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夹式自动工具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406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夹式自动工具锚装置,包括工具锚盘、回推板、前推套、工具夹片、回推杆、前推弹簧,弹簧压板,回缩量探杆;工具锚盘上设有通孔,工具夹片安装在通孔内,并位于通孔的中部;弹簧压板固定安装在工具锚盘的后端,前推套的一端贯穿弹簧压板并位于通孔的后部,前推套的另一端位于通孔外并与回缩量探杆相连;前推弹簧套装在前推套位于通孔后部的一端上,且前推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压板相抵触;回推板位于工具锚盘的前端,回推杆的一端位于通孔的前部,回推杆的另一端位于通孔外,并连接在回推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时检测工具夹片前进、后退距离。

A front clamp type automatic tool ancho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夹式自动工具锚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应力桥梁张拉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前夹式工具锚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预应力桥梁张拉使用的千斤顶为穿心式千斤顶,其在工作时,钢绞线、工作锚和工作夹片在张拉完成后,将被封装在预应力构件中;超出工作夹片的钢绞线在封装前,将在工作夹片之外留5~10mm,其余的均被切除,被切除下来的钢绞线被当成废钢处理,一个铁路梁场完成整个工程浪费钢绞线可达100多万元。为了减少钢绞线的浪费,各张拉设备供应商提出了多种节省钢绞线预留量的张拉千斤顶方案(前夹式千斤顶),所有的方案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使工具锚和工具夹片陷入到千斤顶内部,减少从工作锚到工具锚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减少钢绞线预留量的效果。但是,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一般通过控制张拉力和钢绞线的伸长量来确定张拉是否满足要求。传统张拉力测量时通过检测千斤顶标定,将油压转换成力进行张拉力控制,而钢绞线伸长量时通过检测千斤顶活塞的外伸量和工具夹片的回缩量之差确定钢绞线的伸长量。显然将工具锚和工具夹片陷入到千斤顶内部的做法,将无法检测到工具夹片的回缩量。在公路预应力张拉中由于对上述张拉力的检测和钢绞线伸长量的检测要求不高,所以,目前的一些前夹式千斤顶还是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铁路预应力张拉,尤其是高铁建设中,对张拉力的检测和控制,以及对钢绞线伸长量的检测都要求更高。因此,目前铁路预应力张拉中在没有解决检测工具夹片回缩量的情况下,必须使用传统的张拉千斤顶。对于那些不能检测夹片回缩量的前夹式千斤顶不准使用。另外,由于用油压检测张拉力的测力方案,也由于在使用中误差较大(0.5%~1.0%),铁路张拉中也开始规定必须用测力传感器进行张拉力的检测。基于上述要求,目前铁路智能张拉设备是在千斤顶和加长套之间增加了一个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张拉力。这样显然又增加了钢绞线的预留量,导致钢绞线更多的浪费。为了能节省钢绞线,很多人对传统穿心式千斤顶的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前夹(卡)式千斤顶。根据目前前夹式千斤顶的工具锚夹紧装置的安装位置的不同可以将前夹式千斤顶分为两类,一类是工具锚夹紧装置安装到缸体上,另一类是前夹式夹紧装置安装在后塞杆上。夹紧装置的安放到内油缸上面,测力传感器安装到活塞杆上,这种结构主要有两个弊端,其一是活塞杆会延轴向移动和环向旋转从而导致测力传感器的电缆线被绞断,其二是是缸体内筒原本只有油压载荷的,又增加了延轴向的拉力,而且受力方式导致前端有很大的应力集中。前夹式夹紧装置安装到活塞杆上面能够很好地节省钢绞线,以及适应钢绞线的旋转问题——夹紧装置随活塞一起转动。上述方案中均是使用油压检测张拉力,同时也无法检测工具夹片的回缩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夹式工具锚装置,可以检测到工具夹片的回缩量。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前夹式自动工具锚装置,包括工具锚盘、回推板、前推套、工具夹片、回推杆、前推弹簧、弹簧压板和回缩量探杆;所述工具锚盘上设有通孔,所述工具夹片安装在所述通孔内,并位于所述通孔的中部;所述弹簧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工具锚盘的后端,所述前推套的一端贯穿所述弹簧压板并位于所述通孔的后部,且与所述工具夹片的一端相对,所述前推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外并与所述回缩量探杆相连;所述前推弹簧套装在所述前推套位于所述通孔后部的一端上,且所述前推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压板相抵触;所述回推板位于所述工具锚盘的前端,所述回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的前部,并与所述工具夹片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回推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外,并连接在所述回推板上;所述回推板、所述回推杆、所述工具夹片、所述前推套和所述回缩量探杆上沿轴线设有供钢绞线穿过的钢绞线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技术一种前夹式自动工具锚装置时,在千斤顶回顶过程中带动回推板后退,回推板带动回推杆后退,回推杆推动工具夹片使其前端开角张大,前推套在前推弹簧的作用下顶住工具夹片后端,使其后端开角张大,方便穿入钢绞线;钢绞线从回推板开孔处并沿钢绞线通孔穿好后,张拉时千斤顶出顶,回推板前进,工具夹片夹紧钢绞线;回缩量探杆和前推套一起跟随工具夹片前后运动,可以实时检测工具夹片前进、后退距离。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通孔的前部尺寸小于所述通孔的后部尺寸,所述工具夹片由三片分离的夹片组成的圆台结构,且在圆台的轴线上形成直径可变的所述钢绞线通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具夹片由三片分离的夹片组成的圆台结构,且在圆台的轴线上形成直径可变的所述钢绞线通孔,方便钢绞线穿入。进一步,所述回推杆位于所述通孔外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和导管连接在所述回推板上;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工具锚盘和所述回推板之间,所述回推杆位于所述通孔外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导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回推板上,所述导管和所述回推杆在所述连接板处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回推杆和回推板之间增加连接板和导管,可以改变工具锚装置的长度,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的试验要求。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回推板之间还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回推板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支撑杆,可以提高工具锚装置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前夹式自动工具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工具锚盘,2、连接板,3、回推板,4、前推套,5、工具夹片,6、回推杆,7、前推弹簧,8、弹簧压板,9、回缩量探杆,10、支撑杆,11、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前夹式自动工具锚装置,包括工具锚盘1、回推板3、前推套4、工具夹片5、回推杆6、前推弹簧7、弹簧压板8和回缩量探杆9;所述工具锚盘1上设有通孔,所述工具夹片5安装在所述通孔内,并位于所述通孔的中部;所述弹簧压板8固定安装在所述工具锚盘1的后端,所述前推套4的一端贯穿所述弹簧压板8并位于所述通孔的后部,且与所述工具夹片5的一端相对,所述前推套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外并与所述回缩量探杆9相连;所述前推弹簧7套装在所述前推套4位于所述通孔后部的一端上,且所述前推弹簧7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压板8相抵触;所述回推板3位于所述工具锚盘1的前端,所述回推杆6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的前部,并与所述工具夹片5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回推杆6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外,并连接在所述回推板3上;所述回推板3、所述回推杆6、所述工具夹片5、所述前推套4和所述回缩量探杆9上沿轴线设有供钢绞线穿过的钢绞线通孔。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前部尺寸小于所述通孔的后部尺寸,所述工具夹片5由三片分离的夹片组成的圆台结构,且在圆台的轴线上形成直径可变的所述钢绞线通孔。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回推杆6位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夹式自动工具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锚盘(1)、回推板(3)、前推套(4)、工具夹片(5)、回推杆(6)、前推弹簧(7)、弹簧压板(8)和回缩量探杆(9);所述工具锚盘(1)上设有通孔,所述工具夹片(5)安装在所述通孔内,并位于所述通孔的中部;所述弹簧压板(8)固定安装在所述工具锚盘(1)的后端,所述前推套(4)的一端贯穿所述弹簧压板(8)并位于所述通孔的后部,且与所述工具夹片(5)的一端相对,所述前推套(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外并与所述回缩量探杆(9)相连;所述前推弹簧(7)套装在所述前推套(4)位于所述通孔后部的一端上,且所述前推弹簧(7)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压板(8)相抵触;所述回推板(3)位于所述工具锚盘(1)的前端,所述回推杆(6)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的前部,并与所述工具夹片(5)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回推杆(6)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外,并连接在所述回推板(3)上;所述回推板(3)、所述回推杆(6)、所述工具夹片(5)、所述前推套(4)和所述回缩量探杆(9)上沿轴线设有供钢绞线穿过的钢绞线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夹式自动工具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锚盘(1)、回推板(3)、前推套(4)、工具夹片(5)、回推杆(6)、前推弹簧(7)、弹簧压板(8)和回缩量探杆(9);所述工具锚盘(1)上设有通孔,所述工具夹片(5)安装在所述通孔内,并位于所述通孔的中部;所述弹簧压板(8)固定安装在所述工具锚盘(1)的后端,所述前推套(4)的一端贯穿所述弹簧压板(8)并位于所述通孔的后部,且与所述工具夹片(5)的一端相对,所述前推套(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外并与所述回缩量探杆(9)相连;所述前推弹簧(7)套装在所述前推套(4)位于所述通孔后部的一端上,且所述前推弹簧(7)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压板(8)相抵触;所述回推板(3)位于所述工具锚盘(1)的前端,所述回推杆(6)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的前部,并与所述工具夹片(5)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回推杆(6)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外,并连接在所述回推板(3)上;所述回推板(3)、所述回推杆(6)、所述工具夹片(5)、所述前推套(4)和所述回缩量探杆(9)上沿轴线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杨邓仁堂肖璐明郑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希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