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04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包括阀门组件、压力调节组件、锁定组件和镀金组件,所述镀金组件包括第一镀金层、第二镀金层、第三镀金层、第四镀金层和第五镀金层;通过在进气口和出气口内涂附第一镀金层、在第一凹槽的内侧壁涂附第二镀金层、在弧形板体的外侧壁涂附第三镀金层、在椭圆形通孔内涂附第四镀金层和在调节阀体的外侧壁涂附第五镀金层,使得与气体接触的全部不锈钢零件与部分零件镀金,明显提高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实验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减少气体残留对实验影响,同时,配合在管体内涂附第六镀金层,提高阀门的抗腐蚀性,减少了气体吸附性,仪器在标定重复性提高,减少了气体过阀之后出现污染情况的出现。

A kind of gold-plated valve and pipe fi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
本技术属于管件连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与管件。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在高端设备工艺要求越来越高,不锈钢材质难于满足现有的条件,特别是对气体等介质如含腐蚀性和对空气中的气体含量标定越来越严格的条件下,并与相关材质发生化学反应,而气体吸附性与腐蚀性对实验检测造成不确定性影响。减少气体在阀门死体积的残留,提高气体的纯度和提高阀门的耐用性,这是一个新的难题,现有的材料难于解决问题,如合金材料成本高而且没有显著效果,不能防止不锈钢设备的金属离子浸出及进入关键工艺里,为此,提出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与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与管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包括阀门组件、压力调节组件、锁定组件和镀金组件,所述阀门组件包括下阀盖、阀身、上阀盖、进气口、出气口和第一凹槽;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阀门组件内部,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轴承、调节阀体、椭圆形通孔、第一密封圈、压力调节杆、第二密封圈、手柄、弧形板体和第一密封垫;所述锁定组件安装在所述压力调节组件的外侧;所述镀金组件包括第一镀金层、第二镀金层、第三镀金层、第四镀金层和第五镀金层,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内侧壁均涂附有所述第一镀金层,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涂附有所述第二镀金层,所述弧形板体的外侧壁涂附有所述第三镀金层,所述椭圆形通孔内涂附有所述第四镀金层,所述调节阀体的外侧壁涂附有所述第五镀金层。r>优选的,所述下阀盖位于所述阀身的下表面,所述上阀盖位于所述阀身的上表面,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下阀盖的一侧,所述出气口开设于所述下阀盖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下阀盖的内部中心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出气口连通。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下阀盖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正下方,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调节阀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阀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调节杆固定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杆的一端顶部依次贯穿所述阀身和所述上阀盖,所述压力调节杆贯穿所述上阀盖的一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体共设置四个,四个所述弧形板体均位于所述调节阀体的外侧壁,所述椭圆形通孔均匀开设于所述调节阀体的外侧壁。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于所述调节阀体的一端外侧壁,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靠近所述轴承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压力调节杆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远离靠近所述调节阀体的一侧,所述弧形板体与所述下阀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垫安装于所述弧形板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密封垫贴附所述调节阀体。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二凹槽、锥形密封垫、螺纹通孔、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把手、锁死件和锥形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阀身的内部中心处,所述锥形密封垫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所述锥形密封垫的内侧壁贴附于所述压力调节杆,所述螺纹通孔开设于所述上阀盖的内部中心处,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底部连通于所述第一套管的顶部中心处,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所述锁死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侧壁,所述锥形凹槽开设于所述锁死件的底部中心处。优选的,所述锥形密封垫的顶部插入所述锥形凹槽内,所述压力调节杆的一端贯穿所述锁死件。优选的,包括管体组件,所述管体组件共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管体组件安装于所述阀门组件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管体组件包括管体和第六镀金层,所述管体和所述下阀盖法兰连接,所述第六镀金层涂附于所述管体的内侧壁。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与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进气口和出气口内涂附第一镀金层、在第一凹槽的内侧壁涂附第二镀金层、在弧形板体的外侧壁涂附第三镀金层、在椭圆形通孔内涂附第四镀金层和在调节阀体的外侧壁涂附第五镀金层,使得与气体接触的全部不锈钢零件与部分零件镀金,明显提高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实验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减少气体残留对实验影响,同时,配合在管体内涂附第六镀金层,提高阀门的抗腐蚀性,减少了气体吸附性,仪器在标定重复性提高,减少了气体过阀之后出现污染情况的出现,提高了气体纯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调节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弧形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阀门组件;11、下阀盖;12、阀身;13、上阀盖;14、进气口;15、出气口;16、第一凹槽;20、压力调节组件;21、轴承;22、调节阀体;221、椭圆形通孔;23、第一密封圈;24、压力调节杆;241、第二密封圈;25、手柄;26、弧形板体;261、第一密封垫;30、锁定组件;31、第二凹槽;32、锥形密封垫;33、螺纹通孔;34、第一套管;35、第二套管;36、把手;37、锁死件;371、锥形凹槽;40、镀金组件;41、第一镀金层;42、第二镀金层;43、第三镀金层;44、第四镀金层;45、第五镀金层;50、管体组件;51、管体;52、第六镀金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包括阀门组件10、压力调节组件20、锁定组件30和镀金组件40,其特征在于:阀门组件10包括下阀盖11、阀身12、上阀盖13、进气口14、出气口15和第一凹槽16;压力调节组件20安装在阀门组件10内部,压力调节组件20包括轴承21、调节阀体22、椭圆形通孔221、第一密封圈23、压力调节杆24、第二密封圈241、手柄25、弧形板体26和第一密封垫261;锁定组件30安装在压力调节组件20的外侧;镀金组件40包括第一镀金层41、第二镀金层42、第三镀金层43、第四镀金层44和第五镀金层45,进气口14和出气口15的内侧壁均涂附有第一镀金层41,第一凹槽16的内侧壁涂附有第二镀金层42,弧形板体26的外侧壁涂附有第三镀金层43,椭圆形通孔221内涂附有第四镀金层44,调节阀体22的外侧壁涂附有第五镀金层45。较佳地,下阀盖11位于阀身12的下表面,上阀盖13位于阀身12的上表面,进气口14开设于下阀盖11的一侧,出气口15开设于下阀盖11的另一侧,第一凹槽16开设于下阀盖11的内部中心处,第一凹槽16和进气口14连通,第一凹槽16和出气口15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包括阀门组件(10)、压力调节组件(20)、锁定组件(30)和镀金组件(4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10)包括下阀盖(11)、阀身(12)、上阀盖(13)、进气口(14)、出气口(15)和第一凹槽(16);/n所述压力调节组件(20)安装在所述阀门组件(10)内部,所述压力调节组件(20)包括轴承(21)、调节阀体(22)、椭圆形通孔(221)、第一密封圈(23)、压力调节杆(24)、第二密封圈(241)、手柄(25)、弧形板体(26)和第一密封垫(261);/n所述锁定组件(30)安装在所述压力调节组件(20)的外侧;/n所述镀金组件(40)包括第一镀金层(41)、第二镀金层(42)、第三镀金层(43)、第四镀金层(44)和第五镀金层(45),所述进气口(14)和所述出气口(15)的内侧壁均涂附有所述第一镀金层(41),所述第一凹槽(16)的内侧壁涂附有所述第二镀金层(42),所述弧形板体(26)的外侧壁涂附有所述第三镀金层(43),所述椭圆形通孔(221)内涂附有所述第四镀金层(44),所述调节阀体(22)的外侧壁涂附有所述第五镀金层(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包括阀门组件(10)、压力调节组件(20)、锁定组件(30)和镀金组件(4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10)包括下阀盖(11)、阀身(12)、上阀盖(13)、进气口(14)、出气口(15)和第一凹槽(16);
所述压力调节组件(20)安装在所述阀门组件(10)内部,所述压力调节组件(20)包括轴承(21)、调节阀体(22)、椭圆形通孔(221)、第一密封圈(23)、压力调节杆(24)、第二密封圈(241)、手柄(25)、弧形板体(26)和第一密封垫(261);
所述锁定组件(30)安装在所述压力调节组件(20)的外侧;
所述镀金组件(40)包括第一镀金层(41)、第二镀金层(42)、第三镀金层(43)、第四镀金层(44)和第五镀金层(45),所述进气口(14)和所述出气口(15)的内侧壁均涂附有所述第一镀金层(41),所述第一凹槽(16)的内侧壁涂附有所述第二镀金层(42),所述弧形板体(26)的外侧壁涂附有所述第三镀金层(43),所述椭圆形通孔(221)内涂附有所述第四镀金层(44),所述调节阀体(22)的外侧壁涂附有所述第五镀金层(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盖(11)位于所述阀身(12)的下表面,所述上阀盖(13)位于所述阀身(12)的上表面,所述进气口(14)开设于所述下阀盖(11)的一侧,所述出气口(15)开设于所述下阀盖(1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凹槽(16)开设于所述下阀盖(11)的内部中心处,所述第一凹槽(16)和所述进气口(14)连通,所述第一凹槽(16)和所述出气口(1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金阀门与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1)的外圈与所述下阀盖(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1)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6)的正下方,所述轴承(21)的内圈与所述调节阀体(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阀体(22)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调节杆(24)固定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杆(24)的一端顶部依次贯穿所述阀身(12)和所述上阀盖(13),所述压力调节杆(24)贯穿所述上阀盖(13)的一端与所述手柄(25)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体(26)共设置四个,四个所述弧形板体(26)均位于所述调节阀体(22)的外侧壁,所述椭圆形通孔(221)均匀开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邹佩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科天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