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123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活性碳纤维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分别配置浸渍液A和浸渍液B;浸渍液A是将阻燃剂、氯化铵和水配置而成,浸渍液B是将氰化氨、磷酸二氢铵和水配置而成;阻燃剂、氯化铵、氰化氨和磷酸二氢铵的加入量以质量的百分比均为2%~10%;将浸渍液A在水浴条件下混入浸渍液B中,搅拌均匀,在30~35℃下,反应2h,得到催化剂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阻燃剂、氯化铵、氰化氨和磷酸二氢铵与水配置得到催化剂溶液能够改变活性碳纤维原料毛毡的活性进而提高活性碳纤维产品的耐高温性能,改变活性碳纤维内部的结构进而提高活性碳纤维的吸附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活性碳纤维

技术介绍
活性碳纤维是经过活化的含碳纤维,将某种含碳纤维经过高温活化,使其表面产生纳米级的孔径,增加比表面积,从而改变其物化特性。活性碳纤维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吸附材料,是继粉状活性炭和粒状活性碳之后的第三代产品,活性碳纤维具有大比表面积1000~3000m2/g和丰富的微孔,微孔体积占总孔体积90%以上,活性碳纤维具有比粒状活性碳更大的吸附容量和更快的吸附动力学性能,在液相、气相中对有机物和阴、阳离子吸附效率高,吸、脱附速度快,可再生循环使用,同时耐酸、碱,耐高温,适应性强,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环保材料。现有的活性碳纤维在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催化池催化,这是活性碳纤维生产最重要的一步,催化剂配置的好坏影响着活性碳纤维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别配置浸渍液A和浸渍液B;步骤2:浸渍液A是将阻燃剂、氯化铵和水配置而成,浸渍液B是将氰化氨、磷酸二氢铵和水配置而成;步骤3:阻燃剂、氯化铵、氰化氨和磷酸二氢铵的加入量以质量的百分比均为2%~10%;步骤4:将浸渍液A在水浴条件下混入浸渍液B中,搅拌均匀,在30~35℃下,反应2h,得到催化剂溶液。优选的,在步骤3中,阻燃剂为双环戊二烯类、脂肪族卤代烃、卤代环己烷及其衍生物和十溴联苯醚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的,浸渍液A的配置步骤如下:(1)取适量的阻燃剂放入水中,在20~35℃水浴条件下,加入氯化铵;(2)利用电动搅拌棒搅拌,得到浸渍液A。进一步优选的,浸渍液B的配置步骤如下:(1)取适量的氰化氨和磷酸二氢铵分别放入水中,并微波处理;(2)在常温条件下,利用电动搅拌棒搅拌,得到浸渍液B。优选的,在步骤3中,按质量百分比取阻燃剂2%~5%、氯化铵5%~8%、氰化氨5%~8%和磷酸二氢铵3%~5%。优选的,在步骤4中,水浴条件为20~39℃。优选的,氯化铵与氰化氨的质量比为1:1。优选的,利用电动搅拌棒搅拌3~5min,搅拌完成后保持水浴温度在28±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阻燃剂、氯化铵、氰化氨和磷酸二氢铵与水配置得到催化剂溶液能够改变活性碳纤维原料毛毡的活性进而提高活性碳纤维产品的耐高温性能,改变活性碳纤维内部的结构进而提高活性碳纤维的吸附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别配置浸渍液A和浸渍液B;步骤2:浸渍液A是将阻燃剂、氯化铵和水配置而成,浸渍液B是将氰化氨、磷酸二氢铵和水配置而成;步骤3:阻燃剂、氯化铵、氰化氨和磷酸二氢铵的加入量以质量的百分比均为2%~10%;步骤4:将浸渍液A在水浴条件下混入浸渍液B中,搅拌均匀,在30~35℃下,反应2h,得到催化剂溶液。在步骤3中,阻燃剂为双环戊二烯类、脂肪族卤代烃、卤代环己烷及其衍生物和十溴联苯醚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浸渍液A的配置步骤如下:(1)取适量的阻燃剂放入水中,在20~35℃水浴条件下,加入氯化铵;(2)利用电动搅拌棒搅拌,得到浸渍液A。浸渍液B的配置步骤如下:(1)取适量的氰化氨和磷酸二氢铵分别放入水中,并微波处理;(2)在常温条件下,利用电动搅拌棒搅拌,得到浸渍液B。在步骤3中,按质量百分比取阻燃剂2%~5%、氯化铵5%~8%、氰化氨5%~8%和磷酸二氢铵3%~5%。在步骤4中,水浴条件为20~39℃。氯化铵与氰化氨的质量比为1:1。利用电动搅拌棒搅拌3~5min,搅拌完成后保持水浴温度在28±0.5℃。实施例1:步骤1:分别配置浸渍液A和浸渍液B;步骤2:浸渍液A是将阻燃剂、氯化铵和水配置而成,浸渍液B是将氰化氨、磷酸二氢铵和水配置而成;步骤3:质量百分比取阻燃剂2%、氯化铵5%、氰化氨5%和磷酸二氢铵3%;步骤4:将浸渍液A在水浴20~39℃条件下混入浸渍液B中,搅拌均匀,在30~35℃下,反应2h,得到催化剂溶液。实施例2:步骤1:分别配置浸渍液A和浸渍液B;步骤2:浸渍液A是将阻燃剂、氯化铵和水配置而成,浸渍液B是将氰化氨、磷酸二氢铵和水配置而成;步骤3:质量百分比取阻燃剂3%、氯化铵7%、氰化氨7%和磷酸二氢铵4%;步骤4:将浸渍液A在水浴20~39℃条件下混入浸渍液B中,搅拌均匀,在30~35℃下,反应2h,得到催化剂溶液。实施例3:步骤1:分别配置浸渍液A和浸渍液B;步骤2:浸渍液A是将阻燃剂、氯化铵和水配置而成,浸渍液B是将氰化氨、磷酸二氢铵和水配置而成;步骤3:质量百分比取阻燃剂5%、氯化铵8%、氰化氨8%和磷酸二氢铵5%;步骤4:将浸渍液A在水浴20~39℃条件下混入浸渍液B中,搅拌均匀,在30~35℃下,反应2h,得到催化剂溶液。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实施例1~实施例3得到的催化剂分别浸泡活性碳纤维原料毛毡,并检测三种毛毡的性能,得到实施例2制备的催化剂浸泡后的毛毡物理和化学性能较佳,通过将阻燃剂、氯化铵、氰化氨和磷酸二氢铵与水配置得到催化剂溶液能够改变活性碳纤维原料毛毡的活性进而提高活性碳纤维产品的耐高温性能,改变活性碳纤维内部的结构进而提高活性碳纤维的吸附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分别配置浸渍液A和浸渍液B;/n步骤2:浸渍液A是将阻燃剂、氯化铵和水配置而成,浸渍液B是将氰化氨、磷酸二氢铵和水配置而成;/n步骤3:阻燃剂、氯化铵、氰化氨和磷酸二氢铵的加入量以质量的百分比均为2%~10%;/n步骤4:将浸渍液A在水浴条件下混入浸渍液B中,搅拌均匀,在30~35℃下,反应2h,得到催化剂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配置浸渍液A和浸渍液B;
步骤2:浸渍液A是将阻燃剂、氯化铵和水配置而成,浸渍液B是将氰化氨、磷酸二氢铵和水配置而成;
步骤3:阻燃剂、氯化铵、氰化氨和磷酸二氢铵的加入量以质量的百分比均为2%~10%;
步骤4:将浸渍液A在水浴条件下混入浸渍液B中,搅拌均匀,在30~35℃下,反应2h,得到催化剂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阻燃剂为双环戊二烯类、脂肪族卤代烃、卤代环己烷及其衍生物和十溴联苯醚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渍液A的配置步骤如下:
(1)取适量的阻燃剂放入水中,在20~35℃水浴条件下,加入氯化铵;
(2)利用电动搅拌棒搅拌,得到浸渍液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富环保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