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空气压缩智能控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1447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25
一种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空气压缩智能控排系统,它包括空气压缩机(24)、干燥机(25)、气液分离器(26)和储气罐(27),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气压缩机(24)的高压气体输出端最低点、干燥机(25)的最低点、气液分离器(26)的最低点、储气罐(27)的最低点以及气源输出管(17)的最低位处均连接有排污管(18),在对应的排污管(18)安装有第一气动角座阀(1)、第二气动角座阀(2)、第三气动角座阀(3)、第四气动角座阀(4)和第五气动角座阀(5);各气动角座阀受控于对应的二位三通阀,它们的进气口均与储气缸(27)相连,各二位三通阀的电磁阀线圈受控于控制柜(28)。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排空效果好,安全可靠,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空气压缩智能控排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控制技术,尤其是一种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压缩空气系统污液杂质排控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空气压缩智能控排系统。
技术介绍
、前端压缩机等设备,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及时排污是空压机系统维护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若忽视了这项工作,会引起各种问题。 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所用的加压介质为压缩空气作为加压气源,为了保障空气加压氧舱在使用时得到充足而平稳的气源,一般都事先将所用纯净气源制备好存储于储气罐中,而储气罐中的压缩空气是通过空压机将外界空气进行加压压缩,形成温度较高压缩空气,温度较高的压缩空气再经干燥机初步冷却干燥后,形成温度相对较低的压缩空气,此时压缩空气中的水和油等分子有部分将析出,在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后,送入储气罐以作备用。但我们知道一般外界空气都是有湿度的,尤其是夏季阴雨天比较多,空压机吸入外界空气进行压缩形成压缩空气,此压缩空气含有大量的饱和水分。温度较高的空气分子碰到温度较低的管道壁、干燥机、气液分离器、进入储气罐等路径时将凝结成了水滴,沉淀于各个部位的最底部,也因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子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分子或油分子,沉淀聚集在不同部位的水分若不及时排出,会对不同附件造成损坏,若在空压机位置沉积会造成空压机润滑油的乳化,及压缩机主机润滑不良的情况,导致空压机不能正常运转而损坏,若沉积于其他部位和储气罐底部时会加速其设备设施腐蚀而损坏,大大降低了设备使用寿命且危及设备安全运行。压缩空气在经一般干燥处理后,仍带有一定的水分,进入储气罐中的压缩空气含有悬浮着的水汽和油汽分子,随着温度降低和重力的作用这些悬浮着的水汽和油汽分子逐渐下沉聚集在储气罐的底部,而这部分水分在不同的季节随时间而积累呈复杂不确定关系。此水分积累的结果是:一方面影响空气加压舱用气设备和气动控制执行器件的安全正常的工作,并加速其损坏;另一方面严重腐蚀储气容器空气加压舱的压缩空气部分各位置点的排污方式主要有人工手动排污和自动排污。人工排污是指人工开启各个点位的排污阀,定时进行排污。此方法常见问题是操作人员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排污频率受阴雨天气、高温天气季节的影响,不宜掌握,若排污不及时或忘记排污,会影响用气设备的安全正常的工作,并加速其损坏;自动排污则是对各部位需要排污的位置,用自动开启的排污阀方式进行排污。自动排污阀分为电子的和物理的两种。电子自动排污阀通常是直动电磁阀式排水器原理,一般通过控制电磁阀阀门的开和关达到排污目的,此方式虽在工业压缩空气排污中应用,但针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此电子自动排污方式很少使用,主要原因电磁阀门内径较小,稍有锈蚀物后不是阻卡就是漏气的缺点,加之电磁阀线圈通电直接作用于阀上会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该方式在空气加压氧舱压缩空气排污中基本不采用。而物理式自动排污方式,其内部主要结构是在排污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浮球自动浮起排污阀门打开,在压力下排污液受压力作用自动排出,原理类似于蒸汽的疏水阀。这个缺点只能是排污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才触发排污,这会使得压缩空气中的水汽始终处于饱和。在一段时间产生锈蚀物后也容易造成排污阻卡,或排污后不能复位,或复位后关闭不严而漏气的缺点,因这些缺点和不足的影响,所以空气加压舱的压缩空气部分各位置点的排污方式,在现空气加压氧舱压缩空气部分的排污方式中几乎仍采用人工手动排污。综上所述,人工手动排污费时费力,人为因素多,自动排污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堵塞或漏气的缺点,为此本专利技术将解决此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空气加压氧舱压缩空气部分排污费时费力,人为因素多,自动排污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堵塞或漏气的问题,设计一种不会出现堵塞或漏气的全自动空气加压氧舱空气压缩智能控排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空气压缩智能控排系统,它包括空气压缩机24、干燥机25、气液分离器26和储气罐27,空气压缩机24受控于自身控制柜28,空气压缩机24的高压气体输出端通过输气管道与干燥机25的输入端相连或直接通过输气管道与气液分离器26相连,干燥机25的压力气体输出端通过输气管道与气液分离器26的输入端相连通,气液分离器26的输出端通过输气管道与储气罐27的输入端相连通,储气罐27连接有为空气加压氧舱供气和气动控制执行部件所需的气源输出管17,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气压缩机24的高压气体输出端最低点、干燥机25的最低点、气液分离器26的最低点、储气罐27的最低点以及气源输出管17的最低位排污管口均伸至排污管18中,在排污管18与空气压缩机24的高压气体输出端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气动角座阀1,在排污管18与干燥机25的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气动角座阀2,在排污管18与气液分离器26的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气动角座阀3,在连接排污管18与储气罐27的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四气动角座阀4,在排污管18与气源输出管17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五气动角座阀5;第一气动角座阀1受控于第一二位三通阀6,第二气动角座阀2受控于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三气动角座阀3受控于第三二位三通阀8,第四气动角座阀4受控于第四二位三通阀9,第五气动角座阀5受控于第五二位三通阀10,第一二位三通阀6、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三二位三通阀8第四二位三通阀9和第五二位三通阀10的进气口均通过连接管道与储气缸27相连,第一二位三通阀6、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三二位三通阀8第四二位三通阀9和第五二位三通阀10的电磁阀线圈受控于PLC15。所述PLC模块15和模拟信号模块16可置于控制柜28中的空余位置,空气压缩机24启停的交流接触器上连接有隔离式交流接触器辅助接头11,该辅助接头11的输出端接PLC模块15的输入端以便使PLC模块15获得空气压缩机24的运行参数;第一二位三通阀6、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三二位三通阀8第四二位三通阀9和第五二位三通阀10的电磁阀线圈的输入端均与PLCPLC模块15对应输出端相连;在连接空气压缩机24与干燥机25的输气管道上安装有T字形金属三通,T字形金属三通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2,在储气罐27上也连接有一个T字形金属三通,该T字形金属三通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3,在连接储气罐27最低点管伸至与排污管18的管道安装有非接触式液体检测传感器14,第一压力传感12、第二压力传感13和液体检测传感器14的信号输出端分号与模拟信号模块16对应的输入端相连,EM235模拟信号模块16将第一压力传感12、第二压力传感13和液体检测传感器14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到PLC模块15中以便作为控制第一二位三通阀6、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三二位三通阀8第四二位三通阀9和第五二位三通阀10的电磁阀线圈动作的依据。所述的PLCPLC模块15为西门子S7-200型。所述的模拟信号模块16为EM235型模拟信号模块。所述的T字形金属三通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有压力表。所述的第一气动角座阀1、第二气动角座阀2、第三气动角座阀3、第四气动角座阀4、第五气动角座阀5安装管道的前部分别安装有第一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空气压缩智能控排系统,它包括空气压缩机(24)、干燥机(25)、气液分离器(26)和储气罐(27),空气压缩机(24)受控于自身的控制柜(28),空气压缩机(24)的高压气体输出端端通过输气管道与干燥机(25)的输入端相连或直接通过输气管道与气液分离器(26)相连,干燥机(25)的压力气体输出端通过输气管道与气液分离器(26)的输入端相连通,气液分离器(26)的输出端通过输气管道与储气罐(27)的输入端相连通,储气罐(27)连接有为空气加压氧舱供气和气动控制执行部件所需的气源输出管(17),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气压缩机(24)的高压气体输出端最低点、干燥机(25)的最低点、气液分离器(26)的最低点、储气罐(27)的最低点以及气源输出管(17)的最低位处排污管口均伸至排污管(18)中,在排污管(18)与空气压缩机(24)的高压气体输出端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气动角座阀(1),在排污管(18)与干燥机(25)的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气动角座阀(2),在排污管(18)与气液分离器(26)的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气动角座阀(3),在排污管(18)与储气罐(27)的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四气动角座阀(4),在排污管(18)与气源输出管(17)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五气动角座阀(5);第一气动角座阀(1)受控于第一二位三通阀(6),第二气动角座阀(2)受控于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三气动角座阀(3)受控于第三二位三通阀(8),第四气动角座阀(4)受控于第四二位三通阀(9),第五气动角座阀(5)受控于第五二位三通阀(10),第一二位三通阀(6)、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三二位三通阀(8)第四二位三通阀(9)和第五二位三通阀(10)的进气口均通过连接管道与储气缸(27)相连,第一二位三通阀(6)、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三二位三通阀(8)第四二位三通阀(9)和第五二位三通阀(10)的电磁阀线圈受控于PLC模块(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空气压缩智能控排系统,它包括空气压缩机(24)、干燥机(25)、气液分离器(26)和储气罐(27),空气压缩机(24)受控于自身的控制柜(28),空气压缩机(24)的高压气体输出端端通过输气管道与干燥机(25)的输入端相连或直接通过输气管道与气液分离器(26)相连,干燥机(25)的压力气体输出端通过输气管道与气液分离器(26)的输入端相连通,气液分离器(26)的输出端通过输气管道与储气罐(27)的输入端相连通,储气罐(27)连接有为空气加压氧舱供气和气动控制执行部件所需的气源输出管(17),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气压缩机(24)的高压气体输出端最低点、干燥机(25)的最低点、气液分离器(26)的最低点、储气罐(27)的最低点以及气源输出管(17)的最低位处排污管口均伸至排污管(18)中,在排污管(18)与空气压缩机(24)的高压气体输出端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气动角座阀(1),在排污管(18)与干燥机(25)的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气动角座阀(2),在排污管(18)与气液分离器(26)的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气动角座阀(3),在排污管(18)与储气罐(27)的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四气动角座阀(4),在排污管(18)与气源输出管(17)最低点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五气动角座阀(5);第一气动角座阀(1)受控于第一二位三通阀(6),第二气动角座阀(2)受控于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三气动角座阀(3)受控于第三二位三通阀(8),第四气动角座阀(4)受控于第四二位三通阀(9),第五气动角座阀(5)受控于第五二位三通阀(10),第一二位三通阀(6)、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三二位三通阀(8)第四二位三通阀(9)和第五二位三通阀(10)的进气口均通过连接管道与储气缸(27)相连,第一二位三通阀(6)、第二二位三通阀(7)、第三二位三通阀(8)第四二位三通阀(9)和第五二位三通阀(10)的电磁阀线圈受控于PLC模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空气压缩智能控排系统,其特征是PLC模块(15)和模拟信号模块(16)置于控制柜(28)中的空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德俊罗冰邱永斌周晓东张刚林张玉谷均朱羞阳李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疗养四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