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桥墩垂直绿化的灌溉系统,包括桥墩底端四周设置的水箱,水箱内放置有抽水泵,桥墩上设置有从水箱向上延伸的输水管,桥墩还设置有与输水管道连接的抽水管道,抽水管道分别与各个抽水泵连接,桥墩的上端固定有集水管道,输水管道与连接管道相连通,集水管道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正下方有固定于桥墩上的种植盒,种植盒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于种植盒的上端与种植盒内部连通,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于种植盒的底部并竖直向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桥墩从上到下的种植盒都会依次灌满水,灌溉更均匀,而且可以收集多余的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An irrigation system for vertical greening of pi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桥墩垂直绿化的灌溉系统
本技术属于垂直绿化
,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桥墩垂直绿化的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城市道路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的主环路上多采用立交桥的形式,立交桥下多根桥墩对桥体进行支撑,为了桥墩的美化和城市空气的净化,需要对桥墩进行绿化,垂直绿化是不二选择。对于桥墩上的垂直绿化因为不能的得到雨水的浇灌,要对绿化植物时常进行灌溉,现在使用抽水泵和喷水枪,对桥墩上的种植物进行喷洒灌溉,由于种植物本身的阻挡,水只有很少的部分进入到种植盒中,大量的水顺着桥墩侧壁流到地面上,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喷洒不均匀种植盒中储存的水量也不尽形同,对种植物灌溉效果较差,影响种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桥墩垂直绿化的灌溉系统,很好的解决了喷洒灌溉方式灌溉不均匀、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桥墩垂直绿化的灌溉系统,包括设置于桥墩底端四周的水箱,水箱内放置有抽水泵,桥墩一组对角处设置有从水箱向上延伸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道的下端连接有伸入水箱内且与抽水泵相连的抽水管道,桥墩的上端固定有通过连接管道相互连通的集水管道,输水管道与连接管道相连通,集水管道的下侧设置有沿集水管道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正下方有固定于桥墩上的种植盒,种植盒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连接于种植盒的上端并与种植盒相连通,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于种植盒的底部并竖直向下。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上侧面为内凹面,上侧面开设有开口。进一步的,所述开口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滤网。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管道内穿设有外径小于集水管道内径的内衬管,内衬套圆周面设置有沿内衬管轴线圆周均布的多个喷水头,内衬管与连接管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下端呈圆锥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管与种植盒上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道与抽水管道和连接管道连接时均采用三通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抽水泵将水箱中的水通过抽水管道和输水管道输送到集水管道中,集水管道中的水通过第一出水管自由流出,流入到第一出水管下方第一层的种植盒中,当第一层种植盒中的水满时,会在第二出水管的引流下,流入到下一层的种植盒中,桥墩从上到下的种植盒都会依次灌满水,灌溉更均匀,而且每个种植盒中灌溉充分,储水量较多,可以减少灌溉频率。2、水箱的上侧面为内凹面,而且上侧面开设有开口,当灌溉的水量较多时,多余的水可以收集到水箱内,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第二出水管布置示意图;图3为集水管道剖视图。图中:1、桥墩;2、水箱;3、抽水泵;4、抽水管道;5、连接管道;6、集水管道;7、输水管道;8、种植盒;9、第一出水管;10、第二出水管;11、开口;12、第一过滤网;13、内衬管;14、喷水头;15、第二过滤网;16、三通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桥墩垂直绿化的灌溉系统,包括设置于桥墩1底端四周的水箱2,水箱2可以通过固定架固定到桥墩1上,也可以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水箱2内放置有抽水泵3,桥墩1一组对角处设置有从水箱2向上延伸的输水管道7,所述输水管道7的下端连接有伸入水箱2内且与抽水泵3相连的抽水管道4,桥墩1的上端通过卡箍固定有通过连接管道5相互连通的集水管道6,输水管道7与连接管道5相连通,集水管道6的下侧设置有沿集水管道6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出水管9,第一出水管9与集水管道6一体成型,第一出水管9正下方有通过螺栓固定于桥墩1上的种植盒8,种植盒8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0,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连接于种植盒8的上端并与种植盒8相连通,第二出水管10的另一端设置于种植盒8的底部并竖直向下。具体的,所述集水管道6内穿设有外径小于集水管道6内径的内衬管13,内衬套13圆周面设置有沿内衬管13轴线圆周均布的多个喷水头14,内衬管13与连接管道5连通;喷水头14可以将集水管道6中水均匀的喷洒到集水管道6内,然后水可以均匀的流到第一出水管9中,保证种植盒8可以同时浇灌,保证浇灌的均匀性;而且,所述第一出水管9的下端呈圆锥形,保证下流的水不会洒出种植盒8上面的开口范围,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水箱2的上侧面为内凹面,上侧面开设有开口11,可以收集从种植盒8中流出的多余的水,可以二次利用,节省了水资源;所述开口11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滤网12,可以过滤到收集水中的杂草或其他杂质,避免影响抽水泵的工作。具体的,所述第二出水管10与种植盒8上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5,第二过滤网15可以过滤掉即将进入到第二出水管10中的杂质,保证第二出水管10内不会堆积杂质影响第二出水管道10的流通。所述输水管道7与抽水管道4和连接管道5连接时均采用三通接头16,三通接头16为市场上常用的标准金属或塑料三通接头,购买方便,节省制造成本。使用本技术时,将水箱2中加满水,可以开启一个或多个抽水泵3,将水箱2中的水通过抽水管道4和输水管道7输送到集水管道6中,接着,内衬管13上的喷水头14使水均匀的喷洒到集水管道6中,集水管道6中的水通过第一出水管9自由流出,流入到第一出水管9下方第一层的种植盒8中,当第一层种植盒8中的水满时,会在第二出水管10的引流下,流入到下一层的种植盒8中,桥墩1从上到下的种植盒8都会依次灌满水,水箱2还可以收集流下多余的水;本技术使桥墩1从上到下的种植盒8都会依次灌满水,灌溉更均匀,而且可以收集多余的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桥墩垂直绿化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桥墩(1)底端四周的水箱(2),水箱(2)内放置有抽水泵(3),桥墩(1)一组对角处设置有从水箱(2)向上延伸的输水管道(7),所述输水管道(7)的下端连接有伸入水箱(2)内且与抽水泵(3)相连的抽水管道(4),桥墩(1)的上端固定有通过连接管道(5)相互连通的集水管道(6),输水管道(7)与连接管道(5)相连通,集水管道(6)的下侧设置有沿集水管道(6)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出水管(9),第一出水管(9)正下方有固定于桥墩(1)上的种植盒(8),种植盒(8)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0),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连接于种植盒(8)的上端并与种植盒(8)相连通,第二出水管(10)的另一端设置于种植盒(8)的底部并竖直向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墩垂直绿化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桥墩(1)底端四周的水箱(2),水箱(2)内放置有抽水泵(3),桥墩(1)一组对角处设置有从水箱(2)向上延伸的输水管道(7),所述输水管道(7)的下端连接有伸入水箱(2)内且与抽水泵(3)相连的抽水管道(4),桥墩(1)的上端固定有通过连接管道(5)相互连通的集水管道(6),输水管道(7)与连接管道(5)相连通,集水管道(6)的下侧设置有沿集水管道(6)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出水管(9),第一出水管(9)正下方有固定于桥墩(1)上的种植盒(8),种植盒(8)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0),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连接于种植盒(8)的上端并与种植盒(8)相连通,第二出水管(10)的另一端设置于种植盒(8)的底部并竖直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桥墩垂直绿化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上侧面为内凹面,上侧面开设有开口(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张茂,杨小利,许文阁,申新刚,徐媛媛,王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市园丁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