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82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包括外墙砖主体,所述外墙砖主体的规格为23×48毫米,所述外墙砖主体包括基层、轻质夹层、釉面层,所述基层的下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凸起,所述外墙砖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条和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基层和多个凸起,能与水泥或胶粘剂产生很好的契合效果,增加了外墙砖与墙体间的吸附性和连接性,通过设置可相互配合插条与插槽,极大地提高了相邻外墙砖间的连接性和整体性,连接更加稳固,且在轻质的基础上提高了保温性和抗压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A kind of light ultra thin decorative exterior wall br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外墙装饰个性化与丰富性的要求,人们经常会在建筑的外墙上铺设外墙砖,外墙砖的应用范围及用量迅速增加,其主要用于建筑外墙的装饰和保护。现有的装饰外墙砖与墙体通过水泥或胶粘剂相连,但存在外墙砖与墙体以及相邻外墙砖间之间连接性差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其通过设置基层和多个凸起,能与水泥或胶粘剂产生很好的契合效果,增加了外墙砖与墙体间的吸附性和连接性,通过设置可相互配合插条与插槽,极大地提高了相邻外墙砖间的连接性和整体性,连接更加稳固,且在轻质的基础上提高了保温性和抗压性,提高了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包括外墙砖主体,所述外墙砖主体的规格为23×48毫米,所述外墙砖主体包括基层、轻质夹层、釉面层,所述基层的下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凸起,所述外墙砖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条和插槽。优选地,所述轻质夹层设置在基层的上端侧壁上,所述釉面层设置在轻质夹层的上端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基层的原料为多层玻璃纤维网格布。优选地,所述轻质夹层为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所述轻质夹层的厚度为3毫米。优选地,多个所述凸起设置为梯形,多个所述凸起两两之间形成燕尾槽。优选地,所述插条与轻质夹层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条与插槽可相互配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基层和多个凸起,基层的原料为多层玻璃纤维网格布,使得其具有良好的抗碱性和经纬向高度抗拉力,增大基层吸附在墙上的能力,多个凸起设置为梯形,多个凸起两两之间形成燕尾槽,通过多个凸起与水泥或胶粘剂结合后能产生契合的效果,和墙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进一步增加外墙砖吸附在墙上的能力,提高了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可相互配合插条与插槽,在铺设外墙砖时,可将相邻的两块外墙砖主体上的插条与插槽相配合插设,极大地提高了相邻外墙砖主体的连接性和整体性,连接更加稳固;3、通过设置3毫米厚度的轻质夹层,在轻质的基础上提高了保温性和抗压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墙砖主体、2基层、3轻质夹层、4釉面层、5凸起、6插条、7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包括外墙砖主体1,外墙砖主体1的规格为23×48毫米,其厚度为5毫米,轻质超薄,外墙砖主体1包括基层2、轻质夹层3、釉面层4,轻质夹层3设置在基层2的上端侧壁上,釉面层4设置在轻质夹层3的上端侧壁上。其中,基层2的原料为多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基层2的原料为多层玻璃纤维网格布,使得其具有良好的抗碱性和经纬向高度抗拉力,增大基层2吸附在墙上的能力,轻质夹层3为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夹层3的厚度为3毫米,通过设置3毫米厚度的轻质夹层3,在轻质的基础上提高了保温性和抗压性。其中,基层2的下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凸起5,多个凸起5设置为梯形,多个凸起5两两之间形成燕尾槽,多个凸起5设置为梯形,多个凸起5两两之间形成燕尾槽,通过多个凸起5与水泥或胶粘剂结合后能产生契合的效果,和墙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进一步增加外墙砖吸附在墙上的能力,提高了使用寿命。其中,外墙砖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条6和插槽7,插条6与轻质夹层3的侧壁固定连接,插条6与插槽7可相互配合,通过设置可相互配合插条6与插槽7,在铺设外墙砖时,可将相邻的两块外墙砖主体1上的插条6与插槽7相配合插设,极大地提高了相邻外墙砖主体1的连接性和整体性,连接更加稳固。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设置基层2和多个凸起5,基层2的原料为多层玻璃纤维网格布,使得其具有良好的抗碱性和经纬向高度抗拉力,增大基层2吸附在墙上的能力,多个凸起5设置为梯形,多个凸起5两两之间形成燕尾槽,通过多个凸起5与水泥或胶粘剂结合后能产生契合的效果,和墙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进一步增加外墙砖吸附在墙上的能力,提高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可相互配合插条6与插槽7,在铺设外墙砖时,可将相邻的两块外墙砖主体1上的插条6与插槽7相配合插设,极大地提高了相邻外墙砖主体1的连接性和整体性,连接更加稳固,通过设置3毫米厚度的轻质夹层3,在轻质的基础上提高了保温性和抗压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包括外墙砖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砖主体(1)的规格为23×48毫米,所述外墙砖主体(1)包括基层(2)、轻质夹层(3)、釉面层(4),所述基层(2)的下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凸起(5),所述外墙砖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条(6)和插槽(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包括外墙砖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砖主体(1)的规格为23×48毫米,所述外墙砖主体(1)包括基层(2)、轻质夹层(3)、釉面层(4),所述基层(2)的下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凸起(5),所述外墙砖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条(6)和插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夹层(3)设置在基层(2)的上端侧壁上,所述釉面层(4)设置在轻质夹层(3)的上端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超薄装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锦
申请(专利权)人:佳辉福建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