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中低温储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23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中低温储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箱体和吸热配件,箱体上设置有锁扣装置,箱体内设置有热量储存舱和聚光镜,聚光镜用于收集太阳热能;热量储存舱的外层设置有绝热保温材料,内部是三维石墨烯导热骨架,在骨架孔隙中填充有储热材料微粒;热量储存舱上面设置有透明绝热保温层,保温层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等的圆形热量进出口,以绝热阀门密封;透明保温层外围设置有内部温度和压力显示报警器;吸热配件的一端连接热源管壁,另一端连接圆形热量进出口,中间为热量传输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组装,生产效率高,应用前景广阔。

A medium and low temperature heat storage device based on graphe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中低温储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中低温储热装置。
技术介绍
2018年初,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明确提出了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的规划,鼓励各种清洁能源供暖方式的发展。太阳能被认为是最好的清洁供暖方式之一,使用成本为零,无排放,节能环保。但太阳能很不稳定,晚上和阴雨天无光照,因此储电或者储热技术作为太阳能供暖的必备关联技术,近几年来已经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部分储能(电能)技术产品已经具备了产业化规模。而储热技术,虽然近些年没有像储电技术那样快速发展,但国际上关于储热技术的研究一直都在朝着实用化、民用化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储热材料基本都是有机相变材料,或者通过掺杂得到的衍生物,以提高储热材料的导热性。也有利用无机材料,如氧化锆微球等高热焓能力的材料进行工业储热应用。近年来,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技术发展迅速,已有专利公开,根据包覆的壁材不同,可分为有机壁材和无机壁材两种。有机壁材绝大多数有可燃性,在所包覆的相变材料中残留着大量的可挥发有机物,实际应用中存在安全隐患。无机壁材有更好的安全性能,具有相变温度恒定、储能密度大、导热率高等优点。通过调研发现,已有的储热技术和储热装置,很多都是基于电能转换,为了利用峰谷电力而设计的储热装置,直接利用磁力,水和相变材料等作为储热的介质。比如,有一种双相变电磁蓄热装置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存储在水或者其他介质中,再通过带有相变介质的热管将热量传导至另一个密封区域,在该区域中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和多条供热盘管,各个供热盘管在竖直方向上分层布置,在需要通过相变蓄热材料供热时,各个供热盘管从下向上依次工作,从而最大程度地延长该蓄热装置的供热时间,使得该装置能够在每天的峰电时间内持续供热。还有为了调节发电系统稳定的一种辅助加热的固体储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在传热工质输送管上的固体储热装置和辅助加热器以及通过管道连接形成的放热通路;放热通路为:固体储热装置与和原发电系统的冷凝水箱相连接,固体储热装置通过管路连通至辅助加热器;冷凝水箱用于为固体储热装置输送冷凝水,并使导入的冷凝水进行吸热;固体储热装置用于将冷凝水加热得到水蒸气、并通过管道输送至辅助加热器;采用固体储热装置和辅助加热器的配合使用,使得燃气发电系统能够保持热量稳定输出,从而保证燃气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保持稳定;还可以调整固体储热装置的储、放热量,从而调节不同时段的发电功率。另外还有一种相变蓄热电取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散热模块和风机,还包括相变储能模块。本技术利用相变储能材料储存热量,可以在管道加热器切断电力供应后数小时依然具有供热能力,同时在具有峰谷电价格差异的地区,可以采用晚上加热,白天由相变储能材料所蓄热量供暖的方式来减少供热成本。类似的还有一种相变储热电采暖器,属于电采暖设备的
,包括呈中空结构且两端开口的机柜,所述机柜内由其底端口至顶端口依次布置有平板加热电炉、相变储能器、散热器和对流窗口,机柜的内壁与所述相变储能器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所述底端口和所述顶端口三者组成对流通道;所述散热器位于对流通道内,且对流通道与所述对流窗口之间连通,以达到能够在谷电时段加热储能,在峰电时段放热,能起到移峰填谷充分利用电力资源。显而易见,上述储热技术和装置都很复杂,且需要大量的管道和配电设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储热技术或产品能够充分利用太阳热能,并能够吸收管道余热,简单方便地储热和放热,不仅适用于分布式储热,用于老百姓的日常供暖需求,而且能够将储存的热量用于辅助理疗,缓解中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的风湿关节疼痛等。更进一步的,使用成本低或者接近零成本,无笨重的管路、水箱和电路等,体积小,容易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热性能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中低温储热装置。以合理的简单结构来实现吸收管道余热和太阳热能,并同时满足民用辅助供暖和辅助健康理疗,实用便捷、使用成本极低或为零、节能高效和美观安全。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中低温储热装置,包括箱体和热量吸收配件;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锁扣装置,箱体内设置有热量储存舱和聚光镜,聚光镜用于收集太阳热能;热量储存舱的外层设置有绝热保温材料,内部是三维石墨烯导热骨架,在骨架孔隙中填充有储热材料微粒。热量储存舱上面设置有透明绝热保温层,保温层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等的圆形热量进出口,以绝热阀门密封;透明绝热保温层外围设置有内部温度和压力显示报警器;所述热量吸收配件是一种软管状连接器,其一端连接热源管壁,另一端连接圆形热量进出口,中间为热量传输通道。进一步地,所述聚光镜由一组平面反射镜和碟式凹面聚光镜组成,平面镜和碟式凹面聚光镜分别通过可折叠支架固定在装置上盖的内表面上;一组平面反射镜镜面对着太阳光,碟式凹面聚光镜镜面对热量储存舱;平面反射镜将太阳光线反射至碟式凹面聚光镜;当旋转平面镜和凹面聚光镜至合适位置时,聚光镜即可实现太阳热能的收集。图5给出了太阳光反射聚焦的示意光路图。进一步地,所述聚光镜设置有自动跟踪装置,即根据光线的偏转自动转动一定的角度,使聚光效果稳定并实现最大化,同时设定偏转角度的极限位置,使光线聚集点始终处在热量储存舱范围内。进一步地,所述的软管状连接器,它的一端是凹面吸盘式装置,凹面边缘是绝热密封材料,中间是热量吸盘,吸盘连接中间的热量传输通道内的传热介质,另一端是连接热量进出口的易拉扣装置,能够快速密封连接热量进出口,将吸盘吸收的热量传递到热量储存舱。进一步地,所述热量吸收配件不仅可以用作热量吸收装置,也是热量缓慢释放的有效装置,并可以在凹面吸盘一端加上一定频率的震荡器,使与吸盘相接触的位置可以同时接收到热能和振动能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两层密闭装置,内层为热量储存舱,以绝热保温材料将热量密闭在热量储存舱内;外层为箱体,以锁扣装置打开或关闭,箱体形状不限,材质为轻质材料,如木材或轻质合金或复合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热量储存舱为轻质绝热材料制成的密闭结构,轻质绝热材料以及透明绝热保温层是陶瓷气凝胶、特种聚合物气凝胶、二氧化硅气凝胶等轻质绝热材料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热量储存舱内部的三维石墨烯导热骨架,是部分或全部由3D打印成型的高导热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孔隙率为80%以上,孔隙中填充有相转变储热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相转变材料为有机相变材料,有机或无机壁材的相变微胶囊材料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热量进出口是内部连接三维石墨烯导热骨架,外部可连接热量吸收配件的阀门式开口,在开口处的局部设置有不锈钢螺口连接骨架,与透明绝热保温层嵌套密合。进一步地,所述内部温度和压力显示报警器,是设置在透明绝热保温层之上,用于探测热量储存舱内部的温度和压力的数字显示器,同时具备报警功能,当温度或者压力超过设定限值时,报警器启动报警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自然温度梯度原理进行储热放热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利用最有效的绝热保温材料有效提高热量的综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中低温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吸热配件;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锁扣装置,箱体内设置有热量储存舱和聚光镜,聚光镜用于收集太阳热能;热量储存舱的外层设置有绝热保温材料,内部是三维石墨烯导热骨架,在骨架孔隙中填充有储热材料微粒;热量储存舱上面设置有透明绝热保温层,保温层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等的圆形热量进出口,以绝热阀门密封;透明绝热保温层外围设置有内部温度和压力显示报警器;所述吸热配件是一种软管状连接器,其一端连接热源管壁,另一端连接圆形热量进出口,中间为热量传输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中低温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吸热配件;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锁扣装置,箱体内设置有热量储存舱和聚光镜,聚光镜用于收集太阳热能;热量储存舱的外层设置有绝热保温材料,内部是三维石墨烯导热骨架,在骨架孔隙中填充有储热材料微粒;热量储存舱上面设置有透明绝热保温层,保温层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等的圆形热量进出口,以绝热阀门密封;透明绝热保温层外围设置有内部温度和压力显示报警器;所述吸热配件是一种软管状连接器,其一端连接热源管壁,另一端连接圆形热量进出口,中间为热量传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中低温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镜由一组平面反射镜和碟式凹面聚光镜组成,平面镜和碟式凹面聚光镜分别通过可折叠支架固定在装置上盖的内表面上;一组平面反射镜镜面对着太阳光,碟式凹面聚光镜镜面对热量储存舱;平面反射镜将太阳光线反射至碟式凹面聚光镜;当旋转平面镜和凹面聚光镜至合适位置时,聚光镜即可实现太阳热能的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中低温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镜设置有自动跟踪装置,即根据光线的偏转自动转动一定的角度,使聚光效果稳定并实现最大化,同时设定偏转角度的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雷徐宇曦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