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61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底座、坐板、靠背和立板,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撑台固定连接有坐板,且坐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转轴,坐板的侧壁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穿过坐板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靠背,靠背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立板,且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的端部及立板的顶端均安装有滑轮,立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且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立板侧壁,此颈椎牵引装置便于移动,能够调节靠背与坐板之间的角度,以便于使用者和习惯性的半躺者对颈椎的牵引,使用效果更佳,结构简单,避免了以往颈椎牵引装置结构固定死板且牵引效果差的情况。

A cervical tr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牵引装置
,具体为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越来越多上班族每天长时间以固定的姿势面对电脑,越来越多的人出现颈椎问题,需要通过颈椎牵引进行调整,颈椎牵引主要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复位,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收,解除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粘连的关节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整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现在的颈椎牵引装置使用时通常让患者坐在座椅上,支撑带包在下巴下面,通过拉绳的不断拉动实现对颈椎的牵引,但是该类装置通常是通过手动完成,拉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人拉动的力不尽相同,导致牵引效果较差,现在的颈椎牵引装置结构较为固定死板,不能根据患者的习惯坐姿来调整牵引的角度,且不便于移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颈椎牵引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底座、坐板、靠背和立板,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撑台固定连接有坐板,且坐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坐板的侧壁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穿过坐板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立板,且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端部及立板的顶端均安装有滑轮,所述立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且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立板侧壁;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且拉绳的端部分别穿过立板顶端及横板端部的滑轮位于坐板的正上方,所述拉绳位于坐板上方的一端安装有支撑带,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且第二电动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滑动连接在立板侧壁,所述套筒内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端部穿过套筒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按摩辊,所述靠背靠近坐板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松紧布带。优选的,所述按摩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圈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外侧等距设置有硅胶凸起,且硅胶凸起与硅胶套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立板的两侧壁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及两个套筒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配合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块及两个套筒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卡块滑动连接在立板侧壁。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自锁轮,所述底座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拉杆,且拉杆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推把。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位于坐板底部的支撑台侧边固定安装有储物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使用时,患者坐在坐板上,使松紧布带束缚住使用者的肩部位置,面部支撑在支撑带上,通过外部控制面板控制第一电动推杆活塞杆以一定速率升降,使支撑带缓慢匀速的进行牵引,牵引过程中控制第二电动推杆活塞杆伸缩,套筒上下滑动,使按摩辊在使用者的颈椎处上下滚动按摩,起到边牵引边按摩的效果,同时束缚带限制使用者的大范围活动,便于达到更好的颈椎牵引效果。2、本技术过在底座底部安装了自锁轮便于实现对装置的移动,根据不同使用者习惯的坐姿不同,可以控制电机工作,使转轴转动,进而调节靠背与坐板之间的角度,以便于使用者和习惯性的半躺者对颈椎的牵引,使用效果更佳,结构简单,避免了以往颈椎牵引装置结构固定死板且牵引效果差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坐板与靠背连接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套筒与滑杆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立板与滑板及套筒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坐板;3、靠背;4、立板;5、横板;6、滑轮;7、第一电动推杆;8、滑块;9、拉绳;10、支撑带;11、第二电动推杆;12、套筒;13、连接板;14、弹簧;15、滑杆;16、固定板;17、按摩辊;18、硅胶套;19、松紧布带;20、储物箱;21、转轴;22、电机;23、卡块;24、滑槽;25、拉杆;26、自锁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底座1、坐板2、靠背3和立板4,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撑台固定连接有坐板2,且坐板2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转轴21,所述坐板2的侧壁安装有电机22,且电机22的输出轴端部穿过坐板2与转轴2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靠背3,所述靠背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立板4,且立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端部及立板4的顶端均安装有滑轮6,所述立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7,且第一电动推杆7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滑动连接在立板4侧壁;所述滑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9,且拉绳9的端部分别穿过立板4顶端及横板5端部的滑轮6位于坐板2的正上方,所述拉绳9位于坐板2上方的一端安装有支撑带10,所述横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1,且第二电动推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12,且套筒12滑动连接在立板4侧壁,所述套筒12内固定连接有弹簧14,且弹簧1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的端部穿过套筒12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且固定板16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按摩辊17,所述靠背3靠近坐板2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松紧布带19。所述按摩辊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圈硅胶套18,所述硅胶套18的外侧等距设置有硅胶凸起,且硅胶凸起与硅胶套18一体成型,便于更舒服的按摩。所述立板4的两侧壁均设置有滑槽24,所述滑块8及两个套筒12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3,且卡块23配合滑动连接在滑槽24内,所述滑块8及两个套筒12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卡块23滑动连接在立板4侧壁,便于滑块8及套筒12上下滑动的稳定。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自锁轮26,所述底座1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拉杆25,且拉杆25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推把,便于控制装置的移动。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坐板2底部的支撑台侧边固定安装有储物箱20,便于储存需要的物件。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患者坐在坐板2上,使松紧布带19束缚住使用者的肩部位置,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底座(1)、坐板(2)、靠背(3)和立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撑台固定连接有坐板(2),且坐板(2)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转轴(21),所述坐板(2)的侧壁安装有电机(22),且电机(22)的输出轴端部穿过坐板(2)与转轴(2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靠背(3),所述靠背(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立板(4),且立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端部及立板(4)的顶端均安装有滑轮(6),所述立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7),且第一电动推杆(7)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滑动连接在立板(4)侧壁;/n所述滑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9),且拉绳(9)的端部分别穿过立板(4)顶端及横板(5)端部的滑轮(6)位于坐板(2)的正上方,所述拉绳(9)位于坐板(2)上方的一端安装有支撑带(10),所述横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1),且第二电动推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12),且套筒(12)滑动连接在立板(4)侧壁,所述套筒(12)内固定连接有弹簧(14),且弹簧(1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的端部穿过套筒(12)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且固定板(16)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按摩辊(17),所述靠背(3)靠近坐板(2)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松紧布带(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底座(1)、坐板(2)、靠背(3)和立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撑台固定连接有坐板(2),且坐板(2)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转轴(21),所述坐板(2)的侧壁安装有电机(22),且电机(22)的输出轴端部穿过坐板(2)与转轴(2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靠背(3),所述靠背(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立板(4),且立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端部及立板(4)的顶端均安装有滑轮(6),所述立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7),且第一电动推杆(7)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滑动连接在立板(4)侧壁;
所述滑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9),且拉绳(9)的端部分别穿过立板(4)顶端及横板(5)端部的滑轮(6)位于坐板(2)的正上方,所述拉绳(9)位于坐板(2)上方的一端安装有支撑带(10),所述横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1),且第二电动推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12),且套筒(12)滑动连接在立板(4)侧壁,所述套筒(12)内固定连接有弹簧(14),且弹簧(1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现财李传艳窦庆喜
申请(专利权)人:临朐糖尿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