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80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包括透明/半透明的塑料壳体,所述塑料壳体为不规则圆柱体,顶面和底面均为弧形坡面,塑料壳体的底部设置进料口,顶部设置出料口,内部设有滤布装置区,顶部和底部两端均设有放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透明/半透明塑料体作为主体外壳,凭肉眼就可以观察到料液的状态,接上进料口和出料口就可以使用,装卸方便。装置两端放空口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气泡排出充分,另一方面避免工人装反方向影响使用。特定的滤布装置区提高过滤效果,可以大大提高镜片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好加工,小巧轻便,排气泡时可手持扶正,且不占用太多空间,也不需要拆卸更换滤纸,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镜片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生产镜片的浇注工序,会在料罐与浇料器之间的管道中设置过滤装置,以过滤管道中的毛头等杂质,采用的过滤装置一般都是为不锈钢材质的平板或圆柱体式的过滤器,滤纸使用寿命短,容易损伤腐烂,需要频繁更换其中的滤纸或滤芯,且因其结构大多用螺钉连接固定,密封性差且更换滤纸时拆卸麻烦;且过滤器内气泡不易排出,并且不能肉眼观察到过滤器里面的气泡是否已经排尽,严重影响了镜片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一种安装简单,排气方便,容易观察,并采用多层过滤技术,达到更加理想的过滤效果,大大提高镜片的质量的过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包括透明/半透明的塑料壳体,所述塑料壳体为不规则圆柱体,顶面和底面均为弧形坡面,塑料壳体的底部设置进料口,顶部设置出料口,内部设有滤布装置区,顶部和底部两端均设有放空口。本技术所述滤布装置区包括外层圆柱形的镂空塑料框架和内层圆柱形的多孔塑料体,内层与外层之间为多层折叠滤布,内层内部为空腔。所述镂空塑料框架的上下两面为实心面,中间面为镂空,上表面设置料液出口,料液出口通过塑料管连接出料口。所述多孔塑料体为与镂空塑料框架同心的圆柱面,顶端与底端分别与镂空塑料框架的顶端与底端连接,圆柱面上分布多个小孔,小孔孔径小于1mm。内层多孔塑料体与外层镂空塑料框架可以固定滤布,同时内层多孔塑料体的小孔,可以增大料液压力,使料液在滤纸层内流动,提高过滤效果。本技术所述多层折叠滤布为多层滤布叠加后围绕中间的多孔塑料体折叠而成,增大料液与滤布的接触面积,可以对料液进行更充分的过滤,且增加使用寿命。本技术所述滤布可采用涤纶、丙纶、锦纶材质的滤布。多层折叠滤布结合多孔塑料体,可达到过滤孔径为0.5~5μm,既能过滤掉杂质,又能使镜片所需树脂及补色剂颜料等助剂通过,满足镜片料液过滤的需求,且能延长使用寿命。在镜片的常规生产中,现有的平板过滤器需每天更换滤纸,本技术所述的过滤装置可至少使用一周。本技术所述塑料壳体的顶面和底面为中心对称,有利于加工操作,放空口安装于弧形坡面的尖端,便于气泡排除。本技术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连接宝塔形接口,可以更好得起到密封和防滑的作用。本技术所述放空口采用螺纹式塑料盖封口,密封性好,易打开。本技术所述透明/半透明的塑料壳体为硬质半透明塑料体,材料可以用POM、HDPE或PC。本技术所述过滤装置高度为10~15cm,小巧轻便好操作。本技术所述装置在使用时,将浇注镜片使用的管道和本技术中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对接。放料前两端放空口均封闭,浇料罐的浇料开关打开后,料液通过管道进入过滤装置,料液因为有正压,通过管道时会将管道里的空气往前推,一直推到过滤装置中,然后大部分的空气会随着料液往出料口推出去,但是还会有很多小气泡会被料液推到出料口旁边的壁上,所以就需要打开出料口旁边的放空口进行排气,从而保证整个料液经过的地方不会出现气泡,从而提高树脂镜片的合格率;因为过滤装置上下两面都是有一个倾斜的角度,而一些小气泡通常都会被推到最前面的一个点,所以气泡都会往出料口旁边的排气口跑,这时打开排气口,就能彻底排尽气泡。料液从进料口进入过滤装置后,会通过滤装置里面的多层滤布,从而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然后料液从出料口出去,再通过管道注入到模具中。当料液充满本技术的透明/半透明的塑料壳体,观察本技术的塑料壳体内没有气泡后,封住放空口,可以达到有效的过滤效果。本装置在正接时,料液从底部进料口进入塑料壳体与滤布装置区之间,通过镂空塑料框架的镂空处进入多层折叠滤布区,穿过滤布,再通过多孔塑料体上的小孔流入滤布装置区的中心空腔,然后从顶部料液出口流出到出料口;如果装置被反接,料液从出料口流到镂空塑料框架顶部的料液出口进入滤布装置区的中心空腔,然后通过多孔塑料体上的小孔进入多层折叠滤布区,穿过滤布,从镂空塑料框架的镂空处流出至滤布装置区与塑料壳体之间,然后从进料口流出,因此所述滤布装置区的结构设置使得本过滤装置在正接和反接时都不影响使用,同样的,在顶部和底部两端均设有放空口,也是为了避免工人安装过滤装置时装反方向无法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使用透明/半透明塑料体作为主体外壳,凭肉眼就可以观察到料液的状态,接上进料口和出料口就可以使用,装卸方便。装置两端放空口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气泡排出充分,另一方面避免工人装反方向影响使用。特定的滤布装置区提高过滤效果,可以大大提高镜片的质量。本技术结构简单易加工,小巧轻便,排气泡时可手持扶正,且不占用太多空间,也不需要拆卸更换滤纸,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滤布装置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俯视示意图。图中:1-塑料壳体,2-滤布装置区,3-进料口,4-出料口,5-放空口,6-镂空塑料框架,7-多层折叠滤布,8-料液出口,9-宝塔形接口,10-螺纹式塑料盖,11-多孔塑料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根据图1-图3所示的一种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包括POM材质的半透明塑料壳体1,所述塑料壳体1为不规则圆柱体,顶面和底面均为弧形坡面,塑料壳体1的底部设置进料口3,顶部设置出料口4,内部设有滤布装置区2,顶部和底部两端均设有放空口5。本实施例所述滤布装置区2包括外层的镂空塑料框架6和内层的圆柱形的多孔塑料体11,内层与外层之间为多层折叠滤布7,内层内部为空腔。所述镂空塑料框架6的上下两面为实心面,中间面为镂空,镂空塑料框架6的上表面设置料液出口8,料液出口8通过塑料管连接出料口4;所述多孔塑料体11为与镂空塑料框架6同心的圆柱面,顶端与底端分别与镂空塑料框架6的顶端与底端连接,圆柱面上分布多个小孔,小孔孔径小于1mm。所述多层折叠滤布7为多层滤布叠加后围绕中间的多孔塑料体11折叠而成。本实施例所述塑料壳体1的顶面和底面为中心对称,放空口5安装于弧形坡面的尖端。本实施例所述进料口3和出料口4连接宝塔形接口8。本实施例所述放空口5采用螺纹式塑料盖9封口。本实施例所述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高度为10cm。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半透明的塑料壳体(1),所述塑料壳体(1)为不规则圆柱体,顶面和底面均为弧形坡面,塑料壳体(1)的底部设置进料口(3),顶部设置出料口(4),内部设有滤布装置区(2),顶部和底部两端均设有放空口(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半透明的塑料壳体(1),所述塑料壳体(1)为不规则圆柱体,顶面和底面均为弧形坡面,塑料壳体(1)的底部设置进料口(3),顶部设置出料口(4),内部设有滤布装置区(2),顶部和底部两端均设有放空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布装置区(2)包括外层圆柱形的镂空塑料框架(6)和内层圆柱形的多孔塑料体(11),内层与外层之间为多层折叠滤布(7),内层内部为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塑料框架(6)的上下两面为实心面,中间面为镂空,上表面设置料液出口(8),料液出口(8)通过塑料管连接出料口(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浇注树脂镜片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塑料体(11)为与镂空塑料框架(6)同心的圆柱面,顶端与底端分别与镂空塑料框架(6)的顶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王传宝严清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