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灭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27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灭蚊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内部设有电控部件放置区,所述电控部件放置区的一侧位于壳体上设有排风口,所述电控部件放置区的下端位于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光源,所述光源的下端一侧连接有隔网,所述隔网的内部连接有风扇,所述壳体的下端底部设有用于存水的水槽,所述水槽的一侧位于壳体上连接有排水塞,所述壳体的上端位于隔网的一侧开设有进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源将蚊虫吸引至壳体一侧的进入口,通过风扇产生的负压吸力使得蚊虫在壳体内部停留,蚊虫通过隔网的阻挡向下落入水槽中,灭蚊效率高效果好,整体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A new type of mosquito ki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灭蚊器
本技术涉及灭蚊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灭蚊器。
技术介绍
蚊子中的雄蚊不吸血,只吸植物汁液及花蜜。雌蚊可吸植物汁液以保持个体生存,但必须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后,卵巢才能发育,繁殖后代。成熟的雌蚊如能容易地吸食到人或动物的血液,通常每二天可产卵一次,故一生可产卵3-7次,也有少为一次多至十余次的,每次产卵几十个至几百个不等。因此,吸引、捕捉并杀死雌蚊可以阻断卵和幼虫的产生,从而可大大减少周围环境蚊子的密度。市场上的灭蚊灯由此诞生,广受大家的欢迎,但是现有的灭蚊灯通过光源吸引蚊子进入放置槽,这样部分蚊子还是会飞走,灭蚊效果差,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新型灭蚊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灭蚊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灭蚊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内部设有电控部件放置区,所述电控部件放置区的一侧位于壳体上设有排风口,所述电控部件放置区的下端位于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光源,所述光源的下端一侧连接有隔网,所述隔网的内部连接有风扇,所述壳体的下端底部设有用于存水的水槽,所述水槽的一侧位于壳体上连接有排水塞,所述壳体的上端位于隔网的一侧开设有进入口。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隔网为L型隔网,且隔网的一角呈弧形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风扇通过支架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且风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至电控部件放置区中的电源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隔网为外部涂有防锈涂层的不锈钢隔网。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光源为能发出长波紫外线的灭蚊灯管,所述光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至电控部件放置区内部的电源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排风口位于风扇的上端一侧,所述水槽位于隔网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光源将蚊虫吸引至壳体一侧的进入口,通过风扇产生的负压吸力使得蚊虫在壳体内部停留,蚊虫通过隔网的阻挡向下落入水槽中,风扇产生的风力通过排风口排风,通过排水塞的设置,当水槽中积累过多的蚊虫后,打开排水塞将水槽中的蚊虫排出壳体的水槽,通过进入口向水槽中添水,本装置通过诱蚊的光源吸引蚊子,风扇把蚊子吸入水槽然后掉入水中,蚊子不会飞走,灭蚊效率高效果好,整体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风口;2、电控部件放置区;3、光源;4、风扇;5、隔网;6、水槽;7、进入口;8、壳体;9、排水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灭蚊器,包括壳体8,所述壳体8的上端内部设有电控部件放置区2,所述电控部件放置区2的一侧位于壳体8上设有排风口1,所述电控部件放置区2的下端位于壳体8的内部安装有光源3,所述光源3的下端一侧连接有隔网5,所述隔网5的内部连接有风扇4,所述壳体8的下端底部设有用于存水的水槽6,所述水槽6的一侧位于壳体8上连接有排水塞9,所述壳体8的上端位于隔网5的一侧开设有进入口7,蚊虫通过进入口7进入水槽6中。具体的,所述隔网5为L型隔网,且隔网5的一角呈弧形设置,线条流畅,美观大方,可引导蚊虫向下进入水槽6中。具体的,所述风扇4通过支架安装在壳体8的内部,且风扇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至电控部件放置区2中的电源上,电控部件放置区2中设有开关控制器和蓄电池,通过风扇4工作产生负压吸力,将光源3吸引来的蚊虫吸入并且向下进入水槽6中。具体的,所述隔网5为外部涂有防锈涂层的不锈钢隔网,蚊虫通过隔网5的阻挡向下落入水槽6中。具体的,所述光源3为能发出长波紫外线的灭蚊灯管,所述光源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至电控部件放置区2内部的电源上,通过光源3将蚊虫吸引至进入口7,然后风扇4产生的负压吸力使得蚊虫在壳体8内部停留然后向下掉入水槽6中。具体的,所述排风口1位于风扇4的上端一侧,所述水槽6位于隔网5的下方,使得隔网5中风扇4产生的吸力将蚊虫吸住使得蚊虫向下掉入水槽6中。具体的,使用时,通过光源3将蚊虫吸引至壳体8一侧的进入口7,壳体8上光源3一侧设有隔板,光源3位于隔板一侧,蚊虫不会直接留在光源3上,通过风扇4产生的负压吸力使得蚊虫在壳体8内部停留,蚊虫通过隔网5的阻挡向下落入水槽6中,风扇4产生的风力通过排风口1排风,通过排水塞9的设置,当水槽6中积累过多的蚊虫后,打开排水塞9将水槽6中的蚊虫排出壳体8的水槽6,通过进入口7向水槽6中添水。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灭蚊器,包括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的上端内部设有电控部件放置区(2),所述电控部件放置区(2)的一侧位于壳体(8)上设有排风口(1),所述电控部件放置区(2)的下端位于壳体(8)的内部安装有光源(3),所述光源(3)的下端一侧连接有隔网(5),所述隔网(5)的内部连接有风扇(4),所述壳体(8)的下端底部设有用于存水的水槽(6),所述水槽(6)的一侧位于壳体(8)上连接有排水塞(9),所述壳体(8)的上端位于隔网(5)的一侧开设有进入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灭蚊器,包括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的上端内部设有电控部件放置区(2),所述电控部件放置区(2)的一侧位于壳体(8)上设有排风口(1),所述电控部件放置区(2)的下端位于壳体(8)的内部安装有光源(3),所述光源(3)的下端一侧连接有隔网(5),所述隔网(5)的内部连接有风扇(4),所述壳体(8)的下端底部设有用于存水的水槽(6),所述水槽(6)的一侧位于壳体(8)上连接有排水塞(9),所述壳体(8)的上端位于隔网(5)的一侧开设有进入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5)为L型隔网,且隔网(5)的一角呈弧形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德森谭文星杨锐锋黄启标罗少锋王蛟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翼高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