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型空调器的排水孔开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66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体型空调器的排水孔开闭装置,是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学或电磁铁原理,对开闭排水孔用的开闭口高低进行调节,使冷凝水汇集或排出到基座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两部分装置组成,第一部分由带有上述排水孔的基座板和对上述排水孔进行开闭用的开闭口、转动杆和高度调节器构成。第二部分由带有排水孔的基座板和开闭口、电磁铁调节器和连接器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兼作采暖用的一体型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利用冷凝水可提高室外热交换器的效率,降低消耗功率。而在进行采暖运行时,可以防止周围环境产生的室外部分风扇的损伤或室外热交换器的结冰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型空调器的排水孔开闭装置。室外热交换器(7)设置在上述基座板(3)上,并安放在空调器室外部分最外边。室外部分风扇(8)放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7)的前方。室外部分风扇(8)将室外空气吸入、传送给室外热交换器(7)。而且,在空调器热交换系统中,对进行实际热交换的工作媒体进行压缩用的压缩机(9),安装在的室外部分的上述基座板(3)上面。排水孔(10)设在上述基座板(3)的室外端,穿越上述基座板(3)成形。上述排水孔(10)起到下面将介绍的排放冷凝水(11)通路的作用。在排水孔(10)上,设置了开闭件(12),用以控制聚集在上述基座板(3)上的冷凝水(11)的排放。当对上述组成的单纯制冷用一体型空调器具体工作过程,加以分析可知,如果空调器 动,即进行室内热交换器(5)、室外热交换器(7)、压缩机(9)及膨胀阀(未图示)等主要组成部分的空调循环过程,驱动马达(图中未示),使室内部分风扇(6)和室外部分风扇(8)进行转动。接着,室内部分在上述室内部分风扇(6)的旋转作用下,需要进行空调用的空间空气,沿规定的通路,吸入空调器的室内部分,并传送给装在室内部分中的室内热交换器(5)。上述空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5)时,与工作媒体进行热交换,变成相对较低的温度。上述热交换后的空气因室内部分风扇(6)的旋转,经过上述室内部分风扇(6)和预定的通路,排放至需要进行空调用的空间。这时,为进行热交换而吸入到空调器室内部分的空气,在上述室内热交换器(5)中,经过热交换过程,温度降低,上述空气中所含的水分受到冷凝。这样;热交换过程中被冷凝的水分,称作冷凝水(11)。上述室内热交换器(5)产生的冷凝水(11)朝基座板(3)室内端滴落。由于设置了基座板(3),因此,集聚在基座板(3)上的冷凝水(11)便聚在排水孔(10)的四周。这样,聚在上述基座板(3)上的冷凝水(11),通过排水孔(10)排到外部。在室外部分进行的操作,是把上述室内热交换器(5)传导工作媒体的热,排向外部。也就是说室外的空气受室外部分风扇(8)的导向,边通过室外热交换器(7),边与工作媒体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排向室外。也就是说,在上述传统制冷专用一体型空调器的制冷过程中,受室内部分风扇(6)旋转作用吸入空气,被吸入的空气与室内热交换器(5)的工作媒体进行热交换。在这个过程中,吸入空气中的水分被冷凝,产生冷凝水(11)。上述冷凝水(11)聚集到构成空调器底板的上述基座板(3)上。为了利用集聚在上述基座板(3)上的冷凝水,如果堵住了排水孔(10),那么,冷凝水(11)在基座板(3)上的量就会增大。这时,室外部分风扇(8)也处在旋转的状态。上述室外端风扇(8)边旋转,边通过旋转叶片把集聚在基座板(3)上的冷凝水甩向室外热交换器(7)。在这个过程中,飞溅的冷凝水水珠吸收高温室外热交换器(7)的热而被蒸发,水珠吸收室外热交换器(7)的热越多,温度越下降。即,集聚在上述基座板(3)上的冷凝水,比室外热交换器(7)工作媒体的温度相对较低,因此,利用冷凝水(11),可以提高室外热交换器(7)的热交换效率,从而降低了空调器的消耗功率。图2所示为单纯制冷一体型空调器的莫里尔图。如图所示,不考虑冷凝水影响的空调器冷冻循环,是由线①-②-③-④过程组成。此时。其消耗功率为A(线②-③)X冷媒循环量(kg)。而利用冷凝水的空调器冷冻循环,则由①-②-③’-④’过程组成。此时的消耗功率为A(线②-③’)X冷媒循环量(Kg)。这样,如果利用冷凝水,比不用冷凝水,其消耗功率约降低2~3%左右。图3所示,为现有的兼作采暖用的一体型空调器。如图所示,兼作采暖用的一体型空调器在上述压缩机(9)侧面,设置了一个四通阀(13),以便在专作制冷用一体型空调器结构变换工作媒体的流动,切换为制冷运行或采暖运行。上述基座板(3)上构成的排水孔(10)做成不用开闭件封堵的结构。也就是说由于不使用开闭件,因而上述基座板(3)上,不聚冷凝水而排向外部。当分析这种兼作采暖用的一体型空调器的动作可知,由于向外部排放冷凝水,因而冷暖操作均不利用冷凝水。当制冷时,组成了与单纯制冷用的一体型空调器相同的循环过程。当采暖时,室内部分与室外部分形成与制冷比较的反向循环,温度相对较高的空气流入室内。如上所述,利用冷凝水进行制冷或采暖时,尽管在热交换效率和消耗功率方面比较有利,但传统的兼作采暖用的一体型空调器,冷凝水不聚在基座板(3)上面而是排出。这样在采暖 动时,如果基座板(3)上面积有冷凝水,就会产生下列问题。即采暖起动时,由于空调器室外部分四周温度偏低,聚集在上述基座板(3)上的冷凝水会结冰并慢慢变厚,与其相接触的室外部分风扇(8)会受到损坏。既使冷凝水不结冰,上述室外部分风扇(8)把聚集的冷凝水打到室外热交换器(7)上,也会诱发室外热交换器(7)结冰。这种结冰降低了室外热交换器(7)的热交换效率,其结果使经过室内部分热交换过程的排放空气的温度减低,从而降低了采暖功能。由于采暖时出现的这种问题,现有的结构,当在空调器挂在高层建筑物上使用时,如果使用环境不便于排水孔的开闭,那么,就不使用开闭件密闭排水孔(10),而直接把聚在基座板(3)上的冷凝水排放到外部。现有技术的冷暖兼容空调器,其冷凝水直接向外部排放,因而在制冷时缺点是不能增大利用冷凝水的上述室外热交换器(7)的热交换效率,也不能减小消耗的功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型空调器的排水孔开闭装置,由基座板、开闭件、调节件分和控制部分所组成。基座板设有排放冷凝水用的排水孔;开闭件对上述排水孔进行开闭,排放冷凝水;调节件分对上述开闭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控制部分对上述调节件分的动作进行控制。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开闭件由上盖、连接部和插入部组成。上盖为半球形,直径比上述排水孔直径大;连接部在上盖的上部,凸起,并与调节件相连接;插入部则凸起在上盖的下面,成圆筒形状,插入排水孔内。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插入部设有水平通孔和垂直通孔。水平通孔从一侧穿过另一侧的侧面;垂直通孔则穿过水平通孔和插入部的下面。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调节件包括转动杆和位置调节件组成部分。转动杆依照上述控制部的控制进行旋转;位置调节件则与转动杆的一端连接,以调整开闭件的位置。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调节件是一种电磁铁调节器,受控制部控制,利用电磁铁原理,调节所述开闭件的位置。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铁调节器由连接线、线圈、固定板和连接杆所组成。连接线接有电源。线圈与连接线连接。固定板放在线圈的下部,支承着上述线圈。连接杆则依照固定板有无接通电源而上下移动。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部是一种冷暖方式用的转换开关,它依照采暖或制冷方式,控制位置调整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由于控制、利用汇聚在基座板上的冷凝水的排放,因而具有提高热交换效率,降低消耗功率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改进了开闭件的结构,使只适用于现有单纯制冷用的一体型空调器中的开闭件,也可用于兼作采暖用的一体型空调器中,这样,在室内可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对排水孔进行开闭。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空调器在进行制冷运行时,对汇聚在基座板上的冷凝水的排放进行控制、利用,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降低消耗功率;而当进行采暖运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型空调器的排水孔开闭装置,包括设有排水孔的基座板,其特征在于,空调器的排水孔开闭装置包括基座板、开闭件、调节件和控制部,基座板设有排放冷凝水用的排水孔;开闭件对上述排水孔进行开闭,排放冷凝水;调节件对所述开闭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控制部则对所述调节件的动作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鲁薰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