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套圈磨削车间检测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14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3:12
轴承套圈磨削车间检测线,用于实现对轴承套圈的自动化检测。它包括:进料传送机,在送料传送机的上方设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喷淋箱;出料传送机,出料传送机与进料传送机平行设置;等温箱,等温箱位于进料传送机和出料传送机之间,在等温箱与进料传送机之间设有进料坡道,在等温箱与出料传送机之间设有出料坡道,在等温箱内设有驱使内圈或外圈进出等温箱的转移单元;检测传送机,检测传送机与出料传送机垂直设置;检测台,检测台设置在检测传送机的左侧,在检测台上设有检测仪;分类槽,分类槽设置在检测传送机上,分类槽的下端与分类台衔接;回料传送机,回料传送机与检测传送机垂直设置。该检测线可实现对套圈的自动化检测。

Inspection line of bearing ring grinding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套圈磨削车间检测线
本技术涉及轴承套圈检测
,具体地说是一种在轴承套圈磨削车间使用、与磨削加工线配套的轴承套圈磨削车间检测线。
技术介绍
轴承是机械行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零件,使用极其普遍且品种繁多,轴承的加工精度和质量关系到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质量和寿命,因此对各种轴承的加工质量检测一直是国内外轴承生产企业关心重视的问题。在高水平的轴承磨削加工中已能实现在线智能检测,而国内相当多的轴承生产企业的检测方法还处在用半自动化与手工相结合的阶段,建立便利、可行、可靠的检测线仍有很大的市场。在现有的轴承套圈人工检测技术的场合中,检测不能很好融入生产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生产线上不能实现100%检查;(2)对轴承的检查结果不能实时和磨加工沟通;(3)检测环境和生产环境差异较大,影响检测的真确性;(4)不能及时对加工超差品进行分类;(5)不能和轴承生产的后续工序衔接,在时间、空间等方面均造成浪费,并且易于对轴承套圈带来额外工作(比如防锈)和意外伤害(比如磕碰伤)进而引发新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套圈磨削车间检测线,用于应用在轴承套圈的磨削加工中,实现对轴承套圈的自动化检测。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轴承套圈磨削车间检测线,其特征是,它包括:进料传送机,在送料传送机的上方设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喷淋箱;出料传送机,所述出料传送机与进料传送机平行设置;等温箱,所述等温箱有两个且均位于进料传送机和出料传送机之间,两等温箱连通在一起,在等温箱与进料传送机之间设有进料坡道,在等温箱与出料传送机之间设有出料坡道,进料传送机的上方设有分料板,分料板与进料坡道衔接,在等温箱内设有驱使内圈或外圈进出等温箱的转移单元;检测传送机,检测传送机与出料传送机垂直设置,且在检测传送机与出料传送机之间设有过渡坡道;检测台,检测台设置在检测传送机的左侧,在检测台上设有检测仪;分类槽,分类槽设置在检测传送机上,在检测传送机的下方设有与分类槽一一对应的分类台,分类槽的下端与分类台衔接;回料传送机,所述回料传送机与检测传送机垂直设置且在两者之间设有过渡坡道。进一步地,转移单元包括设置在箱内的多个平行设置的箱内传送机,且相邻的箱内传送机的输送方向相反;其中最前侧的箱内传送机位于进料坡道的下方,最后侧的箱内传送机倾斜设置且该箱内传送机的上端位于出料坡道的上端之上。进一步地,在等温箱内设有两条左右设置的导轨,左侧的导轨包括两块第一斜板、设置在两第一斜板之间的第一过渡板、与后侧第一斜板上固定连接的第一端板,第一过渡板为“L”形板;其中前侧的第一斜板横跨两条箱内传送带,后侧的第一斜板横跨三条箱内传送带。进一步地,右侧的导轨包括两块第二斜板、设置在两第二斜板之间的第二过渡板、与前侧第二斜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端板;其中前侧的第二斜板横跨三条箱内传送带,后侧的第二斜板位于后端的箱内传送带的上方,第二过渡板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横板、设置在两横板之间的竖板。进一步地,在等温箱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设有边板。进一步地,在出料传送机左端的上方设有圆弧形的导向板,导向板的第一端朝向检测传送机,导向板的第二端朝向出料传送机的右端,且出料传送机、检测传送机之间的过渡坡道与导向板衔接。进一步地,在回料传送机的上方设有清洗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轴承套圈磨削车间检测线,可以在生产现场实现集中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分类,测量结果准确度得到提高,同时拓展了生产线的范围,对于提高轴承生产效率和质量均十分有益。该检测线,可以和磨超生产线合理衔接,又可以和轴承套圈自动清洗线无缝连接,扩展了轴承套圈生产线的长度,最大限度做到适时反馈测量信息,实时处理和分拣超差的套圈类型,提升了生产、管理、检测效率,降低了轴承套圈因为传送、储存引发的问题,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等温箱的俯视图(除去减速器和电机、主动链轮、链条、减速器罩);图3为等温箱的侧视图;图4为箱内传送机对套圈的输送示意图;图中:1进料传送机,11承载架,12传送电机,13柔性带,14分料板,15导向板,1'出料传送机,2喷淋箱,3等温箱,30等温箱盖板,31进料坡道,32出料坡道,33箱内输送带,34边板,351第一斜板,352第二过渡板,353第一端板,351'第二斜板,352'第二过渡板,353'第二端板,36托料板,37从动链轮,371主动链轮,372链条,373减速器和电机,374减速器罩,38标准件箱,381标准件箱盖板,39连接管,391法兰,392冷却润滑液,4检测台,41检测仪,5检测传送机,51过渡坡道,5'回料传送机,6分类槽,7分类台,8清洗机,9套圈,10标准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进料传送机1、出料传送机1'、喷淋箱2、等温箱3、检测台4、检测传送机5、回料传送机5'、分类槽6、分类台7和清洗机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进料传送机1横向设置,进料传送机包括起支承作用的承载架11、设置在承载架上的柔性带13、与柔性带配套的传送辊、驱动传送辊转动的传送电机12,在进料传送机的上方设有两个左右设置的分料板14,分料板与承载架固定连接,两分料板均为矩形板且平行设置。在进料传送机的上方还设有两个喷淋箱2,喷淋箱可与承载架固定连接。喷淋箱上设置高压喷嘴,高压喷嘴连接车间的洁净液体管道,对经过的工件进行喷淋清洗,采用截止阀控制喷嘴的通断;且喷淋箱位于对应分料板的右侧,进料传送机输送套圈时自右向左输送,套圈先经过喷淋箱进行喷淋,随后与分料板接触后,沿分料板自前向后移动。进料传送机的实质为带式输送机。在进料传送机的后侧设有等温箱3,如图3所示,等温箱3内盛装有冷却润滑液392,如图2所示,等温箱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等温箱尺寸为长2m﹣宽2.2m﹣高1.7m,等温箱3上预留出料口、进料口。等温箱3内部灌装包含润滑和防锈功能的冷却润滑液(如纯净水),等温箱表面为散热面,严禁覆盖和遮挡。等温箱3的上部开口,通过等温箱盖板30进行遮挡;等温箱盖板上安装把手便于移动。等温箱3底部预留清洗窗。在等温箱的前侧、进料口处设有倾斜设置的进料坡道31,在等温箱的后侧、出料口处设有倾斜设置的出料坡道32,待检测套圈经进料坡道进入等温箱,然后经出料坡道移出等温箱。分料板的布置方向与进料传送机的输送方向之间呈锐角夹角,即分料板相对进料传送机倾斜设置。分料板的后端与进料坡道衔接,这样当进料传送机自右向左输送套圈时,当套圈与分料板接触后,套圈沿分料板移动直至进入进料坡道上;此后,套圈在自重下沿进料坡道滑入等温箱内。在等温箱内设有四条前后设置的箱内传送机33,其中最前侧的箱内传送机位于进料坡道下端的下方,这样进料坡道上的套圈直接落在最前侧的箱内传送机上。四条箱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承套圈磨削车间检测线,其特征是,它包括:/n进料传送机,在送料传送机的上方设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喷淋箱;/n出料传送机,所述出料传送机与进料传送机平行设置;/n等温箱,所述等温箱有两个且均位于进料传送机和出料传送机之间,两等温箱连通在一起,在等温箱与进料传送机之间设有进料坡道,在等温箱与出料传送机之间设有出料坡道,进料传送机的上方设有分料板,分料板与进料坡道衔接,在等温箱内设有驱使内圈或外圈进出等温箱的转移单元;在等温箱的外壁上设有标准件箱,标准件箱与等温箱内腔连通,在等温箱内承装有冷却润滑液;/n检测传送机,检测传送机与出料传送机垂直设置,且在检测传送机与出料传送机之间设有过渡坡道;/n检测台,检测台设置在检测传送机的左侧,在检测台上设有检测仪;/n分类槽,分类槽设置在检测传送机上,在检测传送机的下方设有与分类槽一一对应的分类台,分类槽的下端与分类台衔接;/n回料传送机,所述回料传送机与检测传送机垂直设置且在两者之间设有过渡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套圈磨削车间检测线,其特征是,它包括:
进料传送机,在送料传送机的上方设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喷淋箱;
出料传送机,所述出料传送机与进料传送机平行设置;
等温箱,所述等温箱有两个且均位于进料传送机和出料传送机之间,两等温箱连通在一起,在等温箱与进料传送机之间设有进料坡道,在等温箱与出料传送机之间设有出料坡道,进料传送机的上方设有分料板,分料板与进料坡道衔接,在等温箱内设有驱使内圈或外圈进出等温箱的转移单元;在等温箱的外壁上设有标准件箱,标准件箱与等温箱内腔连通,在等温箱内承装有冷却润滑液;
检测传送机,检测传送机与出料传送机垂直设置,且在检测传送机与出料传送机之间设有过渡坡道;
检测台,检测台设置在检测传送机的左侧,在检测台上设有检测仪;
分类槽,分类槽设置在检测传送机上,在检测传送机的下方设有与分类槽一一对应的分类台,分类槽的下端与分类台衔接;
回料传送机,所述回料传送机与检测传送机垂直设置且在两者之间设有过渡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磨削车间检测线,其特征是,转移单元包括设置在箱内的多个平行设置的箱内传送机,且相邻的箱内传送机的输送方向相反;其中最前侧的箱内传送机位于进料坡道的下方,最后侧的箱内传送机倾斜设置且该箱内传送机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文政曹培斌路新庆蒋义志蒋克飞汪文博田民
申请(专利权)人:临清市万达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