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产生的废气成套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83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产生的废气成套治理装置,包括多孔导气箱,所述多孔导气箱的顶部通过导气管依次连接有除尘箱、脱硫桶、气体输送泵、气体吸收桶、换热器,所述气体吸收桶远离所述换热器的一侧设有第一增压输送泵,所述第一增压输送泵远离所述气体吸收桶的一侧通过导管连接有吸附剂存放箱,所述气体吸收桶的底部通过导管依次连接有第二增压输送泵和闪蒸桶,所述闪蒸桶的底部通过导管连接有循环泵,且所述闪蒸桶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一端设有第一气体压缩泵,所述闪蒸桶远离所述第一气体压缩泵的一端设有第二气体压缩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成套的废气治理装置,针对垃圾填埋产生的废气进行回收利用,以此来降低废气污染,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产生的废气成套治理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垃圾填埋废气处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产生的废气成套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填埋气体是生活垃圾填埋后,在填埋场内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根据填埋垃圾的来源和组成不同,填埋气体中含有30%~55%体积比的甲烷,含有30%~45%体积比的的二氧化碳,此外,填埋气体还含有微量的氨、一氧化碳、硫化氢、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会产生恶臭问题和空气污染。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多数利用设置火炬将未能利用的气体进行燃烧释放,该燃烧过程会造成大气受到有毒气体的污染,导致气候变暖,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并且燃烧的气体中包含有恶臭类的气体将气味进行散播,如果周围有人群居住就会受到恶臭气味的影响,使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成套废气的治理装置,针对垃圾填埋产生的废气进行回收利用,以此来降低废气污染,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垃圾产生的废气成套治理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产生的废气成套治理装置,包括多孔导气箱、除尘箱、脱硫桶、气体吸收桶、闪蒸桶,所述多孔导气箱的顶部通过导气管与所述除尘箱的侧壁相连接,所述除尘箱的顶部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脱硫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脱硫桶远离所述除尘箱的一端底部通过导气管连接有气体输送泵,所述气体输送泵远离所述脱硫桶的一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气体吸收桶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气体吸收桶的顶部通过导气管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气体吸收桶远离所述换热器的一侧设有第一增压输送泵,所述第一增压输送泵远离所述气体吸收桶的一侧通过导管连接有吸附剂存放箱,且所述增压输送泵靠近气体吸收桶的一侧设有多通阀,所述多通阀上连接有四个输液管,多个所述输液管延伸至所述气体吸收桶的顶部表面沿外周边等距环绕与所述气体吸收桶的顶部壳体相连接;所述气体吸收桶的底部通过导管连接有第二增压输送泵,所述第二增压输送泵远离所述气体吸收桶的一端通过导管与所述闪蒸桶侧壁的上端相连接,所述闪蒸桶的底部通过导管连接有循环泵,且所述闪蒸桶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一端设有第一气体压缩泵,所述闪蒸桶远离所述第一气体压缩泵的一端设有第二气体压缩泵。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箱的内部设有网格框,所述网格框内设有过滤筛体,且所述除尘箱的顶部出口处设有第一滤网。进一步的,所述脱硫桶的顶部设有进料口,且所述脱硫桶的侧壁上铰接有密闭开合门,所述密闭开合门远离所述铰接端通过螺栓与所述脱硫桶的侧壁壳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脱硫桶的内部底端设有电热烘器,所述电热烘器的上端连接有多个导热杆,多个所述导热杆的顶部连接有金属丝网,所述金属丝网的上端连接有焦炭渣板,且所述金属丝网靠近所述脱硫桶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二滤网。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吸收桶的内部顶端设有雾化喷淋头,所述雾化喷淋头设有四个,多个所述雾化喷淋头的顶部贯穿所述气体吸收桶的顶部壳体分别与多个所述输液管对应连接,且多个所述雾化喷淋头的下端设有第一弧形集液滤板,所述第一弧形集液滤板的下端设有第二弧形集液滤板。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吸收桶的底部表面上连接有第一排放阀,所述第一排放阀通过导管与所述第二增压输送泵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闪蒸桶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高闪仓和低闪仓,所述高闪仓和所述低闪仓之间呈水平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中心处贯穿设有流通阀,且所述隔离板的外周边表面与所述闪蒸桶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高闪仓靠近所述第一气体压缩泵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密闭阀,且所述第一密闭阀与所述第一气体压缩泵通过高压管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低闪仓靠近所述第二气体压缩泵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二密闭阀,且所述第二密闭阀与所述第二气体压缩泵通过高压管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闪蒸桶的底部表面上连接有第二排放阀,所述第二排放阀通过导管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接,且所述循环泵远离所述闪蒸桶的一端通过导管与所述气体吸收桶的一侧侧壁下端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多孔导气箱将垃圾填埋场内产生的气体进行吸收输送到除尘箱内进行粉尘的过滤,然后将过滤的气体送入脱硫桶进行有效的脱硫,使得气体内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占比得到较高的提升,在经过气体输送泵的压缩输送到气体吸收桶内,再利用第一增压输送泵将吸附剂存放箱内的吸附剂通过多通阀配合多个输液管增压输送到气体吸收桶内和气体进行均匀的混合,进行气体的分离工作,将大量的甲烷气体分离出来通过气体吸收桶顶部沿导气管进入换热器内冷却后进行收集处理,而剩下的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和少量甲烷以及其他物质的气体被吸附剂吸附后通过气体吸收桶底部连接的第二增压输送泵增压输送到闪蒸桶内,利用第一气体压缩泵和第二气体压缩泵对闪蒸桶内的气压进行调整,以气压骤降的方式分离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然后进行收集,而剩下的含有多种气体的吸附剂再经过循环泵进行循环利用,整个过程较好的将垃圾填埋产生的废气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从中获取了更多的有效能源,并且还降低了废气的污染程度,较好的保护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除尘箱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脱硫桶桶内部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气体吸收桶内部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闪蒸桶内部结构剖视图。附图说明:1、多孔导气箱;2、除尘箱;2a、网格框;2b、过滤筛体;2c、第一滤网;3、脱硫桶;3a、进料口;3b、密闭开合门;3c、电热烘器;3c-1、导热杆;3d、金属丝网;3e、焦炭渣板;3f、第二滤网;4、气体输送泵;5、气体吸收桶;5a、雾化喷淋头;5b、第一弧形集液滤板;5c、第二弧形集液滤板;5d、第一排放阀;6、换热器;7、吸附剂存放箱;8、第一增压输送泵;8a、多通阀;8b、输液管;9、第二增压输送泵;10、闪蒸桶;10a、高闪仓;10b、低闪仓;10c、隔离板;10c-1、流通阀;10d、第二排放阀;11、第一气体压缩泵;11a、第一密闭阀;12、第二气体压缩泵;12a、第二密闭阀;13、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产生的废气成套治理装置,包括多孔导气箱(1)、除尘箱(2)、脱硫桶(3)、气体吸收桶(5)、闪蒸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气箱(1)的顶部通过导气管与所述除尘箱(2)的侧壁相连接,所述除尘箱(2)的顶部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脱硫桶(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脱硫桶(3)远离所述除尘箱(2)的一端底部通过导气管连接有气体输送泵(4),所述气体输送泵(4)远离所述脱硫桶(3)的一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顶部通过导气管连接有换热器(6),所述气体吸收桶(5)远离所述换热器(6)的一侧设有第一增压输送泵(8),所述第一增压输送泵(8)远离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一侧通过导管连接有吸附剂存放箱(7),且所述增压输送泵(8)靠近气体吸收桶(5)的一侧设有多通阀(8a),所述多通阀(8a)上连接有四个输液管(8b),多个所述输液管(8b)延伸至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顶部表面沿外周边等距环绕与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顶部壳体相连接;/n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底部通过导管连接有第二增压输送泵(9),所述第二增压输送泵(9)远离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一端通过导管与所述闪蒸桶(10)侧壁的上端相连接,所述闪蒸桶(10)的底部通过导管连接有循环泵(13),且所述闪蒸桶(10)靠近所述换热器(6)的一端设有第一气体压缩泵(11),所述闪蒸桶(10)远离所述第一气体压缩泵(11)的一端设有第二气体压缩泵(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产生的废气成套治理装置,包括多孔导气箱(1)、除尘箱(2)、脱硫桶(3)、气体吸收桶(5)、闪蒸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气箱(1)的顶部通过导气管与所述除尘箱(2)的侧壁相连接,所述除尘箱(2)的顶部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脱硫桶(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脱硫桶(3)远离所述除尘箱(2)的一端底部通过导气管连接有气体输送泵(4),所述气体输送泵(4)远离所述脱硫桶(3)的一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顶部通过导气管连接有换热器(6),所述气体吸收桶(5)远离所述换热器(6)的一侧设有第一增压输送泵(8),所述第一增压输送泵(8)远离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一侧通过导管连接有吸附剂存放箱(7),且所述增压输送泵(8)靠近气体吸收桶(5)的一侧设有多通阀(8a),所述多通阀(8a)上连接有四个输液管(8b),多个所述输液管(8b)延伸至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顶部表面沿外周边等距环绕与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顶部壳体相连接;
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底部通过导管连接有第二增压输送泵(9),所述第二增压输送泵(9)远离所述气体吸收桶(5)的一端通过导管与所述闪蒸桶(10)侧壁的上端相连接,所述闪蒸桶(10)的底部通过导管连接有循环泵(13),且所述闪蒸桶(10)靠近所述换热器(6)的一端设有第一气体压缩泵(11),所述闪蒸桶(10)远离所述第一气体压缩泵(11)的一端设有第二气体压缩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产生的废气成套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2)的内部设有网格框(2a),所述网格框(2a)内设有过滤筛体(2b),且所述除尘箱(2)的顶部出口处设有第一滤网(2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产生的废气成套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桶(3)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a),且所述脱硫桶(3)的侧壁上铰接有密闭开合门(3b),所述密闭开合门(3b)远离所述铰接端通过螺栓与所述脱硫桶(3)的侧壁壳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产生的废气成套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桶(3)的内部底端设有电热烘器(3c),所述电热烘器(3c)的上端连接有多个导热杆(3c-1),多个所述导热杆(3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孝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嘉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