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42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流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轴;旋转壳体,所述旋转壳体可转动套装在所述固定轴的外部,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以所述固定轴为圆心转动的驱动装置;涡流检测装置,所述涡流检测装置具有弹性铰接在所述旋转壳体顶部的支臂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臂端部的涡流检测探头;滑环,所述滑环套装在所述固定轴外部,用于为所述涡流检测机构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合管道机器人能对管道内壁按照螺旋形的轨迹进行移动探伤,探测全面,减少漏检。

A kind of eddy current tes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检测机构
本技术属于涡流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涡流检测机构。
技术介绍
涡流检测是许多NDT(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它应用“电磁学”基本理论作为导体检测的基础。涡流的产生源于一种叫做电磁感应的现象。当将交流电施加到导体,例如铜导线上时,磁场将在导体内和环绕导体的空间内产生磁场。涡流就是感应产生的电流,它在一个环路中流动。之所以叫做“涡流”,是因为它与液体或气体环绕障碍物在环路中流动的形式是一样的。如果将一个导体放入该变化的磁场中,涡流将在那个导体中产生,而涡流也会产生自己的磁场,该磁场随着交流电流上升而扩张,随着交流电流减小而消隐。因此当导体表面或近表面出现缺陷或测量金属材料的一些性质发生变化时,将影响到涡流的强度和分布,从而我们就可以通过一起来检测涡流的变化情况,进而可以间接的知道导体内部缺陷的存在及金属性能是否发生了变化。目前的涡流探伤设备很难对管道进行全面的探测,漏检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探测覆盖全面,有效减少漏检的涡流检测机构来解决目前面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探测全面,减少漏检的涡流检测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涡流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轴;旋转壳体,所述旋转壳体可转动套装在所述固定轴的外部,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以所述固定轴为圆心转动的驱动装置;涡流检测装置,所述涡流检测装置具有弹性铰接在所述旋转壳体顶部的支臂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臂端部的涡流检测探头;滑环,所述滑环套装在所述固定轴外部,用于为所述涡流检测机构供电。所述旋转壳体具有均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的旋转座及旋转盖体,所述旋转盖体安装在所述旋转座的顶部;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述旋转盖体上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固定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滑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竖直固定设置在旋转盖体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被动齿轮。所述支臂的一端通过扭簧与所述旋转壳体的顶部弹性铰接,所述支臂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传感器座,所述涡流检测探头镶嵌固定在传感器座的内部,所述涡流检测探头的检测端与所述传感器座的外侧面平齐。所述传感器座的外侧面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结构。所述旋转盖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插座,所述插座与所述滑环电性连接;所述涡流检测探头通过导线连接有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相匹配。所述滑环具有固定套装在所述固定轴外部的滑环定子及可转动套装在所述固定轴外部的滑环转子,所述滑环转子支撑固定在所述旋转壳体的内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配合管道机器人能对管道内壁按照螺旋形的轨迹进行移动探伤,探测全面,减少漏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图2中A处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涡流检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涡流检测机构用于安装在管道机器人的端部,随着管道机器人的移动,在管道内部按照螺旋移动的轨迹对管道内壁进行涡流探伤,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3所示的涡流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轴2;旋转壳体,所述旋转壳体可转动套装在所述固定轴2的外部,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以所述固定轴2为圆心转动的驱动装置;涡流检测装置,所述涡流检测装置具有弹性铰接在所述旋转壳体顶部的支臂4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臂4端部的涡流检测探头14,支臂4的一端与旋转壳体的顶部弹性铰接,在检测过程中可使支臂4另一端的涡流检测探头14的检测端弹性抵接在管道内壁,保持涡流检测探头14与管道内壁紧贴的同时还具有弹性的缓冲空间,不易损坏涡流检测探头14;滑环,所述滑环套装在所述固定轴外部,用于为所述涡流检测机构供电;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需要安装在管道机器人的端部,其中固定轴与管道机器人进行固定,管道机器人在管道内部移动的同时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壳体带动涡流检测探头14朝同一方向匀速不停转动,使涡流探测头14在管道内部按照螺旋移动的轨迹对管道内壁进行涡流探伤,探测全面,减少漏检;为了提高检测的效率,可在旋转壳体顶部固定轴2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涡流检测装置,检测时两个涡流探测头14在管道内部以双螺旋轨迹移动对管道内壁进行涡流探伤,可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旋转壳体具有均与所述固定轴2转动连接的旋转座1及旋转盖体3,旋转座1的中部通过第一轴承11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旋转盖体3的中部通过第二轴承12与固定轴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盖体3安装在所述旋转座1的顶部;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述旋转盖体上的电机6,所述电机6与所述固定轴2传动连接,所述电机6与所述滑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作为电机6与固定轴2传动连接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向下竖直固定设置在旋转盖体3的顶部,电机2的输出轴向下延伸至旋转盖体3的内部,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主动齿轮7,所述固定轴2上固定套装有与所述主动齿轮7相啮合的被动齿轮8,电机6驱动主动轮7相对于被动齿轮8转动,电机6带动旋转壳体一固定轴2为圆心转动。如图1和2所示,支臂4为H字形结构,支臂4的一端通过扭簧与所述旋转壳体的顶部弹性铰接,所述支臂4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传感器座5,传感器5的相对两侧中部与支臂4通过转轴连接,支臂4受到向外翻转的弹力,是传感器座5的外侧面501紧贴管道内壁,所述涡流检测探头14镶嵌固定在传感器座5的内部,所述涡流检测探头14的检测端朝向传感器座5的外侧面501并与所述传感器座5的外侧面501平齐;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传感器座5外侧面501与管道内壁的贴合度,传感器座5的外侧面501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结构。如图2和3所示,所述旋转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插座13,插座13外部设置有插座固定盒15,所述插座固定盒15固定设置在旋转壳体中的旋转盖体3的顶部,插座13镶嵌固定在插座固定盒15内部,所述插座13与所述滑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涡流检测探头14通过导线连接有插头16,所述插头16与所述插座13相匹配,在检测时,外部涡流探伤设备依次通过滑环、插座13、插头16后与涡流检测探头14电性连接,涡流检测探头14通过插头16与插座13可插拔连接,便于对涡流检测探头14进行更换,便于维护;其中插座13及插头16可选用航空插座插头。如图3所示,滑环具有固定套装在所述固定轴2外部的滑环定子10及可转动套装在所述固定轴2外部的滑环转子9,滑环转子9的四周均匀向外延伸有一体结构的螺栓固定片,螺栓固定片下部的旋转座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内螺纹柱,通过内螺纹柱对滑环转子9进行支撑,同时将滑环转子9通过螺栓固定在该内螺纹柱顶部,旋转座1转动时带动滑环转子9相对于滑环定子10转动,滑环转子9上的接线柱分别与电机6、插座13通过导线连通,滑环定子10上的接线柱对应与外部电机驱动器及涡流探伤设备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轴;/n旋转壳体,所述旋转壳体可转动套装在所述固定轴的外部,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以所述固定轴为圆心转动的驱动装置;/n涡流检测装置,所述涡流检测装置具有弹性铰接在所述旋转壳体顶部的支臂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臂端部的涡流检测探头;/n滑环,所述滑环套装在所述固定轴外部,用于为所述涡流检测机构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轴;
旋转壳体,所述旋转壳体可转动套装在所述固定轴的外部,所述旋转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以所述固定轴为圆心转动的驱动装置;
涡流检测装置,所述涡流检测装置具有弹性铰接在所述旋转壳体顶部的支臂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臂端部的涡流检测探头;
滑环,所述滑环套装在所述固定轴外部,用于为所述涡流检测机构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壳体具有均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的旋转座及旋转盖体,所述旋转盖体安装在所述旋转座的顶部;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述旋转盖体上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固定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滑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竖直固定设置在旋转盖体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固定轴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有华孙景照曹国辉李东风南国文于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润高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