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绕线骨的模具顶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286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绕线骨的模具顶出系统,包括模架底板和下模板,下模板固定在模架底板的上方,所述模架底板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下模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顶棍,顶棍有多个,多个顶棍竖直固定在固定板的上表面上,下模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顶棍穿设在通孔内,顶棍位于最低点时,顶棍上端与下模板的上表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小发电机绕线骨的薄壁凸沿在取下过程中的变形,从而提高成品质量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机绕线骨的模具顶出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产品模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发电机绕线骨的模具顶出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与工程塑料在强度和精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建筑器材,汽车工业、日用五金等众多领域,塑料制品所占的比例正迅猛增加。工业产品和日用产品塑料化的趋势不断上升。在生产塑料零件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塑胶模具,模具的形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塑料生产模具一般包括上模、下模、导芯、夹具、冷却系统和注塑通道。注塑时,导芯一般固定在支架上,将上模和下模套设在导芯上定位,再通过夹具固定并与上、下模形成型腔,接着从注塑通道注射塑料熔浆,塑料熔浆进入型腔内,并通过冷却系统冷却定型,然后将上模和下模分开,然后将成品从型腔中取出,最后上模和下模再闭合进行下一次注塑,整个注塑过程是循环进行的。但是上述结构在注塑发电机绕线骨时,发电机绕线骨的一周环绕有多个薄壁凸沿,在工作人员取发电机绕线骨时,无法将薄壁凸沿一个个从下模具上取下,而是直接拉起发电机绕线骨,由于薄壁凸沿在冷却收缩后,薄壁凸沿与下模具之间的间隙较小,从而在薄壁凸沿从下模具上拉下时容易变形,进而影响到发电机绕线骨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电机绕线骨的模具顶出系统,其具有减小发电机绕线骨的薄壁凸沿在取下过程中的变形,从而提高成品质量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发电机绕线骨的模具顶出系统,包括模架底板和下模板,下模板固定在模架底板的上方,所述模架底板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下模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顶棍,顶棍有多个,多个顶棍竖直固定在固定板的上表面上,下模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顶棍穿设在通孔内,顶棍位于最低点时,顶棍上端与下模板的上表面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电机绕线骨冷却成型后,顶棍的上端对应在发电机绕线骨薄壁凸沿的下方,驱动装置工作带动固定板向上运动,顶棍沿着通孔向上移动,顶棍的上端在向上移动时,将发电机绕线骨薄壁凸沿从下模具上顶下,每个发电机绕线骨薄壁凸沿下至少一个顶棍,进而使发电机绕线骨薄壁凸沿全部从下模板上顶起,避免直接从下模具上将薄壁凸沿拽下,使其受力比较均匀,因此减小发电机绕线骨的薄壁凸沿在取下过程中的变形,从而提高成品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螺杆、螺母和传动组件,螺杆有两个,两个螺杆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底板的上表面,螺杆竖直设置,固定板穿设在两个螺杆上,螺母穿设在螺杆上,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母固定在固定板上,传动组件与螺杆传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组件同时带动两个螺杆绕自身轴线转动,两个螺杆上分别螺纹配合有螺母,螺母固定在固定板上,从而螺杆相对于螺母转动,螺母沿着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固定板上的顶棍同时向上移动,并且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顶棍向上移动的速度比较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的上端伸到下模板的下表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的上端伸到下模板的下表面,在固定板沿着螺杆向上移动时,螺母最高点顶在下模板的下表面上,从而防止螺母从螺杆上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蜗轮和蜗杆,驱动电机连接在模架底板上,蜗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蜗轮有两个,两个蜗轮分别与两个螺杆同轴固定,蜗杆与两个蜗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带着蜗杆转动,同一个蜗杆带着两个蜗轮同时转动,从而使两个螺杆的转动速度相同,固定板保持水平向上移动,防止固定板倾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螺杆上穿设有两个所述螺母,固定板位于两个螺母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两个螺母夹着固定板,能够使固定板容易调节到水平位置,再将螺母固定在固定板上,使安装比较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棍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固定板上开设有螺纹孔,顶棍插入螺纹内与固定板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棍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开设螺纹,顶棍插入到固定板上的螺纹孔内并螺纹连接,方便顶棍的安装和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驱动电机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上安装位移传感器,固定板在上升的过程中,位移传感器对固定板上升的距离进行测定,当固定板上升或下降到最高点或最低点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防止驱动电机将固定板移动量过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棍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圆形片,圆形片配合在通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片与通孔的上端进行密封,能够减少顶棍与通孔的配合长度,从而减少顶棍的加工量,方便顶棍的生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顶棍的上端对应在发电机绕线骨薄壁凸沿的下方,驱动装置工作带动固定板向上运动,顶棍沿着通孔向上移动,顶棍的上端在向上移动时,将发电机绕线骨薄壁凸沿从下模具上顶下,每个发电机绕线骨薄壁凸沿下至少一个顶棍,进而使发电机绕线骨薄壁凸沿全部从下模板上顶起,避免直接从下模具上将薄壁凸沿拽下,使其受力比较均匀,因此减小发电机绕线骨的薄壁凸沿在取下过程中的变形,从而提高成品质量;2.通过传动组件同时带动两个螺杆绕自身轴线转动,两个螺母上分别螺纹配合有螺母,螺母固定在固定板上,从而螺杆相对于螺母转动,螺母沿着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固定板上的顶棍同时向上移动,并且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顶棍向上移动的速度比较均匀;3.通过两个螺母夹着固定板,能够使固定板容易调节到水平位置,再将螺母固定在固定板上,使安装比较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模架底板;2、位移传感器;3、下模板;31、通孔;4、驱动装置;41、螺杆;42、螺母;43、传动组件;431、驱动电机;432、蜗轮;433、蜗杆;5、固定板;51、开孔;52、螺纹孔;6、顶棍;61、圆形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发电机绕线骨的模具顶出系统,包括模架底板1和下模板3,下模板3位于模架底板1的上方,且下模板3与模架底板1之间间隔设置,下模板3固定在模架底板1上。模架底板1上安装有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上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水平设置且位于下模板3的下方,在固定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顶棍6,顶棍6竖直向上。驱动装置4包括螺杆41、螺母42和传动组件43,传动组件43与螺杆41连接。传动组件43包括驱动电机431、蜗轮432和蜗杆433,螺杆41有两个,两个螺杆41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底板1的上表面上,两个螺杆41竖直设置,固定板5上开设有开孔51,开孔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绕线骨的模具顶出系统,包括模架底板(1)和下模板(3),下模板(3)固定在模架底板(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底板(1)上安装有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上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位于下模板(3)的下方,所述固定板(5)上固定设置有顶棍(6),顶棍(6)有多个,多个顶棍(6)竖直固定在固定板(5)的上表面上,下模板(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1),顶棍(6)穿设在通孔(31)内,顶棍(6)位于最低点时,顶棍(6)上端与下模板(3)的上表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绕线骨的模具顶出系统,包括模架底板(1)和下模板(3),下模板(3)固定在模架底板(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底板(1)上安装有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上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位于下模板(3)的下方,所述固定板(5)上固定设置有顶棍(6),顶棍(6)有多个,多个顶棍(6)竖直固定在固定板(5)的上表面上,下模板(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1),顶棍(6)穿设在通孔(31)内,顶棍(6)位于最低点时,顶棍(6)上端与下模板(3)的上表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绕线骨的模具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螺杆(41)、螺母(42)和传动组件(43),螺杆(41)有两个,两个螺杆(41)分别转动连接在模架底板(1)的上表面,螺杆(41)竖直设置,固定板(5)穿设在两个螺杆(41)上,螺母(42)穿设在螺杆(41)上,螺母(42)与螺杆(41)螺纹连接,螺母(42)固定在固定板(5)上,传动组件(43)与螺杆(41)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绕线骨的模具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1)的上端伸到下模板(3)的下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久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顺嘉塑料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