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隧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76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隧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系统,以将排洪和市政交通隧道相结合,提高了隧道的使用率,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从湖泊水库延伸至就近江海的主线隧道,该主线隧道内部经车道板分隔成位于上层的行车通道和位于下层的泄洪通道,其中主线隧道内的行车通道经交通支洞衔接该主线隧道沿途的城市交通网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城市交通工程和泄洪工程。

A kind of urban tunnel structure considering municipal traffic and flood discharge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隧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隧道结构。适用于城市交通工程和泄洪工程。
技术介绍
在我国,每个湖泊都设定了专属的泄洪区,在有洪水威胁时,可通过向泄洪区泄洪,保障人民的财产安全。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建设,实际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越趋宝贵。考虑到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原规划为泄洪区的土地也计划列入开发建设区域。为满足湖泊的泄洪要求,可设置专门的泄洪排水隧道,通过将洪水引流至就近的江海中,从而解决泄洪问题。泄洪隧道根据防洪等级要求不同,对通道的过流断面要求也不一样,常规情况下泄洪隧道的空间利用率低下,且造价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系统,以将排洪和市政交通隧道相结合,提高了隧道的使用率,降低成本。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从湖泊水库延伸至就近江海的主线隧道,该主线隧道内部经车道板分隔成位于上层的行车通道和位于下层的泄洪通道,其中主线隧道内的行车通道经交通支洞衔接该主线隧道沿途的城市交通网络。所述主线隧道为单向坡,高程较高一端连通连通湖泊水库,高程较低一端连通江海。所述泄洪通道一端经抽排水装置Ⅰ连通所述湖泊水库,泄洪通道另一端经抽排水装置Ⅱ连通所述江海;所述行车通道一端经抽排水装置Ⅲ连通湖泊水库,行车通道另一端经抽排水装置Ⅳ连通江海。所述主线隧道内设有附属机电及智能交通设施,附属机电及智能交通设施的布设位置尽量靠近该主线隧道断面顶部。所述泄洪通道内设有用于实时监测隧道内洪水参数的智能洪水监控装置。所述行车通道沿线的上方设有若干与其连通的竖井,竖井内安装有风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泄洪通道常规使用率低且工程造价高的特点,通过对隧道空间结构的划分和使用机制的设定,充分发挥隧道空间资源,将隧道横断面划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空间供交通车辆通行,下层空间用于常规情况下泄洪,当泄洪要求达到一定数值时,上层交通功能关闭也改为泄洪通道,达到一隧两用的目的,既提高了隧道空间的使用率,又极大的提升区域交通联系,为城市开发建设处理类似泄洪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主线隧道的断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交通支洞的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隧道结构,用于将湖泊水库4中的洪水引流至就近的江海5中。本例中具有从湖泊水库4延伸至就近江海5的主线隧道1,如图2所示,主线隧道1的断面呈圆形布置但不限于圆形,根据隧道跨度和施工工法,也可以采用其他断面形式。该主线隧道内部经车道板6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为供交通车辆通行的行车通道101,行车通道101经交通支洞2衔接主线隧道1(见图3)沿途现有的城市交通网络3;下层为用于常规情况下泄洪的泄洪通道102,泄洪通道102内净空面积大小按照高频流量考虑。本实施例中主线隧道1为单向坡,高程较高一端连通连通湖泊水库4,高程较低一端连通连通江海5。泄洪通道102一端经抽排水装置Ⅰ连通所述湖泊水库4,泄洪通道102另一端经抽排水装置Ⅱ连通所述江海5;行车通道101一端经抽排水装置Ⅲ连通湖泊水库4,行车通道101另一端经抽排水装置Ⅳ连通江海5。本实施例中主线隧道1内的行车通道101采用送排式纵向通风,行车通道101沿线的上方设有若干与其连通的竖井,竖井内安装有风机。本实施例中全线根据交通安全需要配有智能洪水监控系统9,实时监测隧道内洪水参数,同时配有附属机电及智能交通设施10,附属交通设施10的布设位置尽量靠近该主线隧道断面顶部。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正常没有泄洪要求的情况下,主线隧道1不做排洪,仅作为交通隧道使用;在常规泄洪要求的情况下,用主线隧道1下层的泄洪通道102排洪即可,而上层的行车通道101照常用作交通;当即将进行高流量泄洪预警的情况下,隧道行车通道101的交通功能全部关闭,整座主线隧道1全部用于排洪。停止排洪的48小时之后,隧道内各机电设备经检测维护后,隧道上层可重新开通交通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从湖泊水库(4)延伸至就近江海(5)的主线隧道(1),该主线隧道内部经车道板(6)分隔成位于上层的行车通道(101)和位于下层的泄洪通道(102),其中主线隧道(1)内的行车通道(101)经交通支洞(2)衔接该主线隧道(1)沿途的城市交通网络(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从湖泊水库(4)延伸至就近江海(5)的主线隧道(1),该主线隧道内部经车道板(6)分隔成位于上层的行车通道(101)和位于下层的泄洪通道(102),其中主线隧道(1)内的行车通道(101)经交通支洞(2)衔接该主线隧道(1)沿途的城市交通网络(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隧道(1)为单向坡,高程较高一端连通连通湖泊水库(4),高程较低一端连通江海(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顾市政交通和泄洪功能的城市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通道(102)一端经抽排水装置Ⅰ连通所述湖泊水库(4),泄洪通道(102)另一端经抽排水装置Ⅱ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鸿波陈子健闫自海甘鹏路沈碧辉郑斌金威林志军李师张程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