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绪强专利>正文

一种可以获得免费生活热水的空调配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22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应用于中央空调机组可在制冷的同时兼得免费生活热水且可自动控制热水生成温度的空调配套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中央空调机组将大量在制冷时所产生的热量白白浪费掉并且所产生的热水温度不可控的缺点。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内主要包括两个板式换热器、一个生活热水箱、一个补水箱、若干循环泵以及一个温度测试控制仪,在该温度测试控制仪的控制下,生活热水箱中的热水与一个板式换热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当热水温度达到设定范围内时,热量交换停止,反之则继续。利用本装置与中央空调原有部分设备相连接后,可生成用户生活用热水,使得原先被大量浪费掉的热量被有效利用,而且所生成热水的温度可被设定在一定范围内,便于用户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中央空调机组的配套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在制冷的同时兼得免费生活热水且可自动控制热水生成温度的空调配套装置。
技术介绍
地温式中央空调是目前大多数的写字楼、宾馆所采用的制冷、取暖设备,其主要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换热器等组成部分。这种中央空调由于日常消耗水量大,所以通常都是以地下污水、生活废水以及海水等作为循环水源,这样做虽然节省了淡水资源,但是却使得中央空调机组在运行中所产生的大量的热能被白白浪费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地温式中央空调在运行中所产生的热能被白白浪费掉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与此种中央空调配套使用的装置,应用本装置不但可以利用中央空调所产生的热能来获得免费的生活热水,而且利用该种装置可以确保输出的热水温度在一定范围值内,非常便于用户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可以获得免费生活热水的空调配套装置,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生活热水箱、中介水循环泵及中介水循环电气控制系统、热水循环泵及热水循环电气控制系统、具有温度传感器的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补水箱以及补水箱循环泵,其中第一、第二板式换热器均具有上、下出水口和上、下入水口,其中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上入水口与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上出水口通过水管线相连接,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上入水口与补水箱之间通过水管线相连接,此水管线上加装有一个补水循环泵,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下入水口通过水管线连接有一台中介水循环泵,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下入水口、下出水口分别通过水管线与生活热水箱相连接,在此水管线上安装有热水循环泵,生活热水箱上开有一个生活用水出水口,在该出水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热水循环电气控制系统中电气控制回路的停止按钮上串联有一个可在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达到设定最高值后自动打开的常闭触点,在启动按钮上并联有一个可在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达到设定最低值后自动闭合的常开触点,中介水循环电气控制系统中的电气控制回路的停止按钮上串联有一个可在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达到设定最低值后自动打开的常闭触点,在启动按钮上并联有一个可在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达到设定最高值后自动闭合的常开触点。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的空调配套装置中的两个板式换热器串联后通过补水箱中的水进行循环可以获得来自中央空调冷凝器中的热量,该热量能够在需要时被生活热水箱中的水所吸收,进而利用了来自中央空调的能量,使用户获得了免费的生活用热水;此外,在本装置中采用的温度测量控制装置,使热水箱中输出的热水温度可以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这样非常便于用户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将本技术与中央空调机组连接后的组成示意图;附图2是中央空调机组组成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中介水循环电气控制原理图;附图4是本技术热水循环电气控制原理图;附图5是本技术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用于中介水控制的端子排接线图;附图6是本技术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用于循环水控制的端子排接线图。图中1-盘管水循环泵,2-压缩机,3-井水泵,4-补水箱循环泵,5-中介水循环泵,6-热水循环泵,7-热水输出泵,8-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中央空调机组组成示意图所示,水源S1为来自位于房间内中央空调盘管中的水,该水由于吸收了房间中的热量,已经具有较高的温度,此后,水源S1在盘管水循环泵1的作用下被送至中央空调蒸发器,制冷剂在中央空调蒸发器内吸热蒸发,使得来自房间内中央空调盘管中的具有较高温度的水源S1被制取成7摄氏度的冷水,经水管线送回房间,而后成为房间制冷水源S2。制冷剂在中央空调蒸发器中吸收了热量后,经过压缩机2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后,进入中央空调冷凝器。温度较低的井水在井水泵3的作用下被输入中央空调冷凝器,由该井水带走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所拥有的热量后,制冷剂蒸汽在膨胀阀的作用下重新转变为制冷剂,以备下次制冷时使用。由以上介绍可知,中央空调机组中由于制冷而产生的大量热能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而本技术正是为了克服这一缺陷而设计的。如图1本技术与中央空调机组连接后的组成示意图所示,该种可以获得免费生活热水的空调配套装置,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生活热水箱、中介水循环泵5及中介水循环电气控制系统A、热水循环泵6及热水循环电气控制系统B、具有温度传感器8的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补水箱以及补水箱循环泵4,其中第一、第二板式换热器均具有上、下出水口和上、下入水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上入水口与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上出水口通过水管线相连接,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上入水口与补水箱之间通过水管线相连接,此水管线上加装有一个补水循环泵4,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下入水口通过水管线连接有一台中介水循环泵5,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下入水口、下出水口分别通过水管线与生活热水箱相连接,在此水管线上安装有热水循环泵6,生活热水箱上开有一个生活用水出水口,在该出水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热水循环电气控制系统B中电气控制回路的停止按钮上串联有一个可在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达到设定最高值后自动打开的常闭触点T1,在启动按钮上并联有一个可在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达到设定最低值后自动闭合的常开触点T2,中介水循环电气控制系统A中的电气控制回路的停止按钮上串联有一个可在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达到设定最低值后自动打开的常闭触点T22,在启动按钮上并联有一个可在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达到设定最高值后自动闭合的常开触点T12。在实际使用时,将该装置按照如图中所示模式进行与空调机组间的连接,即通过进水控制阀B1、出水控制阀B2将中央空调冷凝器与第一板式换热器、补水箱循环泵4连通,同时将原有中央空调冷凝器两端的井水输入阀D1、井水输出阀D2关闭,而后将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下入水口与下出水口分别经过中介水循环泵5与中央空调换热器相连通,其中进入中央空调冷凝器的水源S3与输出的水源S4为污水源。本实施例中,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采用上海德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瓯龙温度仪表厂生产的XMT系列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传感器8则可以采用热电偶来进行温度感应,如图5、图6所示,其分别为本技术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用于中介水控制的端子排接线图和用于循环水控制的端子排接线图。图3为中介水循环泵电气控制原理图,其中触点T22、T12分别为引自XMT系列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上的两对触点,其中触点T12在该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接通电源时处于打开状态,当该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上的温度传感器即位于生活热水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热水温度已经达到最高上限时,触点T12闭合,交流接触器KM2线圈得电,中介水循环泵开始运转,即中介水开始和第一板式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之后该触点延时复位,启动回路自我保持。当该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上的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热水温度已经降至最低下限时,触点T22打开,交流接触器KM2线圈失电,中介水循环泵停止运转,即中介水停止和第一板式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生活热水箱中的热水将重新开始和第二板式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图4为热水循环泵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其中触点T1、T2为引自XMT系列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上的两对触点,其中触点T1在该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接通电源时处于闭合状态,当该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上的温度传感器即位于生活热水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获得免费生活热水的空调配套装置,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生活热水箱、中介水循环泵(5)及中介水循环电气控制系统(A)、热水循环泵(6)及热水循环电气控制系统(B)、具有温度传感器(8)的电子式温度指示控制仪、补水箱以及补水箱循环泵(4),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板式换热器均具有上、下出水口和上、下入水口,其中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上入水口与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上出水口通过水管线相连接,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上入水口与补水箱之间通过水管线相连接,此水管线上加装有一个补水循环泵(4),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下入水口通过水管线连接有一台中介水循环泵(5),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下入水口、下出水口分别通过水管线与生活热水箱相连接,在此水管线上安装有热水循环泵(6),生活热水箱上开有一个生活用水出水口,在该出水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热水循环电气控制系统(B)中电气控制回路的停止按钮上串联有一个可在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达到设定最高值后自动打开的常闭触点(T1),在启动按钮上并联有一个可在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达到设定最低值后自动闭合的常开触点(T2),中介水循环电气控制系统(A)中的电气控制回路的停止按钮上串联有一个可在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达到设定最低值后自动打开的常闭触点(T22),在启动按钮上并联有一个可在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达到设定最高值后自动闭合的常开触点(T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绪强
申请(专利权)人:高绪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