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337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系统的制冷剂回路包括一台压缩机,一个油分离器,一个冷凝器,一个膨胀阀,一个蒸发器,用管道顺序相连的第一贮液器和第二贮液器,上述蒸发器、第一贮液器、第二贮液器和压缩机串联连接;一条连接油分离器和第一以第二贮液器之间的连管的第一回油旁路;以及一条连接第一贮液器和第二贮液器及压缩机之间的连管的第二回油旁路。(*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回油功能元件,该空调系统包括一台压缩机、一个油分离器、一个冷凝器、一个膨胀阀、一个蒸发器和通过管路相互连接的一些贮液器,还涉及用在制冷循环中的贮液器及制造这种贮液器的方法。图41表示一个传统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回路,其中标号1是压缩机,2是油分离器,3是使用时用作冷凝器的热源机热交换器,4是膨胀装置,5是使用时用作蒸发器的室内热交换器,6是第一贮液器,7是第二贮液器,8是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贮液器6和7的连接管,9是用于连接第二贮液器7和压缩机1的连接管,10是用于连接油分离器2与连接管8的回油旁路,11是设在回油旁路10的管道中点处的回油装置,12是用于连接第一贮液器6底部和连接管8的回油旁路,13是设在回油旁路12的管道中点处的回油装置,14是连接到连接管9上的第二贮液器7的V形流出管,15是设在U形流出管14中点处的回油孔,20是用于连接热源机热交换器3和膨胀装置4的流体管。下面将讨论制冷剂和润滑油的流动情况。从压缩机1送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流入油分离器2,然后在那里分离出润滑油。气态制冷剂流入热源机热交换器3,使气态制冷剂与空气、水等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使气态制冷剂冷凝和液化。液态制冷剂经流体管20流到膨胀装置4,通过膨胀装置的制冷剂变成低压汽—液两相状态并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制冷剂与空气、水等之间进行热交换。结果,制冷剂在很干燥的情况下变成气态或汽—液两相状态,然后经第一贮液器6、连接管8、第二贮液器7和连接管9返回到压缩机1。另一方面,由油分离器2分离出的润滑油经回油装置11和回油旁路10流到连接管8,然后流入第二贮液器7。由于在油分离器2中润滑油没有全部从制冷剂中分离出来,所以润滑油与液态制冷剂一起贮存在第一贮液器6内。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经回油装置13和回油旁路12流入连接管8,然后流入第二贮液器7。贮存在第二贮液器7内的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通过回油机15流到U形流出管14并返回到压缩机1。由于连接管8内部与第一贮液器6内部之间的动压差、由气态制冷剂流经连接管8时的摩擦损失造成的压差及第一贮液器6的液体高度产生的液压头等合成的总压差作用于回油装置13上,所以贮存在第一贮液器6内的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经回油旁路12流到连接管8。与之类似,由于U形流出管14内部与第二贮液器7内部之间的动压差、气态制冷剂流经U形流出管14时的摩擦损失造成的压差及第二贮液器7的液体高度产生的液压头合成的总压差作用于回油孔15上,所以贮存在第二贮液器7内的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流入U形流出管14。一般说来,如果在第一贮液器6内聚积了大量过剩的制冷剂,那么由油分离器2分离出的润滑油流入第一贮液器6,被第一贮液器6内的液态制冷剂稀释,于是使润滑油从第一贮液器6返回到第二贮液器7过程延迟,从而造成压缩机1内润滑油的耗竭。然而,由于回油旁路10连接在连接管8上,所以即使过剩的制冷剂大量聚积在第一贮液器6内这种情况并不会发生。从油分离器2分离出的润滑油迅速经第二贮液器7返回到压缩机1,为压缩机1提供了足量的润滑油。当系统在压缩机1长时间停止运转且液态制冷剂保持在压缩机1的机壳内的情况下起动时,就会使机壳内的液态制冷剂和润滑油大量排出。油分离器2截留液态制冷剂和润滑油,同时又防止大量润滑油流到热源机热交换器3等处。由于回油旁路10连接在连接管8上,所以截留在油分离器2内的大量液态制冷剂一旦都流入第二贮液器7中后并而不直接返回到压缩机1,而是通过回油孔15逐渐回流到压缩机1。因此,可避免由于流体的迅速回流造成对压缩机的损坏。一般地,如果过剩的制冷剂大量聚积在第一贮液器6内,与液态制冷剂一起截留在油分离器2内的润滑油流入第一贮液器6内并被第一贮液器6内的液态制冷剂所稀释,于是使润滑油从第一贮液器6返回到第二贮液器7的过程延迟,从而造成压缩机1内润滑油耗竭。但是由于回油旁路10连接在连接管8上,所以即使过剩的制冷剂大量聚积在第一贮液器6内,也可抑制这种情况发生。由于传统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如此构成,所以连接管8具有较大的流动通道阻力,以便使贮存在第一贮液器6内的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经回油装置13流入连接管8,U形流出管14也具有较大的流动通道阻力,以便使聚积在第二贮液器7内的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经回油孔15流入V形流出管14,并且由于液态制冷剂是顺次流经第一和第二贮液器6和7的,所以从室内热交换器5到压缩机1之间的压力损失较大,不能提供足够的制冷量。第一贮液器6,第二贮液器7和连接管8需占用较大空间,并且有大量的焊接点,因此可靠性较低。下面还将描述一下传统的贮液器。图42A和42B表示传统贮液器的结构。第一贮液器6是个大的压力箱,第二贮液器7是比第一贮液器6小的压力容器。连接第一和第二贮液器6和7的连接管8是一根弯曲管,这是由于回油旁路10连接在上侧,而回油旁路12连接在下侧造成的。图中示出了用于连接第二贮液器7与压缩机1的连接管9、用于将第一贮液器6的底部与连接管8相连的回油旁路、设置在回油旁路12的管道中点处的回油装置、连接到连接管9上的第二贮液器7的U形流出管、以及开在U形流出管14上的回油孔。标号16是一个上部液位检测器,17是下部液位检测器。正由于传统制冷剂循环的贮液器的这种结构,所以传统制冷剂顺次地流过第一和第二贮液器6和7。因此,蒸发器5与压缩机1之间的压力损失较大,没有足够的制冷量。第一贮液器6、第二贮液器7和连接管8占用较大的空间,另外还需要较长的连接管8和两个压力容器,所以生产成本较高。另外还会有大量的焊接点,使可靠性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减小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压力损失而提供足够的制冷量,并通过减少焊接点等而使系统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尽管一个贮液器或类似装置只占据了较小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回路贮液器,它具有足够好的蒸汽和液体分离特性、回油特性和防止流体回流特性,其中制冷剂流经第一和第二贮液器腔时的压力损失特别小,从而减小了从蒸发器到压缩机之间的压力损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由制冷回路、第一回油旁路和第二回油旁路组成,该制冷回路包括一台压缩机、一个油分离器、一个冷凝器、一个膨胀装置、一个蒸发器、一个第一贮液器和一个第二贮液器,这些装置是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蒸发器、第一贮液器、第二贮液器及压缩机是串联连接的;第一回油旁路用于连接油分离器和第一与第二贮液器之间的连接管;第二回油旁路用于连接第一贮液器和第二贮液器与压缩机之间的连接管。为了实现另一个目的,应用于包括用管道连接的一台压缩机、一个油分离器、一个冷凝器、一个膨胀装置、一个蒸发器和一个贮液器的制冷剂回路的贮液器包括一个设置在该贮液器容器内并将该容器分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隔板;一个设在隔板顶部的连通孔;一根设在第一腔内的制冷剂流入管;一根设在第一腔和第二腔中的至少一个腔的制冷剂流出管;以及设在第二腔内的一个润滑油流出管和一根润滑油流入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空调系统中,聚积在第一贮液器内的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从第一贮液器经第二回油旁路返回到连接第二贮液器和压缩机的连接管。因此,在连接第一和第一贮液器的连接管上的压力损失较小。由于从第二贮液器返回到压缩机的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的量只是从油分离器流入第二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一条制冷剂回路,该回路包括一台压缩机,一个油分离器,一个冷凝器,一个膨胀阀,一个蒸发器,由管道顺序相连的第一贮液器和第二贮液器,上述蒸发器,第一贮液器、第二贮液器和压缩机被串联连接;用于连接上述油分离器和第一及第 二贮液器之间的连接管的第一回油旁路;以及用于连接上述第一贮液器和第二贮液器及压缩机之间的连接管的第二回油旁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地光教杉野雅彦河西智彦高下博文小野达生森安雅治久森洋一川口宪治藤原通雄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