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种植大棚用浇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232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种植大棚用浇灌装置,涉及玉米种植设备领域,包括操作箱、行走架,行走架设置在玉米大棚顶部的导向轨上,行走架的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下方都设有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两个第二行走轮之间通过联动轴相连;连接板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联动轴相连;连接板底部中央设有用于安置出水分管的安置框,出水分管的顶端均连接在出水总管上,出水分管的底端设有用于出水的旋转喷水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装置使得行走架能够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着轨道自动的行走,使用出水分管配合旋转喷水头对玉米进行浇灌,减少大棚种植浇灌不到位的问题和人工操作的繁琐性。

A kind of watering device for corn growing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种植大棚用浇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玉米种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米种植大棚用浇灌装置。
技术介绍
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的巨大潜力。为了满足城市消费群质量要求,蔬菜水果的卫生安全、品质和商品性都有了严格的要求,反季节、无公害的蔬菜瓜果也深受市民喜爱。对于玉米等蔬菜也渐渐地被移植到大棚中,通过大棚种植能够对玉米进行更好的管理。但是现有技术中种植玉米的大棚中,往往只有在大棚顶部设置一个喷水头,容易造成其余边角的玉米苗无法得到灌溉。因此,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制造并使用的玉米种植大棚用浇灌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玉米种植大棚用浇灌装置,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安装在行走架上,所述行走架设置在玉米大棚顶部的导向轨上,所述行走架上设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行走架的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二行走托台和第一行走托台,所述第一行走托台和所述第二行走托台下方都设有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与所述导向轨配合使用,两个第二行走轮之间通过联动轴相连;r>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联动轴相连;所述连接板底部中央设有用于安置出水分管的安置框,所述出水分管的顶端均连接在出水总管上,所述出水总管架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出水分管的底端设有用于出水的旋转喷水头。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之间也通过联动轴相连。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托台,所述托台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托台上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设有第一链轮,所述联动轴上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和所述第一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联动。优选地,所述托台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优选地,所述安置框为1000*1000mm规格的长方形框体。(3)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玉米种植大棚的顶部设置导向轨,并在导向轨上设置行走架,在行走架上设置出水分管和驱动装置,从而带动水能够从玉米种植大棚的一侧浇灌到另一侧,减少浇灌不够细致、无法完全浇灌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驱动装置使得行走架能够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着轨道自动的行走,减少人工浇灌的繁琐性;本技术设置用于安置出水分管的安置框,便于移动出水分管,使出水分管配合旋转喷水头更好的对玉米进行浇灌,减少大棚种植浇灌不到位的问题,提高玉米浇灌的效率也提高玉米的产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玉米种植大棚用浇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驱动装置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操作箱,2-行走架,21-第一支撑架,22-第二支撑架,23-第一行走托台,24-第二行走托台,25-第一行走轮,26-第二行走轮,27-连接板,271-安置框,3-出水总管,31-出水分管,32-旋转喷水头,4-驱动装置,41-托台,42-电动机,43-链条,44-第二链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玉米种植大棚用浇灌装置,包括操作箱1,所述操作箱1安装在行走架2上,所述行走架2设置在玉米大棚顶部的导向轨上,所述行走架2上设有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所述行走架2的底部设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二行走托台24和第一行走托台23,所述第一行走托台23和所述第二行走托台24下方都设有第一行走轮25和第二行走轮26,所述第一行走轮25和第二行走轮26与所述导向轨配合使用,两个第二行走轮26之间通过联动轴相连;所述连接板27上设有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与所述联动轴相连;所述连接板27底部中央设有用于安置出水分管31的安置框271,所述出水分管31的顶端均连接在出水总管3上,所述出水总管3架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2上,所述出水分管31的底端设有用于出水的旋转喷水头32;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25之间也通过联动轴相连;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托台41,所述托台41安装在所述连接板27的一侧,所述托台41上安装有电动机42,所述电动机42的输出轴设有第一链轮,所述联动轴上设有第二链轮44,所述第二链轮44和所述第一链轮之间通过链条43联动;所述托台41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连接板27上;所述安置框271为1000*1000mm规格的长方形框体。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整个设备安放在玉米种植大棚顶部的导向轨上,驱动驱动装置使其能够沿着导向轨移动,驱动装置主要是通过电动机进行转动带动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转动,由于联动轴上安装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即电动机转动可以带动安装在联动轴上的第二链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行走托台和第二行走托台上的第二行走轮转动,带动整个设备沿着导向轨向前运动,此时,出水总管通过抽水泵(抽水泵图中没有画出)抽出的水通入出水分管中,通过出水分管底端的旋转喷水头喷出水(旋转喷水头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说明),使玉米得以浇灌;此外为了增大浇灌面积,也可以将出水总管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移动,使出水分管在安置框内部对应移动加上与其配合使用的旋转喷水头,更有利于大范围的浇灌玉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种植大棚用浇灌装置,包括操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1)安装在行走架(2)上,所述行走架(2)设置在玉米大棚顶部的导向轨上,所述行走架(2)上设有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所述行走架(2)的底部设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二行走托台(24)和第一行走托台(23),所述第一行走托台(23)和所述第二行走托台(24)下方都设有第一行走轮(25)和第二行走轮(26),所述第一行走轮(25)和第二行走轮(26)与所述导向轨配合使用,两个第二行走轮(26)之间通过联动轴相连;/n所述连接板(27)上设有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与所述联动轴相连;/n所述连接板(27)底部中央设有用于安置出水分管(31)的安置框(271),所述出水分管(31)的顶端均连接在出水总管(3)上,所述出水总管(3)架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2)上,所述出水分管(31)的底端设有用于出水的旋转喷水头(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种植大棚用浇灌装置,包括操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1)安装在行走架(2)上,所述行走架(2)设置在玉米大棚顶部的导向轨上,所述行走架(2)上设有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所述行走架(2)的底部设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二行走托台(24)和第一行走托台(23),所述第一行走托台(23)和所述第二行走托台(24)下方都设有第一行走轮(25)和第二行走轮(26),所述第一行走轮(25)和第二行走轮(26)与所述导向轨配合使用,两个第二行走轮(26)之间通过联动轴相连;
所述连接板(27)上设有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与所述联动轴相连;
所述连接板(27)底部中央设有用于安置出水分管(31)的安置框(271),所述出水分管(31)的顶端均连接在出水总管(3)上,所述出水总管(3)架接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2)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汉走颜淑媛陈盛强吴赏花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鸿盛果蔬综合特色农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