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Ti基合金铸件的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084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3:12
一种高温Ti基合金铸件的热处理方法,在高温Ti基合金铸件凝固成形出炉后,连同砂箱一块进行热处理,能够消除铸件的内应力,抑制变形和裂纹萌生,避免开裂。凝固成形、砂箱出炉后,铸件连同砂箱一块进行热处理还可以节省清砂的时间、缩短工艺流程。所述高温Ti基合金包括无序固溶强化的近α型高温Ti合金和有序强化为主的TiAl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减轻铸件的内应力,减小铸件的变形,提高了铸件的尺寸精度。另外,铸件凝固成形、出炉后,连同砂箱一块进行热处理可以节省清砂的时间,缩短工艺流程。

A heat treatment method of high temperature Ti based alloy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Ti基合金铸件的热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Ti基合金铸件的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高温Ti基合金以其优异的性能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热处理是Ti基合金铸件凝固成形后需要完成的一步重要的热加工工序。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既可以去除内应力,提高尺寸精度,又可以减小开裂倾向,防止铸件开裂。高温Ti基合金铸件浇注完成后,一般会将铸件从砂箱中取出、表面清理后,进行后续的热等静压和热处理。由于铸件结构复杂、壁厚差异大以及相变等因素的影响,铸件残余应力或热应力较大,经常在铸件凝固成形后就会发生变形,甚至开裂。在公开号为CN108889903A的专利技术中公布了一种预防钛铝基合金铸造裂纹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浇注前和浇注后分别进行热处理,从而达到预防钛铝铸造裂纹的目的。但此方法中浇注后的热处理是先将铸件和型壳从砂箱中取出,然后放进电炉中进行热处理。但此方法在转移铸件和型壳过程中会造成热量损失,铸件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大,铸件容易变形,甚至开裂。在公开号为CN106984795A的专利技术中公布了铸造高温钛合金Ti55合金的控温凝固方法。该方法是在真空铸造设备中将型壳加热到600~950℃后恒温1~2小时,再进行浇注。凝固过程中,通过控制铸件的冷速,消除了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避免微裂纹的产生。但此方法工艺复杂,对设备要求较高。在公开号为CN103266289A的专利技术中公布了Ti-40Al-10Fe合金空气冷却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铸态样品先进行1000℃/12h热处理,然后升温至1200℃,保温6h,空冷至室温获得淬火样品。清洗试样后,将试样表面的氧化表面磨掉,试样抛光,进行1000℃/10h热处理,直接空冷至室温得到时效处理的试样,样品的开裂率稳定在0%。此方法是先获得完整、无缺陷的铸态试样,然后在针对这些试样提出的避免开裂的热处理方法。这种热处理方法适用于获得完整铸件后的进一步热处理,并不能解决形状复杂、薄壁、大型铸件在凝固成形后就容易发生开裂的问题。综上所述,目前关于高温Ti基合金铸件的热处理方法的报道较少,而热处理又是Ti基合金铸件凝固成形后需要完成的一步重要的热加工工序。因此,急需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高温Ti基合金铸件的热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凝固成形后容易变形和开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温Ti基合金铸件的热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温Ti基合金为以有序强化为主的TiAl合金铸件和以无序固溶强化的近α型高温Ti合金铸件。具体过程是:步骤1、原材料的准备;步骤2、制备陶瓷精铸型壳:通过涂挂模具、脱蜡和焙烧,得到陶瓷精铸型壳。所述制备泵壳体的陶瓷精铸型壳的具体过程是:第一步、涂挂模具。在3D打印的蜡模表面依次涂挂面层、过渡层、背层和封严层;所述面层涂挂在蜡模表面;所述的面层为2~4层,过渡层为2层,背层为3~5层,封严层为1层,每一层均涂挂两遍,使浆料完全浸润型壳。所述面层的材料为纯氧化钇粉,粘结剂为中性粘结剂;过渡层的材料为复合铝微粉,粘结剂为硅溶胶。背层和封严层涂挂材料均为莫来砂,粘结剂为硅溶胶。所述面层浆料粘度为4#杯28~32s,涂挂完成后干燥15~20h;过渡层浆料粘度为4#杯4~5s,涂挂完成后干燥8~12h;背层和封严层浆料粘度为5~6.5s,涂挂完成后干燥8~12h。第二步、脱蜡。将晾干的模具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进行脱蜡处理;所述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温度为120~130℃,保温1.5~2.5h。保温结束后该电热鼓风干燥箱继续升温至140~150℃保温1~2h,完成脱蜡,得到型壳。第三步、焙烧。将所述型壳放入320~350℃的高温箱式炉中保温1~2h;保温结束后,将该高温箱式炉继续升温至650~670℃并保温0.5~1.5h;保温结束后继续升温至950℃保温2h,完成该型壳的焙烧,得到泵壳体陶瓷精铸型壳。步骤3、准备砂箱;步骤4、确定铸造工艺:采用反重力铸造或重力铸造或离心铸造的方法,熔炼过程中真空度不低于10-1Pa。当所述高温Ti基合金为以有序强化为主的TiAl合金铸件时,模壳预热温度850℃,保温;2h。砂箱出炉温度为650~850℃。当所述高温Ti基合金为以无序固溶强化的近α型高温Ti合金铸件时,模壳预热温度650℃,保温;2h。砂箱出炉温度为500~700℃。步骤5、合金熔炼、浇注:将陶瓷型壳埋进装有石英砂的砂箱。将该砂箱放入真空熔炼炉中,使高温Ti基合金的合金锭熔化,得到高温Ti基合金合金的金属液。将所述金属液注入型壳中,完成浇注过程,铸件冷却、凝固成形。步骤6、热处理、铸件出炉:砂箱出炉;砂箱直接放进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结束后,关闭箱式电阻炉的电源,炉冷至室温。从箱式炉中取出砂箱,清砂、清壳、切割浇冒系统,吹砂后得到铸件。当所述高温Ti基合金为以有序强化为主的TiAl合金铸件时,砂箱的出炉温度为650~850℃;热处理温度为700~900℃,保温时间为3~6h。当所述高温Ti基合金为以无序固溶强化的近α型高温Ti合金铸件时,砂箱的出炉温度为45~650℃,热处理温度为500~700℃,保温时间为3~6h。本专利技术在高温Ti基合金铸件凝固成形出炉后,连同砂箱一块进行热处理。高温Ti合金铸件经过500~700℃热处理、TiAl合金铸件经过700~900℃热处理,能够消除铸件的内应力,抑制变形和裂纹萌生,避免开裂。凝固成形、砂箱出炉后,铸件连同砂箱一块进行热处理还可以节省清砂的时间、缩短工艺流程。所述高温Ti基合金包括无序固溶强化的近α型高温Ti合金和有序强化为主的TiAl合金。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图1与图2对比、图5与图6对比发现,铸件凝固成形、出炉后,连同砂箱一块进行热处理的铸件并未产生裂纹,而清砂之后,再进行热处理的铸件产生了明显的裂纹,说明连同砂箱一块进行热处理可以减少铸件转移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减少了铸件开倾向,避免铸件开裂。图3和图4对比发现,对于锥度为116°的圆锥形壳体零件,铸件凝固成形、出炉后,连同砂箱一块进行热处理得到的铸件锥度更接近零件锥度116°,表明连同砂箱一块热处理可以减少铸件的热量损失,减轻铸件的内应力,减小铸件的变形,提高了铸件的尺寸精度。另外,铸件凝固成形、出炉后,连同砂箱一块进行热处理可以节省清砂的时间,缩短工艺流程。附图说明图1为埋砂热处理的Ti-48Al-7Nb-2.5V-1Cr合金泵壳体铸件外观图。图2为未埋砂热处理的Ti-48Al-7Nb-2.5V-1Cr合金泵壳体铸件外观图。图3为埋砂热处理的Ti-48Al-2Cr-2Nb合金圆锥形壳体类铸件外观图。图4为未埋砂热处理的Ti-48Al-2Cr-2Nb合金圆锥形壳体类铸件外观图。图5为埋砂热处理的高温Ti55合金梅花试棒铸件外观图;其中,图5a为梅花试棒铸件外观图,图5b为梅花试棒横浇道外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Ti基合金铸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Ti基合金为以有序强化为主的TiAl合金铸件和以无序固溶强化的近α型高温Ti合金铸件,具体过程是:/n步骤1、原材料的准备;/n步骤2、制备陶瓷精铸型壳:/n通过涂挂模具、脱蜡和焙烧,得到陶瓷精铸型壳;/n步骤3、准备砂箱;/n步骤4、确定铸造工艺:/n采用反重力铸造或重力铸造或离心铸造的方法,熔炼过程中真空度不低于10-/n1Pa;/n当所述高温Ti基合金为以有序强化为主的TiAl合金铸件时,模壳预热温度850℃,保温;2h;砂箱出炉温度为650~850℃;/n当所述高温Ti基合金为以无序固溶强化的近α型高温Ti合金铸件时,模壳预热温度650℃,保温;2h;砂箱出炉温度为500~700℃;/n步骤5、合金熔炼、浇注:/n将泵壳体陶瓷型壳埋进装有石英砂的砂箱;将该砂箱放入真空感应熔炼-反重力铸造炉中,使高温Ti基合金的合金锭熔化,得到高温Ti基合金合金的金属液;将所述金属液注入型壳中,完成浇注过程,铸件冷却、凝固成形;/n步骤6、热处理、铸件出炉:/n砂箱出炉;砂箱直接放进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结束后,关闭箱式电阻炉的电源,炉冷至室温;从箱式炉中取出砂箱,清砂、清壳、切割浇冒系统,吹砂后得到铸件;/n当所述高温Ti基合金为以有序强化为主的TiAl合金铸件时,砂箱的出炉温度为650~850℃;热处理温度为700~900℃,保温时间为3~6h;/n当所述高温Ti基合金为以无序固溶强化的近α型高温Ti合金铸件时,砂箱的出炉温度为45~650℃,热处理温度为500~700℃,保温时间为3~6h。/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Ti基合金铸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Ti基合金为以有序强化为主的TiAl合金铸件和以无序固溶强化的近α型高温Ti合金铸件,具体过程是:
步骤1、原材料的准备;
步骤2、制备陶瓷精铸型壳:
通过涂挂模具、脱蜡和焙烧,得到陶瓷精铸型壳;
步骤3、准备砂箱;
步骤4、确定铸造工艺:
采用反重力铸造或重力铸造或离心铸造的方法,熔炼过程中真空度不低于10-
1Pa;
当所述高温Ti基合金为以有序强化为主的TiAl合金铸件时,模壳预热温度850℃,保温;2h;砂箱出炉温度为650~850℃;
当所述高温Ti基合金为以无序固溶强化的近α型高温Ti合金铸件时,模壳预热温度650℃,保温;2h;砂箱出炉温度为500~700℃;
步骤5、合金熔炼、浇注:
将泵壳体陶瓷型壳埋进装有石英砂的砂箱;将该砂箱放入真空感应熔炼-反重力铸造炉中,使高温Ti基合金的合金锭熔化,得到高温Ti基合金合金的金属液;将所述金属液注入型壳中,完成浇注过程,铸件冷却、凝固成形;
步骤6、热处理、铸件出炉:
砂箱出炉;砂箱直接放进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结束后,关闭箱式电阻炉的电源,炉冷至室温;从箱式炉中取出砂箱,清砂、清壳、切割浇冒系统,吹砂后得到铸件;
当所述高温Ti基合金为以有序强化为主的TiAl合金铸件时,砂箱的出炉温度为650~850℃;热处理温度为700~900℃,保温时间为3~6h;
当所述高温Ti基合金为以无序固溶强化的近α型高温Ti合金铸件时,砂箱的出炉温度为45~650℃,热处理温度为50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宏超于永浩赵瑞峰李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