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线、带连接器的传输线、以及中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41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27
在沿着电线、电缆的信号的发送接收中,不需要另外设置该信号的发送接收所使用的信号线,并且降低对其它的装置、部件的影响。带连接器的传输线(10)是具有导线(12a)以及覆盖该导线(12a)的绝缘体(12b),并与主控制电路(2)连接的带连接器的传输线(10),具备:一对电场通信模块(38、40),它们分别配置于上述导线(12a)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将上述绝缘体(12b)作为通信介质进行电场通信;以及输出部(52),其与上述电场通信模块(38)连接,并将通过上述电场通信接收的信息或者该接收的信息的处理结果输出给主控制电路(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传输线、带连接器的传输线、以及中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输线、带连接器的传输线、以及中继器。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为了控制信号的发送接收、供给电力而在各种设备、装置使用电线或者电缆。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送电设备中,使用用于对电力进行送电的送电线、和将设置于该送电线的多个点的断线检测传感器与中继装置电连接的信号电线路。通过断线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送电线的断线信息通过该信号电线路送至中继装置。这样一来,通过使用与送电线独立地设置的信号电线路等信号线,能够进行沿着送电线送出信号的有线通信。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251050号公报另一方面,作为不使用电线、电缆等的通信技术,已知有利用电波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的无线通信。这样的无线通信不需要电线等,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通信所使用的电波作为噪声对其它的装置、部件造成影响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的课题,目的在于在沿着电线或者电缆发送接收信号的情况下,不需要另外设置该信号的发送接收所使用的信号线,并且降低对其它的装置、部件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专利技术是包括形成表面的绝缘体、以及配置在该绝缘体的内侧的导线的传输线,具备:一对电场通信模块,分别配置于上述导线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以上述绝缘体为通信介质进行电场通信;以及输出部,与上述电场通信模块中的一个电场通信模块连接,输出通过上述电场通信接收的信息或者该接收的信息的处理结果。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具备:第一测定部,测定上述第一端部的电压;第二测定部,测定上述第二端部的电压;以及判定部,获取上述第一端部的电压和第二端部的电压,并基于该第一端部的电压与该第二端部的电压的电位差来判定上述导线的状态,上述判定部通过基于上述一对电场通信模块的电场通信获取上述第二端部的电压。并且,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测定部具有提取从上述第一端部产生的特定的频带内的信号的第一滤波器,并基于该提取出的信号测定上述第一端部的电压,上述第二测定部具有提取从上述第二端部产生的特定的频带内的信号的第二滤波器,并基于该提取出的信号测定上述第二端部的电压。本专利技术的带连接器的传输线具备上述的传输线、和内置上述电场通信模块中的一个电场通信模块以及上述输出部的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中继器是对设置于具有形成表面的绝缘体的电线或者电缆的第一端部的连接器与设备所具有的连接器进行中继的中继器,具备与上述第一端部的绝缘体电容耦合的电场通信模块,上述电场通信模块以上述绝缘体为通信介质,与设置于上述电线或者上述电缆的第二端部侧的电场通信模块进行电场通信。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带连接器的传输线、以及中继器能够通过电场通信模块彼此进行以绝缘体为通信介质的电场通信,来将通过该电场通信接收的信息或者该信息的处理结果输出给设备。像这样能够使用基于电场通信模块彼此的电场通信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所以不需要另外设置通信用的电线。另外,由于电场通信所使用的电力较微弱,所以能够使对其它的装置、部件的影响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传输线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上述带连接器的传输线的电路构成图图3是上述带连接器的传输线的框图图4是上述带连接器的传输线的第一单元以及第二单元的动作流程图图5是变形例7的带连接器的传输线的电路构成图图6是由上述带连接器的传输线的带状电极检测的电波的频谱,图6的(a)是驱动周边设备之前的频谱,图6的(b)是驱动周边设备时的频谱图7是将变形例7的带连接器的传输线的电路构成变更一部分后的图图8是变形例8的带连接器的传输线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中继器的使用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传输线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传输线10从主控制电路2对周边电路4供给DC电力,具备作为电源线使用的电线12以及作为接地线使用的电线14。各电线12、14具备将以铜或者铝合金等为主要的原材料的导体形成为线状的单线或者绞合线等导线12a、14a(图2)、和覆盖导线12a、14a的绝缘体12b、14b(图2)。带连接器的传输线10具备配置在两电线12、14的第一端部的第一连接器16、和配置在两电线12、14的第二端部的第二连接器18。第一连接器16与主控制电路2的连接器2a连接,第二连接器18与周边电路4的连接器4a连接。第一连接器16以及第二连接器18具有嵌入连接器2a、4a的壳体,在该壳体内设置有与各导线12a、14a导通的连接端子(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对于内置主控制电路2的主控制设备(未图示)反复进行动作的周边设备(未图示)内设置上述的周边电路4,在带连接器的传输线10具备检查基于该反复动作的挠曲、弯曲所引起的电线12、14的劣化状态的检查装置20(图2)。其中,电线12、14的劣化状态是指在导线12a、14a的一部分产生龟裂等导致导线12a、14a断线的状态。如图2所示,检查装置20具备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6(图1)内的第一单元22、和设置在第二连接器18(图1)内的第二单元24。在第一单元22以及第二单元24分别在基板上安装有差动放大电路26、28、模拟-数字转换器(以下,称为“ADC”)30、32、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为“MCU”)34、36、以及电场通信模块38、40等电子器件。从将上述的电源线作为输入电源的恒压电路(未图示)向这些电子器件供给恒定的电源。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按单元22、24区分这些电子器件的情况下,分别将第一单元22的电子器件称为第一差动放大电路26、第一ADC30、第一MCU34以及第一电场通信模块38,并分别将第二单元24的电子器件称为第二差动放大电路28、第二ADC32、第二MCU36以及第二电场通信模块40。第一差动放大电路26的输入的一方与导线12a的第一端部连接,输入的另一方与导线14a的第一端部连接。从第一差动放大电路26输出这些输入的电压之差。其中,预先将放大率决定为该输出成为比由恒压电路供给的电源电压相比稍低的电平。因此,从第一差动放大电路26输出指示第一端部中的导线12a、14a间的电压的模拟信号。第二差动放大电路28是与第一差动放大电路26相同的电路构成,输出指示第二端部中的导线12a、14a间的电压的模拟信号。从各差动放大电路26、28输出的信号输入到与各差动放大电路26、28对应地连接的ADC30、32。各ADC30、32的输出与MCU34、36连接,通过ADC30、32转换而成的数字信号输入到MCU34、36。在各MCU34、36,除了上述的ADC30、32之外,还连接有电场通信模块38、40。各电场通信模块38、40是通过使绝缘体12b、14b的表面产生的电场进行传递信号的电场通信的模块,经由缠绕于绝缘体12b、14b的电极42、44,与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的绝缘体12b、14b电容耦合。这样地形成电线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输线,包括形成表面的绝缘体以及配置在该绝缘体的内侧的导线,具备:/n一对电场通信模块,它们分别配置于上述导线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上述绝缘体为通信介质进行电场通信;以及/n输出部,其与上述电场通信模块中的一个电场通信模块连接,输出通过上述电场通信接收的信息或者该接收的信息的处理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9 JP 2017-1919581.一种传输线,包括形成表面的绝缘体以及配置在该绝缘体的内侧的导线,具备:
一对电场通信模块,它们分别配置于上述导线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上述绝缘体为通信介质进行电场通信;以及
输出部,其与上述电场通信模块中的一个电场通信模块连接,输出通过上述电场通信接收的信息或者该接收的信息的处理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测定部,其测定上述第一端部的电压;
第二测定部,其测定上述第二端部的电压;以及
判定部,其获取上述第一端部的电压和第二端部的电压,并基于该第一端部的电压与该第二端部的电压的电位差来判定上述导线的状态,
上述判定部通过基于上述一对电场通信模块进行的电场通信来获取上述第二端部的电压。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上齐徳长田康裕田中邦宽中村俊昭北村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拓自达电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