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形钛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19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形钛篮,包括正面钛网、背面钛网、底面钛板、导电勾夹,所述正面钛网、所述背面钛网、所述底面钛板相互连接并形成中空的钛篮体,所述导电勾夹设置在所述钛篮体上,所述正面钛网为抛面结构,所述底面钛板设置有贯通的孔,所述正面钛网、背面钛网均为网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钛篮体设置为上述形状,减弱了电铸过程中存在的边缘效应,相比传统方法,该方法可以使阴阳极之间的距离更加小,从而使电铸槽的体积减小。在缩小槽体体积、降低生产能耗的前提下,保证电铸层厚度均匀性达到相对理想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形钛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铸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仿形钛篮。
技术介绍
电铸是应用电化学中的金属电沉积理论,电铸过程中使阴极模具上不断沉积金属,然后将金属沉积层从阴极模具上分离得到目标产品。现有的技术中,大多将阴极和阳极面对面排列,使阴、阳极各处的间距相等,然而在电铸过程中存在边缘效应,随着电铸层厚度的增加,会使电铸件四周的厚度从边缘至中心呈逐步的下降,且该厚度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为改善这种情况,提高平板模具整体厚度的均匀性,目前一般采用如下方法来削弱电铸过程中的边缘效应:1、在阴阳极之间设置屏蔽板,但是这样会间接的增加阴阳极的间距,导致电铸槽体积增大,在相同电势状态下,其电流密度会减小,造成效率的降低。2、在阴极电铸板上设置垂直于电铸板的挡板,一般情况下,挡板的高度为电铸板边长的1/2,这样模板均匀性才会达到相对理想的状态。那么当制作较大的模板时,由于挡板的高度偏大,导致阴阳极距离增大,从而使电铸槽体积增大,势必会增加电铸液的用量,同时在电铸过程中消耗的热能、电能等也会增加。同样也会导致在相同电势状态下,其电流密度会减小,造成效率的降低。3、在阴阳极之间设置塑料绝缘板,并在板面上打孔,该方法一方面孔的间隙数据难以控制,需要有大量的实验,反复逐步的对孔的位置及疏密程度进行修改。同时由于塑料绝缘板的阻挡导致离子沉积通道变小,整体的电铸效率会变得非常低。所以在大面积电铸生产中,不适合使用此类方法。综上所述,需要对此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铸层厚度均匀性差、电铸设备整体效率低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仿形钛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仿形钛篮,包括正面钛网、背面钛网、底面钛板、导电勾夹,所述正面钛网、所述背面钛网、所述底面钛板相互连接并形成中空的钛篮体,所述导电勾夹设置在所述钛篮体上,所述正面钛网为抛面结构,所述底面钛板设置有贯通的孔,所述正面钛网、背面钛网均为网状结构。正面钛网、背面钛网、底面钛板共同构成钛篮体,设置在钛篮体上的导电勾夹可以外接电源,抛面结构的正面钛网可有效减弱电铸过程中的边缘效应,在底面钛板上设置贯通的孔,可起到排水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将钛篮体设置为上述形状,减弱了电铸过程中存在的边缘效应,相比传统方法,该方法可以使阴阳极之间的距离更加小,从而使电铸槽的体积减小。在缩小槽体体积、降低生产能耗的前提下,保证电铸层厚度均匀性达到相对理想的状态。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还包括侧面钛板,所述侧面钛板设置在所述正面钛网、所述背面钛网之间,所述正面钛网、所述背面钛网、所述底面钛板、所述侧面钛板共同形成中空的钛篮体。在正面钛网、背面钛网之间在设置侧面钛板,可以使钛篮体的组装过程更加方便,更有利于进行焊接操作。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还包括承重柱、起吊勾环,所述承重柱与所述侧面钛板相连接,所述起吊勾环设置在所述承重柱上。承重柱用以承担仿形钛篮在起吊过程中的主要重力负荷,防止钛篮体在起吊过程中发生变形,同时保护电铸层不被破坏。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所述承重柱的高度与所述钛篮体的高度相同。将承重柱的高度设置为与钛篮体相同,可以使承重柱与钛篮体之间的受力更加均衡,防止钛篮体在起吊过程中发生变形。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所述背面钛网为直面网状结构,所述导电勾夹设置在所述背面钛网上。导电勾夹主要负责导电,在实际操作中,将导电勾夹卡入条状导电钛扁中,在导电的同时也能承重一部分仿形钛篮的重量。将导电勾夹直接设置在背面钛网上,使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留有更为宽松的操作空间,不影响在钛篮体开口处添加原料。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所述导电勾夹的数量为6个以上,所述导电勾夹间设在所述背面钛网上。将导电勾夹的数量设置为6个以上,并将其均匀的设置在背面钛网上,使本专利技术在电铸过程中各处的电场分布更加均匀,提高电铸层厚度的均匀性。同时增加本专利技术在电铸槽中的稳定性。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所述导电勾夹为片状弯折结构,所述导电勾夹在远离背面钛网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弯起。弧形弯起的设计便于导电勾夹连接外部电源,使操作过程更加顺畅。同时也能增加安全系数,防止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所述导电勾夹还包含弹性夹片,所述弹性夹片为片状弹性材质,所述弹性夹片设置在导电勾夹靠近所述背面钛网的一侧。片状弹性材质的弹性夹片可发生形变,保证导电勾夹与外接电源的接触效果。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所述起吊勾环环内径大于2cm,所述起吊勾环的环体与所述侧面钛板相平行。起吊勾环的环内径大于2cm,便于在连接起吊装置,降低操作难度。在实际操作中,起吊时取一根硬质棍穿过位于钛篮体两侧的起吊勾环,使钛篮体在起吊过程中两侧的受力均衡,同时由于起吊勾环和承重柱相搭配并一起承担了仿形钛篮主要重量,可防止钛篮体和导电勾夹在起吊过程中遭到损坏。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所述正面钛网、所述背面钛网的网孔孔径小于5mm。将正面钛网、背面钛网的网孔孔径控制在小于5mm的范围内,防止在电铸过程中,位于钛篮体内部的镍材溶解成细小颗粒后从钛篮中漏出,造成资料浪费。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所述孔的孔径小于2mm。钛篮体需要定期清理,清理过程中通过底面钛板上的孔能有效的将淤泥清洗出来,同时将孔的孔径控制在小于2mm的范围内,也能有效防止镍材从钛篮体中漏出,造成资源浪费。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所述钛篮体、所述起吊勾环、所述承重柱、所述导电勾夹的材质均为金属钛。选用金属钛作为钛篮体、起吊勾环、承重柱、导电勾夹的材质,可以使本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抗蚀性好等特点。同时钛的稳定性较好,能保证电铸过程中,在钛篮体中有金属镍的情况下,钛篮体不会溶解损坏,造成污染电铸液以及避免后期不必要的清理。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所述侧面钛板与所述正面钛网连接形成的相交线为弧线,所述底面钛板与所述正面钛网连接形成的相交线为弧线。正面钛网为抛面结构,将与正面钛网相连接的侧面钛板、底面钛板的相交线为设置为弧线,避免正面钛网与侧面钛板、底面钛板产生缝隙,可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强度,同时保证排水过程可以更加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面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视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仿形钛篮,包括正面钛网11、背面钛网13、底面钛板14、导电勾夹4,所述正面钛网11、所述背面钛网13、所述底面钛板14相互连接并形成中空的钛篮体1,所述导电勾夹4设置在所述钛篮体1上,所述正面钛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形钛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钛网(11)、背面钛网(13)、底面钛板(14)、导电勾夹(4),所述正面钛网(11)、所述背面钛网(13)、所述底面钛板(14)相互连接并形成中空的钛篮体(1),所述导电勾夹(4)设置在所述钛篮体(1)上,所述正面钛网(11)为抛面结构,所述底面钛板(14)设置有贯通的孔(141),所述正面钛网(11)、背面钛网(13)均为网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形钛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钛网(11)、背面钛网(13)、底面钛板(14)、导电勾夹(4),所述正面钛网(11)、所述背面钛网(13)、所述底面钛板(14)相互连接并形成中空的钛篮体(1),所述导电勾夹(4)设置在所述钛篮体(1)上,所述正面钛网(11)为抛面结构,所述底面钛板(14)设置有贯通的孔(141),所述正面钛网(11)、背面钛网(13)均为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面钛板(12),所述侧面钛板(12)设置在所述正面钛网(11)、所述背面钛网(13)之间,所述正面钛网(11)、所述背面钛网(13)、所述底面钛板(14)、所述侧面钛板(12)共同形成中空的钛篮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重柱(2)、起吊勾环(3),所述承重柱(2)与所述侧面钛板(12)相连接,所述起吊勾环(3)设置在所述承重柱(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2)的高度与所述钛篮体(1)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钛网(13)为直面网状结构,所述导电勾夹(4)设置在所述背面钛网(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形钛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勾夹(4)的数量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云胡庭叶成斌胡浩亨胡敏超徐飞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道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