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及其牵引控制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0956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急供电指令后,控制牵引变流器和双向充电机启动;包括多个蓄电池、用于输出直流电的蓄电池组;牵引变流器,用于在接收到牵引指令后,将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牵引电机,以通过牵引电机驱动列车运行;双向充电机,用于在接收到牵引指令或辅助指令后,将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辅助负载和/或牵引变流器,以便辅助负载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列车上既有的蓄电池来启动应急供电,可以实现故障列车的自主运行,效率高,同时通过蓄电池为辅助负载供电,提高了故障的列车在救援回送过程中舒适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牵引控制方法及列车,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A train and it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及其牵引控制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及其牵引控制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列车主要是通过受电弓从电网取电,来维持其正常运行,当列车的受电弓存在故障或由于其他因素导致列车无法从电网取电时,判定列车故障,故障的列车无法自主运行,只能通过施救机车拖拽,在施救机车未到达之前,故障的列车只能在原地等待,等待时间较长,使得现有牵引方案的易用性和效率均较低。另外,只有在施救机车将故障的列车拖行到救援发电最低速度阈值后,故障的列车才能利用其自身装置和控制方案维持辅助负载(如空调和冷却系统等)工作,当故障的列车的速度处于静止至救援发电最低速度阈值之间时,故障的列车上的辅助负载无法投入工作,在这段时间内将严重影响故障的列车在救援回送过程中的舒适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引控制系统和方法,通过列车上既有蓄电池来启动应急供电,可以实现故障列车的自主运行,效率高,同时通过蓄电池为辅助负载供电,提高了故障的列车在救援回送过程中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牵引控制系统的列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牵引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急供电指令后,控制牵引变流器和双向充电机启动;包括多个蓄电池、用于输出直流电的蓄电池组;所述牵引变流器,用于在接收到牵引指令后,将所述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牵引电机,以通过所述牵引电机驱动列车运行;所述双向充电机,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牵引指令或辅助指令后,将所述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辅助负载和/或所述牵引变流器,以便所述辅助负载工作。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急供电指令后,获取所述蓄电池组的信息;启动单元,用于当所述信息满足牵引条件,控制所述牵引变流器和所述双向充电机启动;还用于当所述信息满足负载条件,控制所述双向充电机启动。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组的信息包括各个所述蓄电池的电量及任意两个所述蓄电池的电压差。优选的,所述牵引变流器包括:辅助逆变器,用于将所述双向充电机输出的交流电不控整流为直流电输出至牵引逆变器;所述牵引逆变器,用于将所述辅助逆变器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变压变频的交流电输出至所述牵引电机。优选的,该牵引变流器还包括:变压器,用于将所述双向充电机输出的交流电隔离升压输出至所述辅助逆变器。优选的,该牵引控制系统还包括: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牵引变流器的启动状态和所述双向充电机的启动状态,所述启动状态包括启动成功或启动失败。优选的,该牵引控制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列车的司机室的司控器手柄,用于输出所述牵引指令;设于所述司机室的开关,用于输出所述辅助指令。优选的,该牵引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用于在所述信息不满足所述负载条件时,发出警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牵引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文任意一项所述的牵引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应急供电指令后,控制所述牵引变流器和所述双向充电机启动;所述牵引变流器在接收到牵引指令后,将所述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牵引电机,以通过所述牵引电机驱动列车运行;所述双向充电机在接收到所述牵引指令或辅助指令后,将所述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辅助负载和/或所述牵引变流器,以便所述辅助负载工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如上文任意一项所述的牵引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牵引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急供电指令后,控制牵引变流器和双向充电机启动;包括多个蓄电池、用于输出直流电的蓄电池组;牵引变流器,用于在接收到牵引指令后,将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牵引电机,以通过牵引电机驱动列车运行;双向充电机,用于在接收到牵引指令或辅助指令后,将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辅助负载和/或牵引变流器,以便辅助负载工作。可见,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列车上既有蓄电池来启动应急供电,驱动列车的牵引电机工作,从而使列车运行,不需要依靠施救机车,就可以实现故障列车的自主运行,效率高,同时通过蓄电池为辅助负载供电,提高了故障的列车在救援回送过程中舒适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牵引控制方法及列车,具有和上述牵引控制系统相同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牵引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另一种牵引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另一种牵引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另一种牵引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牵引控制系统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牵引控制系统和方法,通过列车上既有蓄电池来启动应急供电,可以实现故障列车的自主运行,效率高,同时通过蓄电池为辅助负载供电,提高了故障的列车在救援回送过程中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牵引控制系统的列车。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牵引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控制模块1,用于在接收到应急供电指令后,控制牵引变流器2和双向充电机3启动;具体的,控制模块1在接收到应急供电指令后,首先根据预设规则判断该应急供电指令是否有效,当判定有效时,将该应急供电指令通过MVB(MultifunctionVehicleBus,多功能车辆总线)传输给牵引变流器2、双向充电机3、空调等设备,牵引变流器2在接收到该应急供电指令后,控制三相输入建立、预充电、水泵启动,以实现牵引变流器2的启动,双向充电机3在接收到应急供电指令后启动,同时牵引变流器2和双向充电机3还会在启动完成后向控制模块1返回准备就绪信号,其中,控制模块1具体可以为列车中既有的网络控制系统。包括多个蓄电池、用于输出直流电的蓄电池组G;具体的,蓄电池组G用于为牵引变流器2和双向充电机3供电,蓄电池组G中的各个蓄电池采用并联结构,当其中任意一个蓄电池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蓄电池的正常供电,从而提高本方案的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急供电指令后,控制牵引变流器和双向充电机启动;/n包括多个蓄电池、用于输出直流电的蓄电池组;/n所述牵引变流器,用于在接收到牵引指令后,将所述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牵引电机,以通过所述牵引电机驱动列车运行;/n所述双向充电机,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牵引指令或辅助指令后,将所述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辅助负载和/或所述牵引变流器,以便所述辅助负载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急供电指令后,控制牵引变流器和双向充电机启动;
包括多个蓄电池、用于输出直流电的蓄电池组;
所述牵引变流器,用于在接收到牵引指令后,将所述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牵引电机,以通过所述牵引电机驱动列车运行;
所述双向充电机,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牵引指令或辅助指令后,将所述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至辅助负载和/或所述牵引变流器,以便所述辅助负载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急供电指令后,获取所述蓄电池组的信息;
启动单元,用于当所述信息满足牵引条件,控制所述牵引变流器和所述双向充电机启动;还用于当所述信息满足负载条件,控制所述双向充电机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的信息包括各个所述蓄电池的电量及任意两个所述蓄电池的电压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变流器包括:
辅助逆变器,用于将所述双向充电机输出的交流电不控整流为直流电输出至牵引逆变器;
所述牵引逆变器,用于将所述辅助逆变器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变压变频的交流电输出至所述牵引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周坚曹金洲钟源段旭龙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