,同时受到紫外线及臭氧的消毒净化作用,并在上述送风机3的作用下从另一个出口6′流出。而且,在空气流出的同时也能带出部分臭氧,对室内尚未进入外壳体1′的空气进行消毒。这样,在紫外线及臭氧的双重作用下,室内的空气会有极佳的净化效果,绝非仅仅使用一种消毒方法或先后使用两种消毒方法所得到的效果佳。外壳的顶盖11`也可采用透光的玻璃制成。外壳体下方装有固定支架4′。同时,考虑到臭氧毕竟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在放电管2上连接有放电控制器(图未示),放电管可以根据需要放出253.7或者184.9NM波长的紫外线,如果在不能使用臭氧的场合,则仅放出200-290NM的波长,如果在夜间、休息日等人不在的场合,臭氧使用,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这种空气净化装置的适应性也强。上述放电管控制器可以为一个时钟控制器,这样可以预设在不同的时间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空气净化。外壳的顶盖11和第二实施例中的顶盖11′可采用透光的玻璃制成在一定场合可以起到照明作用。参照图4,在本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第三实施例中,在台式机壳1`中装配两个或多个低气压放电管,通过风机3″吸入待处理的空气,处理后再由出风口6″排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完成了设计人的目的,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较佳的净化效果,同时又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体及壳体上设的多个开口,其特征在于外壳体内至少设置一有能够发出紫外线的低气压无臭氧放电管,所述放电管能够发出主波长为200-290NM内的紫外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设置一有臭氧低气压放电管,该放电管为可以发出波长低于200NM的紫外线、可以分解空气中的氧气,形成臭氧的放电管。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进一步安装送风机。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体顶盖采用透明的玻璃制造。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体下方装有固定支架。专利摘要本技术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体及放电管,外壳体上开设有多个开口,且其内装设有送风机并至少设置有能够发出紫外线的低气压无臭氧放电管,在送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对室内空气同时使用紫外线及臭氧进行净化。该放电管上连接有时钟控制器,可以选择性地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紫外线消毒或紫外线协同臭氧消毒,具有较佳的净化效果,同时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本技术可以使用在食品工业、药品制造及医院等各种场所。文档编号A61L9/20GK2718433SQ200420023568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国征 申请人:上海国达特殊光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体及壳体上设的多个开口,其特征在于:外壳体内至少设置一有能够发出紫外线的低气压无臭氧放电管,所述放电管能够发出主波长为200-290NM内的紫外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达特殊光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