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数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由床身、X轴滑动座、Y向滑枕、机头组件以及双交换工作台组件组成,床身的后部设置有竖直墙体,竖直墙体上方设置有X向滑轨;X轴滑动座滑动支撑于X向滑轨上,可在X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Y向滑枕的底部设置有Y向滑轨,X轴滑动座上设置有与Y向滑轨相对应的滑块,Y向滑枕通过Y向滑轨与滑块滑动安装于X轴滑动座上,可在Y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机头组件通过滑动装置滑动安装于Y向滑枕上,可在Z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Z轴上下往复移动;双交换工作台组件设置于床身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机头联接刚性好,运动部分重心低,运动稳定性好。
A kind of slide pillow double exchange table machine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
技术介绍
双交换工作台机床可以实现上下料和加工同时进行,能够保证机床连续生产不停机,大大提高机床的利用率,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由于要执行交换动作,其工作台部分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因此,各轴的直线运动多通过机头及其支撑部位的移动来实现。现有的双交换工作台机床多采用动立柱结构,为了获得较大的加工尺寸范围,存在机头部悬伸长、机头刚性不足,滑动立柱弯矩大、刚性不易保证,运动部分质量大、重心高、运动平稳性难于控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机头联接刚性好、运动部分重心低,运动稳定性高的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由床身、X轴滑动座、Y向滑枕、机头组件以及双交换工作台组件组成,床身的后部设置有竖直墙体,竖直墙体上方设置有X向滑轨;X轴滑动座滑动支撑于X向滑轨上,可在X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Y向滑枕的底部设置有Y向滑轨,X轴滑动座上设置有与Y向滑轨相对应的滑块,Y向滑枕通过Y向滑轨与滑块滑动安装于X轴滑动座上,可在Y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机头组件通过滑动装置滑动安装于Y向滑枕上,可在Z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Z轴上下往复移动;双交换工作台组件设置于床身上。上述一种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所述双交换工作台组件由基座、中心旋转轴、齿轮、齿条活塞气缸、升降气缸、上定位齿盘、下定位齿盘以及工作台组成,中心旋转轴支承于基座内,中心旋转轴下端安装有齿轮,可在齿条活塞气缸的作用下旋转;工作台固定于中心旋转轴的上端,由两个工作位组成,可在中心旋转轴的带动下实现两工作位的180度旋转交换;工作台底部设置有上定位齿盘,基座上设置有与上定位齿盘相配合的下定位齿盘;基座内还设置有升降气缸,可控制工作台的升降。上述一种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所述工作台下端的四个边角分别设置有上支撑锁紧;基座上对应设置有四个下支撑锁紧,每一个下支撑锁紧均由气缸控制;上支撑锁紧与下支撑锁紧相配合组成工作台的辅助支撑装置。上述一种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所述床身的一侧还设置有刀库。上述一种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所述机头组件包括电主轴和夹持装置,电主轴设置于夹持装置内,并通过滑动装置滑动安装于Y向滑枕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Y轴采用底部带有导轨的滑枕式结构,无需额外增加机头悬伸,即可实现较大的加工尺寸范围,使机头组件与Y向滑枕的联接刚性更好;并且采用墙体支撑结构,使整个运动部分的重心降低,充分保证了运动平稳性。一体式的双交换工作台采用齿盘定位,结构可靠,成本低,并且工作台四角设置辅助支撑结构,有效防止大尺寸工作台由于底部悬空而产生的变形。另外,刀库独立设置于床身侧方,可兼容各类刀库类型,易于实现较大刀库容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双交换工作台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由床身1、X轴滑动座2、Y向滑枕3、机头组件4、双交换工作台组件5以及刀库6组成。床身1的后部设置有竖直墙体11,竖直墙体11上方设置有X向滑轨7;X轴滑动座2滑动支撑于X向滑轨7上,可在X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Y向滑枕3的底部设置有Y向滑轨8,X轴滑动座2上设置有与Y向滑轨相对应的滑块9,Y向滑枕3通过Y向滑轨8与滑块9滑动安装于X轴滑动座2上,可在Y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机头组件4包括电主轴41和夹持装置42,电主轴41设置于夹持装置42内,并通过滑动装置43滑动安装于Y向滑枕3上,可在Z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Z轴上下往复移动。双交换工作台组件5设置于床身1上;床身1的一侧还设置有刀库6。如图2所示,双交换工作台组件5由基座501、中心旋转轴502、工作台503、齿轮504、齿条活塞气缸505、升降气缸506、上定位齿盘507、下定位齿盘508、上支撑锁紧509、下支撑锁紧510以及气缸511组成。中心旋转轴502支承于基座501内,中心旋转轴502下端安装有齿轮504,可在齿条活塞气缸505的作用下旋转。工作台503由两个工作位组成,固定安装于中心旋转轴502的上端,可在中心旋转轴502的带动下实现两个工作位的180度旋转交换。工作台503的底部设置有上定位齿盘507,基座501上设置有下定位齿盘508,上定位齿盘507与下定位齿盘508配合可实现工作台的精确定位。基座501内还设置有升降气缸506,可控制工作台503的升降,进而控制上定位齿盘507与下定位齿盘508的配合。为防止工作台503由于下方悬空而产生变形,工作台503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上支撑锁紧509,基座上还对应设置有四个下支撑锁紧510,通过气缸511控制下支撑锁紧510与上支撑锁紧509的配合,实现对工作台503的辅助支撑。机床加工时,上定位齿盘507与下定位齿盘508相啮合,工作台503固定不动,其中一个工作位执行工件加工,另一工作位则可进行上下料动作。当工件加工完毕后,升降气缸506将工作台503顶起,上定位齿盘507与下定位齿盘508分开,齿条活塞气缸505推动齿轮504带着工作台503旋转180度,升降气缸506复位,工作台503下落,上定位齿盘507与下定位齿盘508再一次啮合定位后,工作台503四角的辅助支撑进行位置固定,即可继续执行下一组工件的加工和上下料动作。由于本专利技术Y轴采用底部导轨的滑枕式结构,可实现较大的运动行程,机头无悬伸结构,联接刚性好,能够充分保证整个加工过程的运动平稳性。尽管上文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专利技术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其特征在于,由床身、X轴滑动座、Y向滑枕、机头组件以及双交换工作台组件组成,床身的后部设置有竖直墙体,竖直墙体上方设置有X向滑轨;X轴滑动座滑动支撑于X向滑轨上,可在X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Y向滑枕的底部设置有Y向滑轨,X轴滑动座上设置有与Y向滑轨相对应的滑块,Y向滑枕通过Y向滑轨与滑块滑动安装于X轴滑动座上,可在Y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机头组件通过滑动装置滑动安装于Y向滑枕上,可在Z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Z轴上下往复移动;双交换工作台组件设置于床身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其特征在于,由床身、X轴滑动座、Y向滑枕、机头组件以及双交换工作台组件组成,床身的后部设置有竖直墙体,竖直墙体上方设置有X向滑轨;X轴滑动座滑动支撑于X向滑轨上,可在X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Y向滑枕的底部设置有Y向滑轨,X轴滑动座上设置有与Y向滑轨相对应的滑块,Y向滑枕通过Y向滑轨与滑块滑动安装于X轴滑动座上,可在Y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机头组件通过滑动装置滑动安装于Y向滑枕上,可在Z轴驱动装置作用下沿Z轴上下往复移动;双交换工作台组件设置于床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枕式双交换工作台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交换工作台组件由基座、中心旋转轴、齿轮、齿条活塞气缸、升降气缸、上定位齿盘、下定位齿盘以及工作台组成,中心旋转轴支承于基座内,中心旋转轴下端安装有齿轮,可在齿条活塞气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雷,胡宇川,赵秀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