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39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体运输容器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运输罐体、设置于运输罐体底部外侧壁的支撑座,运输罐体包括双层壳体、设置于双层壳体内侧的存储腔,双层壳体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腔,真空隔热腔内填充有挤塑保温板形成的隔热保温层,内壳体内侧设置有夹套内层,夹套内层与内壳体之间形成夹套腔,夹套腔内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内撑块,夹套腔底部设置有传热介质进口,夹套腔顶部设置有传热介质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强度高、隔热保温性好的优点。

A kind of high insulation and heat preservation transport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
本技术涉及液体运输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
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领域经常需要对液体原料进行存储运输,常见的运输容器包括钢制罐体、玻璃钢罐体、高分子塑料罐体等,运输罐体对于其制备材料的强度、耐化学稳定性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液碱一类的化工物料还需要运输罐具备很好的保温性能。公告号为CN20395900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滚塑运输罐,包括中空结构的罐体,罐体内设有多个沿罐体轴向依次间隔安装的隔板,每个隔板上均设有通孔,每个隔板均由可展开成型或可折合收拢的两段半隔板拼合而成,相邻两个隔板之间设有多根连接固定的拉杆。拼合设置的隔板可以方便直接从罐口装入,并通过多跟拉杆对相邻隔板进行固定,从而使隔板更加稳固,起到缓冲罐体内液体冲击力的效果。这种现有技术方案虽然可以有效减缓罐体内液体运输过程中的冲击力,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罐体没有设置相应的加热保温结构,对于低温环境下运输液碱一类容易结晶的液体十分不便,即便是运输普通化工液体原料,由于罐体没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长途运输过程中罐体温度变化容易导致罐体内液体原料温度发生较大变化,不利于运输安全。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具有结构强度高、隔热保温性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包括运输罐体、设置于运输罐体底部外侧壁的支撑座,所述运输罐体包括双层壳体、设置于双层壳体内侧的存储腔,所述双层壳体包括内壳体、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壳体可以提高运输罐体的结构强度,双层壳体之间的真空隔热腔可以减少对流传热,从而有效减缓运输罐体内部液体物料与外界的热量传递,进而达到对液体物料进行隔热保温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真空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保温层填充在真空隔热腔内,可以进一步降低双层壳体的热量传递,从而进一步增加双层壳体的隔热保温效果;另一方面,将隔热保温层填充于真空隔热腔内可以起到增加双层壳体内部支撑强度,以及抗压强度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隔热保温层为挤塑保温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塑保温板是通过连续挤出工艺将聚苯乙烯制成硬质发泡保温材料,其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和高强度抗压性能,将其作为隔热保温层填充在真空隔热腔内,可以有效提高运输罐体的隔热保温性能和抗压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内侧设置有夹套内层,所述夹套内层与内壳体之间形成夹套腔,所述夹套腔内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内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撑块可以将夹套内层与内壳体稳固的连接支撑在一起,提高了夹套腔的结构稳定性,在内壳体的内侧设置夹套内层可以进一步减少存储腔内液体物料与外界的热量传递,从而进一步提高运输罐体的隔热保温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夹套腔底部设置有传热介质进口,所述夹套腔顶部设置有传热介质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运输罐体内的液体物料进行加热或者降温时,可以从传热介质进口向夹套腔内通入热水或者冷却水用于对运输罐体内的液体物料进行加热或者降温,从而可以对运输罐体内液体物料进行更好的保温。进一步的,所述运输罐体侧壁设置有用于监测运输罐体内部液体液料温度的温度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可以准确得知液体物料的温度,从而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对运输罐体内的液体物料进行加热或降温。进一步的,所述运输罐体两个端部的外侧壁均设置有爬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爬梯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运输罐进行攀爬作业。进一步的,所述运输罐体顶部外侧壁设置有护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栏可以在操作人员在运输罐体顶部作业时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操作人员作业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将运输罐体设置成双层壳体,在双层壳体之间设置真空隔热腔,并在真空隔热腔内填充挤塑保温板作为隔热保温层,从而达到有效提高运输罐体隔热保温性能的效果;2.通过在内壳体内侧设置夹套内层,夹套内层与内壳体之间形成夹套腔,在夹套腔底部设置传热介质进口,在夹套腔顶部设置传热介质出口,可以通过传热介质进口向夹套腔内通入热水或者冷却水用于对运输罐体内的液体物料进行加热或者降温,从而达到对液体物料进行更好保温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运输罐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运输罐体;2、双层壳体;21、内壳体;22、外壳体;23、真空隔热腔;3、隔热保温层;4、存储腔;5、夹套内层;51、夹套腔;6、内撑块;7、传热介质进口;8、传热介质出口;9、温度计;10、爬梯;11、护栏;12、物料进口;13、物料出口;14、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运输罐体1,运输罐体1包括不锈钢双层壳体2,在双层壳体2外侧设置有物料进口12和物料出口13,在双层壳体2底部外侧壁焊接固定有用于支撑双层壳体2的支撑座14,在运输罐体1端部的外侧壁均设置有方便操作人员攀爬作业的爬梯10,在运输罐体1顶部外侧壁设置有护栏11。如图2所示,双层壳体2内侧构成用于储存液体物料的存储腔4,双层壳体2包括内壳体21和外壳体22,内壳体21与外壳体22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腔23,在真空隔热腔23内填充有挤塑保温板形成的隔热保温层3,挤塑保温板是通过连续挤出工艺将聚苯乙烯制成硬质发泡保温材料,其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和高强度抗压性能,将其作为隔热保温层3填充在真空隔热腔23内,可以有效提高运输罐体1的隔热保温性能和抗压强度。如图2所示,在内壳体21内侧设置有夹套内层5,夹套内层5与内壳体21之间形成夹套腔51,在夹套腔51内沿其周向焊接有若干内撑块6,内撑块6可以起到增加夹套内层5与内壳体21之间内撑强度的作用,从而使得夹套腔51整体的结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有所增强。如图2所示,夹套腔51底部设置有传热介质进口7,夹套腔51顶部设置有传热介质出口8,当需要对运输罐体1内的液体物料进行加热或者降温时,可以从传热介质进口7向夹套腔51内通入热水或者冷却水用于对运输罐体1内的液体物料进行加热或者降温,从而可以对运输罐体1内液体物料进行更好的保温。如图1所示,在运输罐体1侧壁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运输罐体1内部液体物料温度的温度计9,通过观察温度计9的读数可以准确得知液体物料的温度,从而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对运输罐体1内的液体物料进行加热或降温。具体实施过程:将液体物料从物料进口12加入运输罐体1的存储腔4内,物料加注完毕后,关闭物料进口12,开始运输,根据外界温度和运输罐体1内部液体的温度判定是否需要对液体物料进行加热或降温,当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包括运输罐体(1)、设置于运输罐体(1)底部外侧壁的支撑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罐体(1)包括双层壳体(2)、设置于双层壳体(2)内侧的存储腔(4),所述双层壳体(2)包括内壳体(21)、外壳体(22),所述内壳体(21)与外壳体(22)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腔(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包括运输罐体(1)、设置于运输罐体(1)底部外侧壁的支撑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罐体(1)包括双层壳体(2)、设置于双层壳体(2)内侧的存储腔(4),所述双层壳体(2)包括内壳体(21)、外壳体(22),所述内壳体(21)与外壳体(22)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隔热腔(23)内填充有隔热保温层(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层(3)为挤塑保温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隔热保温运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1)内侧设置有夹套内层(5),所述夹套内层(5)与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西善赵广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友善金属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