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封极柱的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84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封极柱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封极柱的脱模装置,包括机架、下模和固定座,下模上形成有模芯,机架支撑固定座,下模固定于固定座上,固定座上设有对应下模的脱模机构,脱模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定位块,支撑架活动连接于固定座上并定位于下模外侧,定位块倾斜固定于支撑架上并对应模芯,定位块上安装有插接于模芯的插杆,固定座上固定有气缸,支撑架通过气缸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支撑架上的定位块支撑的插杆与模芯对应,通过气缸驱动支撑架活动,一方面使支撑架和定位块不会影响注塑过程,另一方面由定位块和插杆在气缸的驱动下移动使成型产品脱离下模,达到脱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封极柱的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封极柱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封极柱的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将真空灭弧室和断路器相关的导电零件同时嵌入到环氧树脂或热塑性材料注塑成型的绝缘外壳中形成极柱,使整个断路器极柱成为一个整体的部件,称作固封极柱。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产品。注塑固封极柱的上、下模配合形成有三个相互连接的模芯,由于固封极柱的长度较长,三个模芯倾斜设置于上下模的三个角部,这就使现有的一些脱模装置不能适用于辅助这种模具的脱模,导致加工完成后的固封极柱的脱模操作不够方便,容易影响成型产品的外形和外观,从而降低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固封极柱的脱模装置,便于辅助固封极柱的注塑模具的脱模操作,避免影响成型产品的外形和外观,从而降低产品的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封极柱的脱模装置,包括机架、下模和固定座,下模上形成有模芯,机架支撑固定座,下模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对应所述下模的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定位块,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并定位于所述下模外侧,所述定位块倾斜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并对应模芯,所述定位块上可安装插接于所述模芯的插杆,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气缸驱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上的支撑架位于下模外侧,定位块倾斜固定于支撑架上,使定位块和定位块支撑的插杆可与模芯对应,通过气缸驱动支撑架和定位块的活动,一方面使支撑架和定位块不会影响注塑过程,另一方面定位块和插杆可在气缸的驱动力下向上移动,使成型产品脱离下模,达到辅助脱模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上形成有配合所述模芯的凹槽,插杆可定位于所述凹槽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上形成的对应模芯的凹槽用于定位插杆,从而使插杆可更稳定地插接于成型产品内,辅助脱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通过联动机构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杆位于支撑架底部对支撑架起支撑作用,联动机构连接延伸杆,使支撑架底部的延伸杆同步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延伸杆上并穿设于所述固定块,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上的固定块支撑固定杆,与延伸杆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又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从而由气缸驱动连接杆活动,继而在固定杆和固定块的配合下实现延伸杆的同步升降,使支撑架的升降过程更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和所述下模通过导向结构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结构实现支撑架和下模之间的配合,从而使支撑架相对下模的升降过程更稳定进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块、定位槽和导向杆,所述支撑架上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导向块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定位槽形成于所述下模上,所述导向块配合安装于所述定位槽;所述导向杆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内并对应插接于所述导向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上的容置槽和下模上的定位槽对应容置导向块,通过导向块和定位槽的抵接对支撑架起限位作用;定位槽内的导向杆与导向块对应插接,从而在导向块和导向杆的配合下实现支撑架相对下模的稳定升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杆上形成有的滑槽,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滑设于所述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杆上的滑槽和支撑架上的滑块配合,使滑块可沿着滑槽滑移,从而调整支撑架的位置,使导向杆可与导向块准确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定位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通过安装螺栓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上的安装槽用于稳定安装定位块,安装螺栓实现定位块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和配合杆,所述支撑杆上形成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杆上固定有插接于所述配合槽的配合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上的配合槽与配合杆上的配合块配合插接,实现支撑杆和配合杆的便捷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固定座上的支撑架位于下模外侧,定位块倾斜固定于支撑架上,使定位块和定位块支撑的插杆可与模芯对应,通过气缸驱动支撑架和定位块的活动,一方面使支撑架和定位块不会影响注塑过程,另一方面定位块和插杆可在气缸的驱动力下向上移动,使成型产品脱离下模,达到辅助脱模的目的;2.固定座上的固定块支撑固定杆,与延伸杆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又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从而由气缸驱动连接杆活动,继而在固定杆和固定块的配合下实现延伸杆的同步升降,使支撑架的升降过程更稳定;3.支撑架上的容置槽和下模上的定位槽对应容置导向块,通过导向块和定位槽的抵接对支撑架起限位作用;定位槽内的导向杆与导向块对应插接,从而在导向块和导向杆的配合下实现支撑架相对下模的稳定升降。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支撑杆和延伸杆配合连接的局部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2、下模;21、模芯;3、固定座;31、固定块;4、脱模机构;5、支撑架;51、支撑杆;511、配合槽;512、滑块;52、配合杆;521、配合块;522、容置槽;523、固定螺栓;6、定位块;61、凹槽;7、延伸杆;71、滑槽;8、联动机构;81、连接杆;82、固定杆;9、气缸;10、安装槽;101、安装螺栓;11、导向结构;111、导向块;112、定位槽;113、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固封极柱的脱模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下模2和固定座3,下模2上形成有模芯21,机架1支撑固定座3,下模2固定于固定座3上。如图1、2所示,固定座3上设有对应下模2的脱模机构4,脱模机构4包括支撑架5,支撑架5活动连接于固定座3上并定位于下模2外侧;支撑架5包括两根相对的支撑杆51和两根相对的配合杆52,支撑杆51靠近下模2的侧壁两端形成有配合槽511,配合杆52上固定有插接于配合槽511的配合块521,从而实现配合杆52与支撑杆51的便捷安装。如图1所示,两根支撑杆51的底部均连接有延伸杆7,两根延伸杆7通过联动机构8连接。联动机构8包括连接杆81和固定杆82,固定座3的前侧壁的两端和后侧壁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31,固定杆82固定连接于延伸杆7的底部并沿竖直方向穿设于固定块31,连接杆81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同一侧壁的两根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封极柱的脱模装置,包括机架(1)、下模(2)和固定座(3),下模(2)上形成有模芯(21),机架(1)支撑固定座(3),下模(2)固定于固定座(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上设有对应所述下模(2)的脱模机构(4),所述脱模机构(4)包括支撑架(5)和定位块(6),所述支撑架(5)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3)上并定位于所述下模(2)外侧,所述定位块(6)倾斜固定于所述支撑架(5)上并对应模芯(21),所述定位块(6)上可安装插接于所述模芯(21)的插杆,所述固定座(3)上固定有气缸(9),所述支撑架(5)通过所述气缸(9)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封极柱的脱模装置,包括机架(1)、下模(2)和固定座(3),下模(2)上形成有模芯(21),机架(1)支撑固定座(3),下模(2)固定于固定座(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上设有对应所述下模(2)的脱模机构(4),所述脱模机构(4)包括支撑架(5)和定位块(6),所述支撑架(5)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3)上并定位于所述下模(2)外侧,所述定位块(6)倾斜固定于所述支撑架(5)上并对应模芯(21),所述定位块(6)上可安装插接于所述模芯(21)的插杆,所述固定座(3)上固定有气缸(9),所述支撑架(5)通过所述气缸(9)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封极柱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6)上形成有配合所述模芯(21)的凹槽(61),插杆可定位于所述凹槽(6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封极柱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底部固定有延伸杆(7),所述延伸杆(7)通过联动机构(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封极柱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8)包括连接杆(81)和固定杆(82),所述固定座(3)上固定有固定块(31),所述固定杆(82)固定连接于所述延伸杆(7)上并穿设于所述固定块(31),所述连接杆(81)与所述固定杆(82)固定连接,所述气缸(9)的活塞杆固定于所述连接杆(8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孟雷胡旭雷关守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互杭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