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制品下料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445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金制品下料机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外箱和支撑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端设有外箱,外箱顶部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外箱的顶面上,且两个支撑板均与底板的顶面垂直,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顶部位置固定设置有横梁,当物件移动到横梁的下方,液压缸控制其内部的液压推杆向液压缸的内部移动,液压推杆拉动竖直板向固定座的方向移动,第一传动杆驱动齿轮转动,使得齿轮驱动第二传动杆转动,实现两个调节杆均向物件的方向移动,将物件调节的传送带顶部的中间位置,避免在缓冲坡道上下滑时发生偏移,导致物件从缓冲坡道上滑落,避免物件的棱角受损。

A positioning device of hardware cu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金制品下料机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下料机辅助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五金制品下料机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五金,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经人工加工可以制成刀、剑等艺术品或金属器件。五金在现代流水线加工后,需要使用下料机,将制成的物件从加工设备中移下。公开号为CN2046216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五金端子切割下料装置,包括支架,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气缸、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送料气缸与第一夹持机构固定,推动第一夹持机构的水平的运动;第一切割机构,第一切割机构包括第一锯齿与升降气缸,第一切割机构设于送料机构之上,通过第一锯齿切断原料;第二切割机构,第二切割机构包括第二锯齿与水平位移气缸,第二切割机构与送料机构处于一条直线上,通过第二锯齿在原料上开设缺口;以及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滑道,作为切断后原料的输出端,每道工序都经过精确的时间计算,大大提高了切割效率。该专利与本技术相比,存在工人需要反复的弯腰直立,将物件从加工设备上取下,反复劳作,工作强度大和物件放置位置不同,不在传送带的中心位置,容易从缓冲坡道上滑落的问题。传统的五金制品下料时,基本上使用人工下料,工人需要反复的弯腰直立,将物件从加工设备上取下,反复劳作,工作强度大;加工后的物件在放置时,没有设置缓冲机构,容易使物件与物件之间产生磕碰,棱角之间产生碰撞,造成物件的损伤;现阶段的下料机,物件直接在从传送带上移动到缓冲坡道上后,由于物件放置位置不同,不在传送带的中心位置,容易从缓冲坡道上滑落,造成意外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制品下料机定位装置,以解决传统的五金制品下料时,基本上使用人工下料,工人需要反复的弯腰直立,将物件从加工设备上取下,反复劳作,工作强度大;加工后的物件在放置时,没有设置缓冲机构,容易使物件与物件之间产生磕碰,棱角之间产生碰撞,造成物件的损伤;现阶段的下料机,物件直接在从传送带上移动到缓冲坡道上后,由于物件放置位置不同,不在传送带的中心位置,容易从缓冲坡道上滑落,造成意外损伤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五金制品下料机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外箱和支撑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端设有外箱,外箱顶部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外箱的顶面上,且两个支撑板均与底板的顶面垂直,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顶部位置固定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顶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一端设置在液压缸的内部,液压推杆的一端设有竖直板,液压推杆的另一端与竖直板的顶端固定连接,竖直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动杆,竖直板一侧横梁的底面上并排设有两个第一卡座,两个第一卡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顶面上,与竖直板对应一侧的横梁的底面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座,两个第二卡座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上设置有限位块,第二限位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限位杆上限位块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第二连接板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传动杆,横梁底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底部设有齿轮;所述外箱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传送轴,每个传送轴上均设有传送轮,两个传送轮之间设置有传送带,其中靠近缓冲坡道一侧的传送轴的一端穿过外箱的侧壁伸出到外侧,且传送轴的伸出端设置有传动带轮,传动带轮的下方设置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设置在外箱的内部底面上,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外箱的侧壁与主动带轮传动连接,主动带轮与传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箱的一侧设有缓冲坡道,缓冲坡道的顶面光滑,缓冲坡道的底端焊接固定在底板的顶面,物件从传送带上移动到缓冲坡道上后,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从缓冲坡道的顶端滑下,完成下料目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均设置有调节杆,两个调节杆之间对应一侧的侧壁底部位置均设置有垫板,垫板外侧设置有胶垫,使得两个调节杆在进行物件位置调节时,底部的垫板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物件损坏。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传动杆靠近齿轮的侧壁上设置有齿牙,第一传动杆与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传动杆靠近靠近齿轮的侧壁上也设置有齿牙,第二传动杆与齿轮啮合连接,竖直板向固定座的方向移动时,第一传动杆驱动齿轮转动,使得齿轮驱动第二传动杆转动,实现两个调节杆向物件的方向移动,将物件调节的传送带顶部的中间位置,便于下料,避免物件的棱角受损。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的顶部设置有中间轴,中间轴设置在齿轮顶部侧壁的中轴线上,中间轴的顶端与固定座的底端转动连接,使得齿轮能够在固定座的底部转动,使第一传动杆的能量传递到第二传动杆上,实现能量的传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限位杆套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的接触面光滑,所述第一限位杆上也套接有限位块,且该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杆的接触面光滑,使得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在转动时,能够分别沿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移动,对物件的位置进行调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需要下料时,通过电机的输出端驱动主动带轮传动,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传动带轮转动,继而使得传送轴转动,实现传送轮转动,使得两个传送轮之间的传送带运动,将物件放置在传送带上,实现物件的传递工作,不需要工人搬运物件,降底工人的劳动强度;2、本技术中,当物件移动到横梁的下方,液压缸控制其内部的液压推杆向液压缸的内部移动,液压推杆拉动竖直板向固定座的方向移动,第一传动杆驱动齿轮转动,使得齿轮驱动第二传动杆转动,实现两个调节杆均向物件的方向移动,将物件调节的传送带顶部的中间位置,避免在缓冲坡道上下滑时发生偏移,导致物件从缓冲坡道上滑落,避免物件的棱角受损。3、本技术中,物件从传送带上移动到缓冲坡道上后,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从缓冲坡道的顶端滑下,完成下料工作,不需要工人手工将物料搬运到地上,较小工人的工作量,同时缓冲坡道的设计不需要使用其他设备进行下料,下料简单快捷,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五金制品下料机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外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横梁的俯视图;图中:1、底板;2、外箱;3、传送轴;4、传送轮;5、支撑板;6、传动带轮;7、主动带轮;8、缓冲坡道;9、横梁;10、液压缸;11、液压推杆;12、竖直板;13、第一卡座;14、第一限位杆;15、调节杆;16、垫板;17、第一传动杆;18、固定座;19、齿轮;20、第二卡座;21、限位块;22、第二限位杆;23、第二传动杆;24、安装座;25、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金制品下料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外箱(2)和支撑板(5),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端设有外箱(2),外箱(2)顶部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外箱(2)的顶面上,且两个支撑板(5)均与底板(1)的顶面垂直,两个支撑板(5)之间的顶部位置固定设置有横梁(9);/n所述横梁(9)顶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安装座(24),安装座(24)上设置有液压缸(10),液压缸(10)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推杆(11),液压推杆(11)的一端设置在液压缸(10)的内部,液压推杆(11)的一端设有竖直板(12),液压推杆(11)的另一端与竖直板(12)的顶端固定连接,竖直板(1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5),第一连接板(25)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动杆(17),竖直板(12)一侧横梁(9)的底面上并排设有两个第一卡座(13),两个第一卡座(13)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4),第一限位杆(14)上设置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5)的顶面上,与竖直板(12)对应一侧的横梁(9)的底面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座(20),两个第二卡座(20)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杆(22),第二限位杆(22)上设置有限位块(21),第二限位杆(2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7),第二限位杆(22)上限位块(21)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7)上,第二连接板(27)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传动杆(23),横梁(9)底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的底部设有齿轮(19);/n所述外箱(2)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传送轴(3),每个传送轴(3)上均设有传送轮(4),两个传送轮(4)之间设置有传送带,其中靠近缓冲坡道(8)一侧的传送轴(3)的一端穿过外箱(2)的侧壁伸出到外侧,且传送轴(3)的伸出端设置有传动带轮(6),传动带轮(6)的下方设置有主动带轮(7),主动带轮(7)一侧设置有电机(26),电机(26)设置在外箱(2)的内部底面上,电机(26)的输出端穿过外箱(2)的侧壁与主动带轮(7)传动连接,主动带轮(7)与传动带轮(6)之间通过皮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制品下料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外箱(2)和支撑板(5),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端设有外箱(2),外箱(2)顶部的两侧位置分别设有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外箱(2)的顶面上,且两个支撑板(5)均与底板(1)的顶面垂直,两个支撑板(5)之间的顶部位置固定设置有横梁(9);
所述横梁(9)顶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安装座(24),安装座(24)上设置有液压缸(10),液压缸(10)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推杆(11),液压推杆(11)的一端设置在液压缸(10)的内部,液压推杆(11)的一端设有竖直板(12),液压推杆(11)的另一端与竖直板(12)的顶端固定连接,竖直板(1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5),第一连接板(25)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动杆(17),竖直板(12)一侧横梁(9)的底面上并排设有两个第一卡座(13),两个第一卡座(13)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4),第一限位杆(14)上设置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5)的顶面上,与竖直板(12)对应一侧的横梁(9)的底面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座(20),两个第二卡座(20)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杆(22),第二限位杆(22)上设置有限位块(21),第二限位杆(2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7),第二限位杆(22)上限位块(21)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7)上,第二连接板(27)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传动杆(23),横梁(9)底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的底部设有齿轮(19);
所述外箱(2)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传送轴(3),每个传送轴(3)上均设有传送轮(4),两个传送轮(4)之间设置有传送带,其中靠近缓冲坡道(8)一侧的传送轴(3)的一端穿过外箱(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中权张国雷李来明吴立明汪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宁国晨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