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01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了一个主机壳(100),它具有一个前面部分(110),和与该前面部分相连通并高度小于前面部分的后面部分(120);主机壳内的热交换器(150),用于室内空气与工作流体的热交换;强制室内空气向热交换器循环的鼓风机(160),以及固定到墙壁上的安装板(230或430),用于支撑主机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一种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空调器循环室内的被制冷或加热的空气,以用于舒适地调节室内空气。在空调器中,存在制冷循环的各部件集成到一个单元中的整体型和制冷循环部件装配成分离的两个单元的分体型。在分体型空调器中,有室内单元安装在墙壁上的壁装型,室内单元安装在地板上的地板安装型,以及室内单元装在天花板上或吊装于天花板上的天花板型。在分体型空调器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的壁装型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图1和图2分别示出壁装型空调器的室内单元的透视图和剖面图。参见图1,壁装型空调器的现有技术的室内单元设置有形成外形并安装到室内的一墙壁上的主机壳1,配装到主机壳1前面上的前面板3,前面板3内的吸气栅格5a,配装于前面板3底部的排气栅格7,以及用于将该主机壳安装到房间墙壁上的安装板20。安装板20具有多个用于插入主机壳1背面的紧固突起21,和多个支撑架23。在吸气栅格5a与排气栅格7之间具有用于显示目前工作状态或指导用户操作的显示部分9。同时,在主机壳1的顶面上还有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分离的吸气栅格5b。参见图2,在该前面板3之后具有一个用于室内空气热交换的热交换器11,并且在热交换器11之后具有用于强制室内空气循环的鼓风机13。在排气栅格7的后边具有叶片17和百叶窗15,用于调节经热交换的空气的排出方向。叶片17在上下方向上调节经热交换的空气的排出方向,而百叶窗15在左右方向上调节热交换过的空气的排出向。接下去简要介绍室内单元的操作。随着鼓风机13被驱动,室内空气通过吸气栅格5a和5b吸入主机壳1。然后,室内空气随着其穿过热交换器11而卷入热交换,并经由排气格栅7排出。通过操纵叶片17和百叶窗15,室内空气可排出到使用者所要求的方向。然而,现有技术的壁装型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存有下列问题。首先,主机壳1和前面板3的向前倒圆的凸出使现有技术室内单元具有相当大的深度,从而占据很大的室内空间,并难以提供整体的美观;其次,吸气栅格5a和排气栅格7的位置造成吸入室内单元的空气和从室内单元排出的空气之间相互干扰。即是,都在主机壳1的前面部分吸气栅格5a和排气栅格7的位置经常会造成用于热交换而吸入的空气与经过热交换的空气混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经热交换的空气通过吸气栅格5a直接被吸入热交换器11中,而未进行室内循环,导致热交换效率的降低;第三,由于吸气栅格5a和5b总是开着,诸如灰尘的外来物会通过吸气栅格进到室内单元的内部;第四,由排放栅格7的结构造成在主机壳1的正下方存在一个盲区,经过热交换的空气不能正确地供给到该处。当然,经热交换空气的排出方向可以通过利用叶片17或百叶窗15进行调节,但是将经热交换空气直接供给到主机壳1正下方是不可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安装状态下呈现纤细外形并使安装空间最小的室内单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前、后的空气不干扰的空调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外来物进入的空调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经热交换的空气均匀分布到房间内的空调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了一个主机壳,该主机壳具有一个前面部分,和与前面部分连通并且高度小于前面部分的一个后面部分;位于主机壳内、用于室内空气以工作流体热交换的一个热交换器;强制室内空气向热交换器循环的一个鼓风机,以及一个用于支撑主机壳的固定到墙壁上的安装板。前面部分为矩形,其宽度大于后面部分的宽度,而且前面部分包括在其前表面形成的吸气部分,和在其底面上形成的排气部分。空调器还包括一个在主机壳上的排气装置,用以通过排气部分移进/移出主机壳而有选择地开启/关闭排气部分。排气装置包括围绕主机壳内排气部分附近的转轴可转动的排气壳体,其具有根据转动方向可通过排气部分拉出到主机壳外部的一部分。排气装置还包括配装到排气壳体内侧的叶片,用于在上下方向上调节室内空气的排出方向,和配装到排气壳体内侧的百叶窗,用于在左右方向上调节室内空气的排放方向。排气装置还包括用于自动转动排气装置的驱动装置,而该驱动装置是连接于排气壳体转轴的一个电机。空调器还包括配装在主机壳前面的盖板,用以选择性地开启吸入部。后面部分坐落于墙壁的凹陷内。为此,该后面部分具有比该凹陷高度小的高度,以利于后面部分的安装,安装板包括形状适于墙上的凹陷的基板,以用于与凹陷紧密接触;从基板顶端伸出的第一支撑部,用于在与主机壳连接时首先插入主机壳中,以及从基板下端伸出的第二支撑部,用于随后插入主机壳中。并且主槽包括形成在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之间的上部内的第一槽,用以插入第一支撑部;以及在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之间下部内形成的第二槽,用以插入第二支撑部。第一槽包括一插入槽,用于在第一支撑部插入其中的状态下于第二支撑部和第二槽之间提供一个间隙;以及深度比插入槽低的固定槽,用于在第二支撑部插入第二槽的状态下固定第一支撑部。空调器还包括一个配装在后面部分与安装板之间的缓冲垫,用于隔断后面部分与安装板间振动和噪声的传递。从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主机壳被分成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而且排气壳体插入主机壳内,从而可以明显减小室内单元的深度。特别是,在后面部分可被放入墙壁的凹陷的情形下,该室内单元所占的空间则更为显著地减小。由此,矩形的前面部分呈现出优雅的外观。根据本专利技术,吸气部分与排气部分之间设置的盖板防止热交换前、后的空气之间的干扰。由此,通过盖板选择开启吸气部分可使外来物进入的可能降低到最小。根据本专利技术,排气壳体作成可从主机壳中拉出使得对经热交换的空气排放方向的调节更随意,从而使存在于现有技术中室内单元正下方的盲区‘A’最小。主机壳与安装板之间配装的缓冲垫使得隔断振动和噪声从主机壳通过安装板传递到墙壁上。附图说明包括在内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作用为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中图1示出壁装型空调器的现有技术室内单元的透视图;图2示出图1中的室内单元的剖视图,表示其工作状态;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单元的透视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剖视图,表明安装到墙壁上的一种示例;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透视图,且其吸气和排气部分是开启的;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剖视图,表明安装到墙壁上的另一示例;图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单元的剖视图;图8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图,表明主机壳与安装板分开的情况;以及图9A-9B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视图,表明将空调器安装到墙壁上的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现详细参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将参见图3和4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单元。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单元的透视图,而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室内单元的剖视图,表明了安装到墙壁上的一种示例。参见图3和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室内单元包括一个形成外形的主机壳100,该主机壳具有吸气部分111和排气部分115;主机壳100内、用于热交换通过吸气部分111抽入的室内空气与工作流体的热交换器150;主机壳100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包括: 一个主机壳,具有前面部分,和与前面部分相连通并且高度小于前面部分的后面部分; 主机壳内的热交换器,用于热交换室内空气与工作流体; 用于强制室内空气向热交换器循环的鼓风机;以及 固定到墙壁上的安装板,用于支撑主机壳。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淦圭玉周镐黄性振姜太郁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