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82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2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包括非接地金属边框、合金底板、馈源、悬浮金属体、第一接地电路和第二接地电路;馈源连接非接地金属边框,非接地金属边框连接悬浮金属体,悬浮金属体用作悬浮参考地;第一接地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一接地点,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信号端连接非接地金属边框,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信号端连接第一接地点,第一接地点用于连接合金底板;第二接地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二接地点,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悬浮金属体,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信号端连接第二接地点,第二接地点用于连接合金底板。本申请提供的终端,实现净空区越来越狭小趋势下的天线辐射方向的重构,有助于满足终端中天线的全向性需求。

A terminal with reconfigurable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信息传递功能,单一通信终端的一对多链接场景也十分普遍,如手机与多个基站、定位设备与多颗卫星、路由设备与多个数据终端等。因此,为适应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上述情况的使用场景,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对其天线的全向性要求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是实现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通信功能的重要器件之一。然而由于天线电磁辐射的特性,移动通信终端中参考地的尺寸及形状、天线馈入参考地的位置及通信终端金属外壳及临近天线的金属器件等均会对天线的方向性造成影响,使天线在某些辐射方向上强度衰弱或加强,出现天线在某个方向的辐射强度比较弱,影响移动通信终端的正常使用,或者在人体使用场景下某些方向上辐射强度的加强对人体辐射强度超标。目前,为实现天线方向性的调整,多是通过调整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内天线的走线形式,依此来满足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天线的全向性需求。同时,为保证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天线的性能,天线设置在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净空区。但是受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全金属材质及高屏占发展趋势的影响,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内用于设置天线的净空区将越来越狭小。越来越狭小的净空区无法满足现有架构天线通过改变天线走线实现天线方向性改变的空间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实现净空区越来越狭小趋势下的天线辐射方向的重构,有助于满足终端中天线的全向性需求。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非接地金属边框、合金底板、馈源、悬浮金属体、第一接地电路和第二接地电路;其中,所述馈源连接所述非接地金属边框,所述非接地金属边框连接所述悬浮金属体,所述悬浮金属体用作悬浮参考地;所述第一接地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非接地金属边框,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接地点用于连接所述合金底板;所述第二接地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悬浮金属体,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二接地点用于连接所述合金底板。本申请提供的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所述终端非接地金属边框、合金底板、馈源、悬浮金属体、第一接地电路和第二接地电路;馈源连接非接地金属边框,非接地金属边框连接悬浮金属体,第一接地电路用于控制非接地金属边框连接合金底板,第二接地电路用于控制悬浮金属体连接合金底板,形成终端的可重构天线结构。具体的,非接地金属边框作为天线辐射体,合金底板为天线最终参考地,悬浮金属体作为天线的金属悬浮参考地。通过控制第一接地电路和第二接地电路的通断,实现天线参考地接入方式和接入位置的改变,进而改变天线使用中辐射电流的流通路径,完成天线重构,进而完成天线辐射方向的改变,有助于实现天线全向性辐射。并且,将非接地金属边框作为天线辐射体,非接地金属边框所属区域净空好,其受人体、干扰源辐射体或其他耦合金属等的干扰最小,在使用时,非接地金属边框将是天线电流辐射最强场区,辐射强度大,有助于保证天线的辐射效率。如此,本申请提供的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实现净空区越来越狭小趋势下的天线辐射方向的重构,有助于满足终端中天线的全向性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终端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中天线辐射状态一;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中天线辐射状态二。其中:1-非接地金属边框,2-合金底板,3-馈源,4-悬浮金属体,5-第一接地电路,501-第一控制开关,502-第一接地点,503-第一匹配器件,6-第二接地电路,601-第二控制开关,602-第二接地点,603-第二匹配器件,7-第三接地电路,701-第三控制开关,702-第三接地点,703-第三匹配器件,8-匹配电路,9-阻抗电路,901-双掷有源开关,902-第一接地匹配件,903-第二接地匹配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包括手机、PC等具有金属边框的终端。为便于描述,下面以手机为例进行本申请实施例的详细阐述。如附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包括非接地金属边框1、合金底板2、馈源3、悬浮金属体4、第一接地电路5和第二接地电路6;其中,所述馈源3连接所述非接地金属边框1,所述非接地金属边框1连接所述悬浮金属体4,所述悬浮金属体4用作悬浮参考地;所述第一接地电路5包括第一控制开关501和第一接地点502,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01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非接地金属边框1,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01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点502,所述第一接地点502用于连接所述合金底板2;所述第二接地电路6包括第二控制开关601和第二接地点602,所述第二控制开关601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悬浮金属体4,所述第二控制开关601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地点602,所述第二接地点602用于连接所述合金底板2。非接地金属边框1为手机金属边框的一部分,其与手机终端的参考地绝缘,即非接地金属边框1与手机的合金底板2绝缘,无直接接触,为独立非接地金属边框。在具体使用中,非接地金属边框1用作天线辐射体。非接地金属边框1位于手机侧边的中心位置。优选的,非接地金属边框1位于手机顶部或底部的中心位置。在本申请中,合金底板2已用做手机(终端)的参考地金属。如附图2所示,非接地金属边框1位于手机顶部或底部的中心位置,非接地金属边框1与合金底板2绝缘,无直接接触,且非接地金属边框1与合金底板2之间间隔净空区。手机顶部或底部的中心位置为手机净空环境相对其他位置较好区域,手机净空是指远离金属元件、隔离电池、振荡器、屏蔽罩、摄像头等部件。当非接地金属边框1位于手机顶部或底部的中心位置时,受人体、干扰源辐射体或其他耦合金属干扰最小,便于实现其作为天线使用时具有较强的电流辐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非接地金属边框1的长度为15-30mm。下面主要以非接地金属边框1位于手机底部进行阐述说明,如附图1所示,当非接地金属边框1位于手机顶部的时候与非接地金属边框1位于手机底部相似。馈源3为手机天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非接地金属边框、合金底板、馈源、悬浮金属体、第一接地电路和第二接地电路;其中,/n所述馈源连接所述非接地金属边框,所述非接地金属边框连接所述悬浮金属体,所述悬浮金属体用作悬浮参考地;/n所述第一接地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非接地金属边框,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接地点用于连接所述合金底板;/n所述第二接地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悬浮金属体,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二接地点用于连接所述合金底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重构天线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非接地金属边框、合金底板、馈源、悬浮金属体、第一接地电路和第二接地电路;其中,
所述馈源连接所述非接地金属边框,所述非接地金属边框连接所述悬浮金属体,所述悬浮金属体用作悬浮参考地;
所述第一接地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非接地金属边框,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接地点用于连接所述合金底板;
所述第二接地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悬浮金属体,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二接地点用于连接所述合金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金属体设置在所述终端的净空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三接地电路,所述第三接地电路包括第三控制开关和第三接地点;
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悬浮金属体,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地点,所述第三接地点用于连接所述合金底板;
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悬浮金属体的一端,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悬浮金属体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胡育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