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268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4:53
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包括缆芯、护套以及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填充层、压接套、铠甲层和加强套;所述缆芯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缆芯之间的间隙及外周围填充有所述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外侧设有所述压接套,且所述压接套采用C型环状结构,所述压接套用于固定所述缆芯和所述填充层;所述压接套、未被压接的所述填充层的外侧缠绕所述铠甲层,且所述铠甲层的外侧套接所述加强套;所述加强套的外侧包裹所述护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压接套起固定线缆和填充层作用,通过圆形加强套实现与格兰头挤压密封时保护线缆,不受径向力的作用,避免对传输信号线缆进行挤压变形而导致的信号传输插损变大现象的出现,有效保证了线缆的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
,特别涉及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在某些要求防尘防水气应用中,设备上线缆穿舱密封要求越来越多,而圆形格兰头应用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机箱或穿墙密封中来。格兰头密封原理是通过夹紧密封橡胶圈挤压线缆达到密封效果。与此同时,随着通信容量和复杂程度的增加,机箱间不同信号的连接与传输也越来越多,不同种类、不同芯径大小的线缆需集束后穿过机箱或舱壁;但如果线缆外径不圆,将对密封效果有一定影响,同时,在挤压过程中,若无保护措施,内部缆芯易受应力作用,有影响信号传输的风险,尤其是对光纤等敏感线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包括缆芯、护套以及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填充层、压接套、铠甲层和加强套;所述缆芯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缆芯之间的间隙及外周围填充有所述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外侧设有所述压接套,且所述压接套采用C型环状结构,所述压接套用于固定所述缆芯和所述填充层;所述压接套、未被压接的所述填充层的外侧缠绕所述铠甲层,且所述铠甲层的外侧套接所述加强套;所述加强套的外侧包裹所述护套。进一步地,所述压接套与所述填充层的接触的内壁处开设凹槽,且所述凹槽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机构还包括密封胶层,所述加强套与所述铠甲层之间通过灌入密封胶形成所述密封胶层。进一步地,所述缆芯包括一个或多个光纤、RF缆、高速差分线缆、电源线缆,且所述光纤、RF缆、高速差分线缆、电源线缆的芯径各不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包括芳纶纤维,所述填充层将所述缆芯包裹形成截面为圆形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铠甲层为不锈钢螺旋型,且所述铠甲层均匀紧密的缠绕在所述压接套、未包裹压接套的所述填充层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套为不锈钢同轴结构,且所述加强套包括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上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通孔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护套采用热缩管结构,且所述护套设有加固机构的表面涂抹有标记层;所述标记层用于标记线缆中所述加固机构的位置。一种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穿墙密封装置穿过线缆,使所述穿墙密封装置到达所述线缆的标记层位置处;将所述穿墙密封装置锁紧、固定于所述线缆的所述标记层外侧,完成所述线缆与所述穿墙密封装置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穿墙密封装置包括格兰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其缆芯的外侧采用特殊结构的加固机构进行防护,通过压接套起固定线缆和填充层作用,通过加强套实现与格兰头对接时保护线缆,不受径向力的作用,避免对传输信号线缆进行挤压变形而导致的信号传输插损变大现象的出现,有效保证了线缆的传输性能;同时,内部通过灌胶方式实现界面密封,外部与密封装置在加固机构处通过橡胶圈挤压实现表面密封,拥有良好的穿墙密封性能;另外线缆内部光纤、RF线、电源线、差分线等混装集束在一起,实现四种信号的连接与传输,使用方便,填充层和铠装层保证了线缆的抗拉、抗压性能。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线缆与穿墙密封装置连接后的线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缆芯,11、光纤,12、RF缆,13、高速差分线缆,14、电源线缆,2、填充层,3、压接套,4、铠甲层,5、加强套,51、上通孔,52、下通孔,6、护套,7、密封胶层,8、标记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包括缆芯1、护套6以及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填充层2、压接套3、铠甲层4和加强套5;所述缆芯1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缆芯1之间的间隙及外周围均填充有所述填充层2,所述填充层2用于填充各个缆芯1之间的缝隙,实现固定、保护缆芯1,压接过程中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同时,能将此截面尽可能的填充成圆形;所述填充层2的外侧设有所述压接套3,且所述压接套3采用C型环状结构,压接后C型环的压接套3完全闭合且紧紧包裹线缆填充层2,起固定缆芯1和填充层2作用,只有一部分填充层2的外侧设有压接套3,压接位置或者压接处线缆长度根据实际使用长度来确定;所述压接套3、未包裹压接套3的所述填充层2的外侧缠绕所述铠甲层4,所述铠甲层4实现集束线缆;且所述铠甲层4的外侧套接所述加强套5,所述加强套5的长度与所述压接套3的长度相同,所述加强套5位于所述压接套3的外侧;所述加强套5是与格兰头对接时径向受力的结构;所述加强套5的外侧包裹所述护套6,所述护套6用于线缆集束并防护线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压接套3与所述填充层2的接触的内壁处开设凹槽,且所述凹槽均匀分布;所述凹槽用于增加压接摩擦力,提高压接套3与填充层2接触的牢固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固机构还包括密封胶层7,所述加强套5与所述铠甲层4之间通过灌入密封胶形成所述密封胶层7,密封胶能渗透至填充层2中缝隙,实现对线缆内进行界面密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缆芯1包括一个或多个光纤11、RF缆12、高速差分线缆13、电源线缆14,且所述光纤11、RF缆12、高速差分线缆13、电源线缆14的芯径可以各不相同;实现四种信号的连接与传输,使用方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填充层2包括芳纶纤维,所述填充层2将所述缆芯1包裹形成截面为圆形的结构,实现对缆芯1进行保护。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铠甲层4为不锈钢螺旋型,且所述铠甲层4均匀紧密的缠绕在所述压接套3、未包裹压接套3的所述填充层2外侧,提高整体的抗压性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强套5为不锈钢同轴结构,且所述加强套5包括上通孔51和下通孔52;所述上通孔51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通孔52的直径;上通孔51直径大,用于灌胶实现线缆界面密封;下通孔52直径小,内与压接套3配合,能承受缆外挤压密封;且下通孔壁52厚较厚,承受挤压力,外形为圆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护套6采用热缩管结构,且所述护套6设有加固机构的表面涂抹有标记层8;所述标记层8用于标记线缆中所述加固机构的位置,便于与穿墙密封装置进行连接。一种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穿墙密封装置穿过线缆,使所述穿墙密封装置到达所述线缆的标记层8位置处;将所述穿墙密封装置锁紧、固定于所述线缆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包括缆芯(1)、护套(6)以及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填充层(2)、压接套(3)、铠甲层(4)和加强套(5);/n所述缆芯(1)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缆芯(1)之间的间隙及外周围填充有所述填充层(2);所述填充层(2)的外侧设有所述压接套(3),且所述压接套(3)采用C型环状结构,所述压接套(3)用于固定所述缆芯(1)和所述填充层(2);所述压接套(3)、未被压接的所述填充层(2)的外侧缠绕所述铠甲层(4),且所述铠甲层(4)的外侧套接所述加强套(5);所述加强套(5)的外侧包裹所述护套(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包括缆芯(1)、护套(6)以及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填充层(2)、压接套(3)、铠甲层(4)和加强套(5);
所述缆芯(1)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缆芯(1)之间的间隙及外周围填充有所述填充层(2);所述填充层(2)的外侧设有所述压接套(3),且所述压接套(3)采用C型环状结构,所述压接套(3)用于固定所述缆芯(1)和所述填充层(2);所述压接套(3)、未被压接的所述填充层(2)的外侧缠绕所述铠甲层(4),且所述铠甲层(4)的外侧套接所述加强套(5);所述加强套(5)的外侧包裹所述护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套(3)与所述填充层(2)的接触的内壁处开设凹槽,且所述凹槽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还包括密封胶层(7),所述加强套(5)与所述铠甲层(4)之间通过灌入密封胶形成所述密封胶层(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1)包括一个或多个光纤(11)、RF缆(12)、高速差分线缆(13)、电源线缆(14),且所述光纤(11)、RF缆(12)、高速差分线缆(13)、电源线缆(14)的芯径各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穿墙密封的混装集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玲谭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