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静电旋杯的配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06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静电旋杯的配气结构,包括外壳体和沿轴向设置的射油棒,气密套设在所述射油棒上的气体分流器和至少一个密封轴承,以及气密套设在所述密封轴承上的分流雾化器,所述气体分流器与分流雾化器之间接触气密形成容纳与静电旋杯同轴固连的涡轮旋转的气室,以及具有将高压气流独立分隔,形成分别用于驱动静电旋杯高速旋转的驱动气流流通的第一气道结构和用于喷涂涂料雾化成形的气流流通的第二气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独立利用高压气体用于静电旋杯的旋转和离心雾化,互不影响,雾化效果好,能够节省大量的油料,降低喷漆成本投入。同时,结构更加简化,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投入,利于加工和装配。

A kind of gas distribution structure for electrostatic rotating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静电旋杯的配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静电旋杯领域,尤其涉及离心式静电旋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静电旋杯的配气结构。
技术介绍
涂料涂装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涂装工艺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市场对涂装的需求上升,质量要求更高,各种涂装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如静电涂装、电泳涂装等),逐步成为现代实用工业技术。无论是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角度,还是从节省涂料和减少环境污染等角度,高速旋杯式静电喷涂工艺已成为现代汽车车身涂装的主要手段之一,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其它工业领域。其中高速旋杯式静电喷枪已成为应用广的工业涂装设备。它是将被涂工件接地作为阳极,静电喷枪(旋杯)接上负高压电(-50~-120kV)为阴极,旋杯采用空气透平驱动,空载时转速可达25000r/min,带负荷工作时可达30000~60000r/min。当涂料被送到高速旋转的旋杯上时,由于旋杯旋转运动产生离心作用,涂料在旋杯内表面伸展成为薄膜,并获得巨大的加速度向旋杯边缘运动,在离心力及强电场的双重作用下破碎为极细的且带电的雾滴,向极性相反的被涂工件运动,沉积于被涂工件表面,形成均匀、平整、光滑、丰满的涂膜。旋杯原理:1、离心雾化机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旋杯甩出的液流受两种力的作用而分散成雾滴:第一种力是由气-液间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称为速度雾化;第二种力是旋杯旋转时产生的巨大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速分裂雾化,称为离心雾化。液体的离心雾化机理分为3类:直接分裂为雾滴、液丝分裂成雾滴、膜状分裂成雾滴。2、静电雾化机理在静电喷涂时,受到高压静电场的作用,涂料液滴分裂成细小的微粒,这一现象称为静电雾化。静电喷涂中的高压是通过高频静电发生装置产生的,它的负极接喷枪的枪头,正极接到被涂工件上并接地。喷枪头与工件之间形成一个强的静电场。静电旋杯最关键的技术指标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物料喷涂过程中的雾化程度;其二是物料的用料多少,即节省物料的程度。然而,这两个指标往往是相互影响,息息相关的,物料油漆的雾化程度越高,那么喷涂的工件表面效果就越好,就越节省物料。然而,雾化程度的高低,除了与静电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高压气流的作用,不同的气流强度、气流流速和吹拂方向,对于旋杯离心效果和雾化成形效果影响非常非常大。静电旋杯喷涂是公认的一种环保节能的喷涂方式,但旋杯喷枪笨重,需要的调控辅助多,所以都用在了自动化喷涂上。目前还旋杯喷涂无法有效实现的手持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静电旋杯配气结构大,笨重,导致无法手持操作,操作不便利等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静电旋杯的配气结构,用于需要轻便灵活调整方便的喷涂需求。同时,本技术气流进口能够匹配现有的手持静电喷油枪的通用手柄,本技术的尾部进气接口按照现有的手柄接口设置,因此,在使用本技术所述旋杯喷头时,实现了与无需采购其他配套设备,利用现有手持喷枪手柄安装即可喷涂,实现操作方便,轻巧,一种可以通过人工手持灵活操作的旋杯枪。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静电旋杯的配气结构,包括外壳体和沿轴向设置的射油棒,气密套设在所述射油棒上的气体分流器和至少一个密封轴承,以及气密套设在所述密封轴承上的分流雾化器,所述气体分流器与分流雾化器之间接触气密形成容纳与静电旋杯同轴固连的涡轮旋转的气室,以及具有将高压气流独立分隔,形成分别用于驱动静电旋杯高速旋转的驱动气流流通的第一气道结构和用于喷涂涂料雾化成形的气流流通的第二气道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气道结构包括设置在一体成型的气体分流器上的与高压气源连通的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依次连通且与气体分流器径向平面呈锐角设置的泄压驱动孔,回气槽和第一排气孔B。优选地,所述第二气道结构包括相互连通设置在所述气体分流器上的第二进气管、气槽、轴向凹槽和和设置在与所述气体分流器轴向安装的分流雾化器上的用于将高压气体导流吹向静电旋杯外侧面的多个导气孔;所述气槽和轴向凹槽是通过气密套设在所述气体分流器、分流雾化器外侧的外壳体之间形成密闭气流通道。优选地,所述分流雾化器下部边缘设置有用于与气体分流器上部接触密封的密封斜面,所述密封斜面光滑设置与气体分流器的接触面相适应,实现贴合密封。优选地,所述气体分流器下部外缘设置有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优选地,所述分流雾化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螺纹。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对应所述第一排气孔B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排出第一气道内气体的第一排气孔A。优选地,所述密封轴承为两个,两个所述密封轴承之间设置有轴套。优选地,所述气体分流器内还嵌入有用于为静电旋杯传到静电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与安装在气体分流器下部的静电输送管电性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结构爆炸图;图2是图1的主视角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水平状态主视图;图4是图3中沿剖切符号A-A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沿剖切符号B-B的剖视图;图6是图3中沿剖切符号C-C的剖视图;图7是图3中沿剖切符号D-D的剖视图;图8是图3中沿剖切符号E-E的剖视图;图9是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的气流流动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101-第一排气孔A;2-气体分流器;201-第一排气孔B;202-轴向凹槽;203-气槽;204-密封槽;205-静电输送管;206-第一进气管;207-第二进气管;208-射油棒;209-回气槽;210-涡轮;211-第二进气孔;212-泄压驱动孔;213-物料孔;3-密封轴承;31-轴套;4-分流雾化器;401-密封斜面;402-导气孔;403-螺纹;W1-第二气道气体流动方向;W2-第一气道气体流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静电旋杯的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和沿轴向设置的射油棒(208),气密套设在所述射油棒(208)上的气体分流器(2)和至少一个密封轴承(3),以及气密套设在所述密封轴承(3)上的分流雾化器(4),所述气体分流器(2)与分流雾化器(4)之间接触气密形成容纳与静电旋杯同轴固连的涡轮(210)旋转的气室,以及具有将高压气流独立分隔,形成分别用于驱动静电旋杯高速旋转的驱动气流流通的第一气道结构和用于喷涂涂料雾化成形的气流流通的第二气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静电旋杯的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和沿轴向设置的射油棒(208),气密套设在所述射油棒(208)上的气体分流器(2)和至少一个密封轴承(3),以及气密套设在所述密封轴承(3)上的分流雾化器(4),所述气体分流器(2)与分流雾化器(4)之间接触气密形成容纳与静电旋杯同轴固连的涡轮(210)旋转的气室,以及具有将高压气流独立分隔,形成分别用于驱动静电旋杯高速旋转的驱动气流流通的第一气道结构和用于喷涂涂料雾化成形的气流流通的第二气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静电旋杯的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结构包括设置在一体成型的气体分流器(2)上的与高压气源连通的第一进气管(206),与所述第一进气管(206)依次连通且与气体分流器(2)径向平面呈锐角设置的泄压驱动孔(212),回气槽(209)和第一排气孔(201)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静电旋杯的配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结构包括相互连通设置在所述气体分流器(2)上的第二进气管(207)、气槽(203)、轴向凹槽(202)和设置在与所述气体分流器(2)轴向安装的分流雾化器(4)上的用于将高压气体导流吹向静电旋杯外侧面的多个导气孔(402);所述气槽(203)和轴向凹槽(202)是通过气密套设在所述气体分流器(2)、分流雾化器(4)外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美沙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