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的后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17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利用连结构件来抑制车辆后方的后支撑塔与后车门开口部面板之间的变形并提高车身的扭转刚度性能的车身的后部构造。其具有:后支撑塔,其对后悬架的撑杆上部进行支承;后车门开口部面板,其是车身面板的一部分且形成后车门的开口部的纵向线,该车身面板在侧视车辆时与呈日文へ字状弯折的后车门相邻、且形成开口部,后支撑塔与后车门开口部面板之间配置有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构件,连结构件的一端安装于后支撑塔的与侧面方向平行的面,连结构件的另一端在后车门开口部面板的与呈日文へ字状弯折的弯折部相连续的部分处安装于面向车辆前方侧的面,配置为连结构件的一端的安装高度和连结构件的另一端的安装高度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的后部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的后部构造。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车身的后部构造中,存在一种以使向后轮罩输入的载荷分散为目的而具有连结构件(连结角板)和加强构件的车身的后部构造,该连结构件自后轮罩的上部朝向车身后壁的开口部分地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该加强构件自后轮罩的上部向大致上方延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92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以往的车身的后部构造中,为了使向后轮罩输入的载荷有效地分散,不仅需要设置连结构件,还需要设置多个加强构件,因此,具有因部件数量的增加等招致成本升高这样的忧虑。另外,由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构件接合于构成车身的内板,因此,需要内板,有可能使布局的自由度变小。另一方面,在以往的车身的后部构造中,对于向车辆后方侧输入的载荷,要求更有效果的接合方法、削减为了谋求车辆性能的提高所需要的构件的部件数量。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安装于规定部位的连结构件来抑制车辆后方的后支撑塔与后车门开口部面板之间的变形并提高车身的扭转刚度性能的车身的后部构造。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所具有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身的后部构造,其具有:车身的后支撑塔,其对车辆的后悬架的撑杆上部进行支承;以及后车门开口部面板,其是车身面板的一部分且形成后车门的开口部的纵向线,该车身面板在侧视所述车辆时与呈日文へ字状弯折的所述后车门相邻、且形成所述开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塔与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之间配置有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构件,所述连结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后支撑塔的与侧面方向平行的面,所述连结构件的另一端在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的与呈日文へ字状弯折的弯折部相连续的部分处安装于面向所述车辆的前方侧的面,并且配置为所述连结构件的一端的安装高度和所述连结构件的另一端的安装高度不同。在上述的车身的后部构造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连结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后支撑塔的所述车辆的后方侧,并相邻于位于所述后支撑塔的上方侧且相对于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为大致水平的角部,并且该一端连接于所述后支撑塔,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具有弯曲成在俯视所述车辆时形成至少1个角的棱线部,所述连结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的与呈日文へ字状弯折的所述弯折部相连续的部分且是连接于所述棱线部的下侧。在上述的车身的后部构造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对于所述连结构件的两端的连接部位的高度,与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相连接的另一端被设定为高于与所述后支撑塔相连接的一端。在上述的车身的后部构造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具有多个所述棱线部的情况下,所述连结构件的另一端与处于比位于所述车辆的最内侧的棱线部靠所述车辆的外侧的位置的棱线部相邻地进行连接。在上述的车身的后部构造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连结构件和所述后支撑塔利用紧固构件紧固在一起,所述连结构件和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利用紧固构件紧固在一起。在上述的车身的后部构造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连结构件是呈直线状延伸的棒状体。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本技术的车身的后部构造具有:车身的后支撑塔,其对车辆的后悬架的撑杆上部进行支承;以及后车门开口部面板,其是车身面板的一部分且形成后车门的开口部的纵向线,该车身面板在侧视所述车辆时与呈日文へ字状弯折的所述后车门相邻、且形成所述开口部,所述后支撑塔与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之间配置有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构件。并且,在本技术的车身的后部构造中,所述连结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后支撑塔的与侧面方向平行的面,所述连结构件的另一端在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的与呈日文へ字状弯折的弯折部相连续的部分处安装于面向所述车辆的前方侧的面,因此,仅利用连结构件,就能够抑制车辆后方的后支撑塔与后车门开口部面板之间的变形,能够提高车身的扭转刚度性能和后部碰撞性能。另外,在本技术的车身的后部构造中,由于配置为所述连结构件的一端的安装高度和所述连结构件的另一端的安装高度不同,因此,连结构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倾斜配置地连接,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车身刚度。并且,连结构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左右方向)这样的不同方向上进行连接,且在后支撑塔处的与车辆的侧面方向平行的面连接,因此能够提高对于沿着后悬架输入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载荷而言的车身刚度。并且,在本技术的车身的后部构造中,不必如以往的后部构造那样为了使输入车身的载荷分散而在至少两个方向上配置构件,仅利用1个连结构件,就能够提高车辆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的车身刚度,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实现重量降低、成本降低以及组装作业工时削减。并且,能够随着车身刚度的提高而使车身面板的板厚变薄,能够进一步谋求车辆的轻型化。另外,采用本技术的车身的后部构造,在降低后车门等的刚度的情况下,能够谋求车身的低重心化和重量物朝向车辆中心的集中化,因此能够提高驾驶稳定性能。另外,在本技术的车身的后部构造中,连结构件以在两点固定的方式安装,不必如以往的后部构造的连结构件那样使连结构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连接于内板,因此能够在连结构件的周边不需要内板。附图说明图1是自车辆侧方的斜上方观察应用有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后部构造的车厢内侧的后部所得到的立体图。图2是在去除后支撑塔后的状态下自车辆前方观察图1中的车厢内侧的后部所得到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4(a)是应用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后部构造的连结构件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B-B剖视图。图5(a)~图5(c)是表示应用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连结构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2、后支撑塔;2a、后支撑塔的与侧面方向平行的面;3、后车门;4、后车门开口部面板;4a、弯折部;4b、面向车辆的前方侧的面;6、连结构件;6a、一端;6b、另一端;7、螺栓(紧固构件);10、车身后部;11、后车门的开口部;20、螺栓孔;40、螺栓孔;41、41A、41B、棱线部;61、通孔;C、后支撑塔的角部;S、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图4(b)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后部构造的图。此外,在图中,箭头Fr方向表示车辆前方,箭头U方向表示车辆上方。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后支撑塔2,其设有对车辆1的后悬架的撑杆上部(未图示)进行支承的后悬架安装部21;以及后车门开口部面板4,其形成通过后车门3进行开闭的开口部11的纵向线。该后车门开口部面板4是与在侧视车辆1时呈日文へ字状弯折的后车门3相邻、且形成后车门3的开口部11的车身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的后部构造,其具有:车身的后支撑塔,其对车辆的后悬架的撑杆上部进行支承;以及后车门开口部面板,其是车身面板的一部分且形成后车门的开口部的纵向线,该车身面板在侧视所述车辆时与呈日文へ字状弯折的所述后车门相邻、且形成所述开口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后支撑塔与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之间配置有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构件,所述连结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后支撑塔的与侧面方向平行的面,所述连结构件的另一端在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的与呈日文へ字状弯折的弯折部相连续的部分处安装于面向所述车辆的前方侧的面,并且配置为所述连结构件的一端的安装高度和所述连结构件的另一端的安装高度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05 JP 2018-1658171.一种车身的后部构造,其具有:车身的后支撑塔,其对车辆的后悬架的撑杆上部进行支承;以及后车门开口部面板,其是车身面板的一部分且形成后车门的开口部的纵向线,该车身面板在侧视所述车辆时与呈日文へ字状弯折的所述后车门相邻、且形成所述开口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支撑塔与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之间配置有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构件,所述连结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后支撑塔的与侧面方向平行的面,所述连结构件的另一端在所述后车门开口部面板的与呈日文へ字状弯折的弯折部相连续的部分处安装于面向所述车辆的前方侧的面,并且配置为所述连结构件的一端的安装高度和所述连结构件的另一端的安装高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的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后支撑塔的所述车辆的后方侧,并相邻于位于所述后支撑塔的上方侧且相对于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为大致平行的角部,并且该一端连接于所述后支撑塔,所述后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开玉置秀行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