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表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199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表及控制方法,该智能表包括表本体,设置在表本体上的主表盘,智能表还包括:副表盘,副表盘可旋转设置在表本体上,且环绕主表盘设置,副表盘上设置显示屏;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设置在副表盘内,与智能表的处理器电连接;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用于接收作用于副表盘的触控输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环绕智能表的主表盘设置副表盘,在副表盘内设置接收触控输入的触控输入接收器,这样用户通过对副表盘进行触控输入即可实现对智能表的功能的使用或切换。通过副表盘替代实体按键,改善智能表使用手感,使智能表外形对称,提高外观质量,且副表盘为无孔化设计,能够有效改善智能表进液问题。

Intelligent meter and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表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表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表上大多设置有实体按键,通过对实体按键进行操作,以实现对智能表的功能的使用与切换。然而,实体按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1)实体按键的凸出式设计,影响用户使用手感,且容易挂住衣物;(2)实体按键一般设置在智能表的一侧,导致智能表外形不对称,影响外;(3)实体按键具有按键缝隙,存在进液风险,易导致智能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表及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智能表手感及外观较差,且存在进液风险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表,包括表本体,设置在所述表本体上的主表盘,所述智能表还包括:副表盘,所述副表盘可旋转设置在所述表本体上,且环绕所述主表盘设置;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所述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副表盘内,与所述智能表的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用于接收作用于所述副表盘的触控输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作用于所述智能表的副表盘的触控输入;从所述智能表的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中,确定接收到所述触控输入的目标触控输入接收器;确定与所述目标触控输入接收器匹配的控制指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环绕智能表的主表盘可旋转设置副表盘,在副表盘内设置接收触控输入的触控输入接收器,这样用户通过对副表盘进行触控输入即可实现对智能表的功能的使用或切换。通过副表盘替代实体按键,改善智能表使用手感,使智能表外形对称,提高外观质量,且副表盘为无孔化设计,能够有效改善智能表进液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副表盘与触控输入接收器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一;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二;图3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相同名称区分开来,而不是暗示这些名称之间的关系或者顺序。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表10,包括表本体11,设置在表本体11上的主表盘12,该智能表10还包括:副表盘13,该副表盘可旋转设置在表本体11上,且环绕主表盘12设置,副表盘上设置显示屏;该副表盘13可以采用金属、塑料或玻璃等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副表盘13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131,该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131设置在副表盘13内,且与智能表10的处理器(图中未示出)电连接;该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131,用于接收作用于副表盘13的触控输入。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出的智能表10的类型为智能手表,即在表本体11上设置有表带111,可以理解的是,该智能表10的类型也可以为智能怀表,即不需要在表本体11上设置有表带1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智能表10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副表盘13为单独整体结构,其与表本体11和主表盘12相嵌合,实现无孔化,使智能表10的外形对称,改善智能表10的外观质量,且无实体按键,使智能表10表面圆滑无凸起,改善智能表10的使用手感。参见图2,在副表盘13的内层设置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131,该触控输入接收器131用于接收作用于副表盘13的触控输入,例如:该触控输入接收器131可以是用于检测用户是否触碰副表盘13的触碰传感器,通过触碰传感器使副表盘13具备触控屏的功能;该触控输入接收器131可以是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按压副表盘13的压感传感器。通过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131实现副表盘13的触屏或压力感应设计,使智能表能够通过副表盘13接收用户的触控输入,并基于用户的触控输入使用或切换相应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触控输入接收器131与智能表10的处理器之间的电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图2示出触控输入接收器131通过电路板132与处理器电连接的场景,该电路板132可以是电子设备131的内部电路板,也可以是额外增加的柔性电路板。可以理解的是,触控输入接收器131也可以通过导线与处理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触控输入接收器131与处理器电连接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通过可接收触控输入的副表盘13替代实体按键,避免智能表10上出现按键缝隙,有效改善智能表10进液问题,提高智能表10的放进液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环绕智能表的主表盘设置副表盘,在副表盘内设置接收触控输入的触控输入接收器,这样用户通过对副表盘进行触控输入即可实现对智能表的功能的使用或切换。通过副表盘替代实体按键,改善智能表使用手感,使智能表外形对称,提高外观质量,且副表盘为无孔化设计,能够有效改善智能表进液问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副表盘13与表本体11之间设置密封件(图中未示出),例如:在副表盘13与表本体11的配合位置设置硅胶密封垫,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密封件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通过设置密封件进一步提高智能表10的防进液性能。参见图3a和图3b,副表盘13包括多个子区域130,该多个子区域130的数量与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131的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这样,用户通过对不同的子区域130进行触控输入,以使用或切换智能表10的不同功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副表盘13上划分多个子区域130,例如:该子区域130的数量可以为2-12个,图3a示出在副表盘13上划分6个子区域130的场景,图3b示出在副表盘13上划分12个子区域130的场景,可以理解的是,从智能表10的外观与操作便捷角度考虑,多个子区域130在副表盘13上均匀分布。需要说明的是,为显示清楚在图3a和图3b中通过双竖线30对多个子区域130进行标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在副表盘13上设置颜色标记或者设置凸起来标识子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表,包括表本体,设置在所述表本体上的主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表还包括:/n副表盘,所述副表盘可旋转设置在所述表本体上,且环绕所述主表盘设置,所述副表盘上设置显示屏;/n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所述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副表盘内,与所述智能表的处理器电连接;/n所述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用于接收作用于所述副表盘的触控输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表,包括表本体,设置在所述表本体上的主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表还包括:
副表盘,所述副表盘可旋转设置在所述表本体上,且环绕所述主表盘设置,所述副表盘上设置显示屏;
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所述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副表盘内,与所述智能表的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用于接收作用于所述副表盘的触控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表盘与所述表本体之间设置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表盘包括多个子区域,所述多个子区域的数量与所述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的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表盘上设置第一接触件,所述表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二接触件与所述智能表的处理器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接触件随所述副表盘旋转至与所述第二接触件位置相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数量为多个;
在所述第一接触件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接触件位置相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第二接触件之间具有间隙;
在接收到作用于所述副表盘的按压输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电连接。


6.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作用于所述智能表的副表盘的触控输入;
从所述智能表的多个触控输入接收器中,确定接收到所述触控输入的目标触控输入接收器;
确定与所述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河朱中武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