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控中心系统、服务器方法和卫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305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星运控中心系统、服务器方法和卫星系统。其中,卫星运控中心系统,包括:地面测控站,用于对卫星进行遥测和遥控的操作;用户终端,用于供用户进行任务需求的输入操作,其中,任务需求为用户对卫星的功能的使用需求;云服务系统,用于根据用户的任务需求选择可用的地面测控站,以完成任务需求;云服务网关,与地面测控站、用户终端和云服务系统分别建立连接,用于建立云服务系统与地面测控站以及用户终端之间连接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云服务网关作为云服务系统对外的唯一通信通道,由于云服务网关具备防火墙功能、流量控制、服务负载均衡等能力,能够保证运控中心云服务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

Satellite operation control center system, server method and satellit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卫星运控中心系统、服务器方法和卫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运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卫星运控中心系统、服务器方法和卫星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卫星技术的进步和民用卫星成像应用需求的增加,未来卫星成像应用将会在测量测绘、智慧城市、环境监测、科学研究、国家边防、信息化战争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给客户带来巨大的价值。一颗成像卫星想要实现对地观测成像任务,需要运控中心、测控中心、地面站和在轨卫星来共同完成。传统意义上运控中心、测控中心、地面站称为地面支持系统,一颗成像卫星本身构成一个星上系统,一般包括了星务软件子系统、天线管理子系统、热控子系统、姿轨控制子系统、成像载荷子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电源管理子系统等。当前的观测成像任务,必须在固定的地面系统进行,需要和地面系统运维人员来回沟通,确定任务方案,然后由地面系统的运维人员根据任务方案执行相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在轨成像卫星,卫星则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对地观测成像。用户根据工作任务需求,将卫星成像请求发送给卫星运控中心,成像请求包括了观测点的位置坐标、期望的成像时间段、任务的优先级、成像规格要求等。运控中心负责整理来自不同用户的需求,然后运控中心将整理的需求规划给不同的卫星,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将指令传给测控中心,通知测控中心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是实时的将指令上注给卫星,同时将接收计划发送给特定的地面站,由相应的地面站接收卫星的数据回传。传统的卫星运控中心能够满足客户的从太空获取地面成像的需求,但是需要用户了解成像卫星相关的知识,需要和地面系统的运维人员沟通需求细节,用户也不能随时随地的使用运控中心来完成自身的需求,传统的运控中心运行管理便显得效率低下。随着成像卫星软硬件水平的提高,成像卫星将从传统的单片机系统转变为可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满足用户多样性需求、具备高可靠性的智能化系统。随着成像卫星的使用场景从军用到民用的不断渗透,用户量级的增加,传统的运控中心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互联网的基因,支持云服务的架构,支持用户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运控中心来使用卫星成像业务。显然,仅仅靠传统的运控中心系统无法满足高效率、高可靠性、大用户量级、云服务架构的民用化需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113092A公开了一种基于云服务的微纳米卫星互联测控方法,包括:测控站获取两行根数后,天线客户端实时计算卫星的位置信息,并将卫星位置信息和天线状态信息返回给服务器;卫星过境时卫星数据客户端将卫星获取的原始接收数据转换为卫星上行指令模式传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将输入的卫星上行指令上传至卫星数据客户端,卫星数据客户端将数据转换为原始接收数据模式传送至卫星;服务器接收并显示来自卫星数据客户端的遥测信息。上述方案可以通过测控站和服务器的组合方式来解决测控系统搭建和软件适配问题、天线系统联调追踪卫星问题以及卫星测控数据存储及处理等问题。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方案的服务器属于中间件,后端和测控站之间存在交互,前端和用户侧也存在交互,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运控中心系统、服务器方法和卫星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卫星运控中心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可靠性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卫星运控中心系统,包括:地面测控站,用于对卫星进行遥测和遥控的操作;用户终端,用于供用户进行任务需求的输入操作,其中,所述任务需求为所述用户对所述卫星的功能的使用需求;云服务系统,用于根据用户的任务需求选择可用的地面测控站,以完成所述任务需求;云服务网关,与所述地面测控站、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云服务系统分别建立连接,用于建立所述云服务系统与所述地面测控站以及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连接通道。可选地,所述云服务系统搭建在私有云服务器或者公有云服务器上。可选地,所述云服务系统为多个,多个所述云服务系统分别部署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所述云服务网关为多个,每个所述云服务系统对应一个云服务网关。可选地,所述用户终端为以下至少之一: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可选地,所述地面测控站为多个,多个所述地面测控站组成地面测控站群。可选地,所述云服务器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的操作权限以及对应的功能和服务进行管理;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提供设备的状态信息和使用情况信息。可选地,所述云服务器系统还包括: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提供大数据的处理服务;计费管理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用户的业务需求进行计费服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卫星系统,包括:卫星;以及上述的卫星运控中心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卫星运控服务方法,包括:用户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任务需求,并通过云服务网关建立的连接通道发送至云服务器系统;其中,所述任务需求为所述用户对所述卫星的功能的使用需求;所述云服务系统根据所述任务需求选择可用的地面测控站,并通过所述云服务网关建立的连接通道控制所述地面测控站对卫星进行遥测和遥控的操作。可选地,还包括:所述云服务系统对用户的操作权限以及对应的功能和服务进行管理;向所述用户提供设备的状态信息和使用情况信息;向所述用户提供大数据的处理服务;针对所述用户的业务需求进行计费服务。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云服务网关作为云服务系统对外的唯一通信通道,由于云服务网关具备防火墙功能、流量控制、服务负载均衡等能力,能够保证运控中心云服务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另一方面,卫星运控中心系统,支持私有云和公有云的部署,不管你是搭建在企业内部的私有云,还是搭建在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外部的公有云,只要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台式机等终端设备,就能够随时随地使用WEB技术访问运控中心系统,按照自己的工作任务需求,操作卫星运控中心系统请求卫星成像业务,卫星运控中心系统通过地面测控站间接操作成像卫星来完成特定的用户业务,并由地面测控站完成业务数据回传,运控中心负责数据的存储并转发给相应的用户。云服务系统本质就是提供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的服务,不需要用户了解卫星的操控指令、轨道参数、状态信息等,用户只需要提供观测地点、观测时间、成像规格等简单的任务需求信息,提交给运控中心云服务系统,然后由运控中心云服务系统根据任务需求信息来调度资源完成用户的任务需求。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卫星运控中心系统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卫星运控中心系统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卫星运控服务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运控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地面测控站,用于对卫星进行遥测和遥控的操作;/n用户终端,用于供用户进行任务需求的输入操作,其中,所述任务需求为所述用户对所述卫星的功能的使用需求;/n云服务系统,用于根据用户的任务需求选择可用的地面测控站,以完成所述任务需求;/n云服务网关,与所述地面测控站、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云服务系统分别建立连接,用于建立所述云服务系统与所述地面测控站以及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连接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运控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面测控站,用于对卫星进行遥测和遥控的操作;
用户终端,用于供用户进行任务需求的输入操作,其中,所述任务需求为所述用户对所述卫星的功能的使用需求;
云服务系统,用于根据用户的任务需求选择可用的地面测控站,以完成所述任务需求;
云服务网关,与所述地面测控站、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云服务系统分别建立连接,用于建立所述云服务系统与所述地面测控站以及所述用户终端之间连接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运控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系统搭建在私有云服务器或者公有云服务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运控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系统为多个,多个所述云服务系统分别部署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所述云服务网关为多个,每个所述云服务系统对应一个云服务网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运控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为以下至少之一: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运控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测控站为多个,多个所述地面测控站组成地面测控站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运控中心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李洪峻
申请(专利权)人:哈工大机器人岳阳军民融合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