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066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PVC面料一块、网格布一块、化纤面料两块、去味活性炭150克;S2:采用粉碎机来对去味活性炭进行粉碎并且过筛,得到粉状去味活性炭,收取备用;S3:对染色装置内注入染色剂,将PVC面料置于染色装置内浸染,将染色装置内的染色剂加热至70℃,染色剂加热至70℃后保持温度5分钟后关闭加热,浸染总时长为30分钟;S4:将S3中染色完成的PVC面料取出并平铺置于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对PVC面料进行多次的加热、冷凉来对加速异味的挥发,同时对面料进行定型,在PVC面料的内层缝合了具有吸异味功能的内层,从内层对PVC面料的异味进行清除,减少异味残留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PVC材料服装应用
,更具体为一种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服饰新材料的选择日渐宽广。从昔日的金缕玉衣到现在塑料雨衣、橡胶潜水衣、抗高温耐寒的宇航服等等,为人类的服饰材料选择打开了思路。随着加工处理手段的发展,对服装应用新材料取得了革命性的的突破。最初对棉麻、丝绸的纺纱织布到二十世纪初的化纤、涤纶合成生产,再到现代的羽绒加工、竹纤维提炼、高分子合成等等工艺,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服饰的用料。据了解,国外已经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了服装的制作尝试。PVC革(聚氯乙烯人造革)是在织物上涂覆PVC树脂、增塑剂、稳定剂等助剂制成的糊.或者再覆合一层PVC膜,然后经一定的工艺过程加工制成的。制品强度高,加工容易,成本低廉。目前,现有的PVC材料制成的服装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人造革在生产时原料中添加有降解助剂,降解助剂会产生难闻的异味,给人造革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困扰,尤其在室内、车内等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使用,会导致室内、车内长期笼罩难闻的异味,造成人体不适,人造革外层的气味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散发直至消失,而内层的气味由于布料的阻挡造成散发不足,很长时间都散发不尽。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所述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PVC面料一块、网格布一块、化纤面料两块、去味活性炭150克;S2:采用粉碎机来对去味活性炭进行粉碎并且过筛,得到粉状去味活性炭,收取备用;S3:对染色装置内注入染色剂,将PVC面料置于染色装置内浸染,将染色装置内的染色剂加热至70℃,染色剂加热至70℃后保持温度5分钟后关闭加热,浸染总时长为30分钟;S4:将S3中染色完成的PVC面料取出并平铺置于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烘干装置设定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20分钟,烘干后将PVC面料取出平铺在工作台上自然冷凉;S5:根据设计尺寸来对PVC面料、网格布、化纤面料进行裁剪,制作成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其中化纤面料裁剪均为双份,PVC面料和网格布为单份;S6:将单层化纤面料制成的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平铺在工作台上,然后将网格布制成的各部件与工作台上各部件贴合,然后将S2中过筛的粉状去味活性炭均匀铺设在网格布制成的各部件表面,并且在网格布表面铺设纤维丝,然后将另一层化纤面料制成的各部件贴合在网格布上,然后进行缝合制成多层的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S7:将S6中制成的多层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进行拼接缝合,制成内层;S8:将S5中由PVC面料制成的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进行拼接缝合,制成外层;S9:对S7中制成的内层置于S8中制成的外层内部并且进行缝合连接,得到衣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PVC面料为无色透明的软质聚氯乙烯人造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S2中使用的筛网为50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S6中的所述纤维丝为竹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中的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S1中所述的化纤面料为涤纶和腈纶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加工方法,对PVC面料进行多次的加热、冷凉来对加速异味的挥发,同时对面料进行定型,在PVC面料的内层缝合了具有吸异味功能的内层,可以从内层对PVC面料的异味进行清除,减少异味残留的时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所述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PVC面料一块、网格布一块、化纤面料两块、去味活性炭150克,去味活性炭为吸附材料,可以对PVC面料散发出的异味进行吸附,可使用活性炭纤维、叶广泥颗粒替代去味活性炭颗粒;S2:采用粉碎机来对去味活性炭进行粉碎并且过筛,得到粉状去味活性炭,收取备用,将活性炭粉碎便于将其包装在化纤面料之间;S3:对染色装置内注入染色剂,将PVC面料置于染色装置内浸染,将染色装置内的染色剂加热至70℃,染色剂加热至70℃后保持温度5分钟后关闭加热,浸染总时长为30分钟,加热增加染色速度和质量;S4:将S3中染色完成的PVC面料取出并平铺置于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烘干装置设定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20分钟,烘干后将PVC面料取出平铺在工作台上自然冷凉,烘干提高着色度,同时利于异味的散发;S5:根据设计尺寸来对PVC面料、网格布、化纤面料进行裁剪,制作成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其中化纤面料裁剪均为双份,PVC面料和网格布为单份,衣服的基本组成;S6:将单层化纤面料制成的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平铺在工作台上,然后将网格布制成的各部件与工作台上各部件贴合,然后将S2中过筛的粉状去味活性炭均匀铺设在网格布制成的各部件表面,并且在网格布表面铺设纤维丝,然后将另一层化纤面料制成的各部件贴合在网格布上,然后进行缝合制成多层的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制成具有除味效果的各部件;S7:将S6中制成的多层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进行拼接缝合,制成内层,将各部件连接,制成具有除味效果的衣服内层;S8:将S5中由PVC面料制成的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进行拼接缝合,制成外层;S9:对S7中制成的内层置于S8中制成的外层内部并且进行缝合连接,得到衣服。进一步改进地,PVC面料为无色透明的软质聚氯乙烯人造革。进一步改进地,S2中使用的筛网为50目。进一步改进地,S6中的所述纤维丝为竹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中的一种。具体地,S1中所述的化纤面料为涤纶和腈纶中的一种。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选取PVC面料一块、网格布一块、化纤面料两块、去味活性炭150克;/nS2:采用粉碎机来对去味活性炭进行粉碎并且过筛,得到粉状去味活性炭,收取备用;/nS3:对染色装置内注入染色剂,将PVC面料置于染色装置内浸染,将染色装置内的染色剂加热至70℃,染色剂加热至70℃后保持温度5分钟后关闭加热,浸染总时长为30分钟;/nS4:将S3中染色完成的PVC面料取出并平铺置于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烘干装置设定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20分钟,烘干后将PVC面料取出平铺在工作台上自然冷凉;/nS5:根据设计尺寸来对PVC面料、网格布、化纤面料进行裁剪,制作成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其中化纤面料裁剪均为双份,PVC面料和网格布为单份;/nS6:将单层化纤面料制成的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平铺在工作台上,然后将网格布制成的各部件与工作台上各部件贴合,然后将S2中过筛的粉状去味活性炭均匀铺设在网格布制成的各部件表面,并且在网格布表面铺设纤维丝,然后将另一层化纤面料制成的各部件贴合在网格布上,然后进行缝合制成多层的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nS7:将S6中制成的多层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进行拼接缝合,制成内层;/nS8:将S5中由PVC面料制成的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进行拼接缝合,制成外层;/nS9:对S7中制成的内层置于S8中制成的外层内部并且进行缝合连接,得到衣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应用PVC材料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PVC面料一块、网格布一块、化纤面料两块、去味活性炭150克;
S2:采用粉碎机来对去味活性炭进行粉碎并且过筛,得到粉状去味活性炭,收取备用;
S3:对染色装置内注入染色剂,将PVC面料置于染色装置内浸染,将染色装置内的染色剂加热至70℃,染色剂加热至70℃后保持温度5分钟后关闭加热,浸染总时长为30分钟;
S4:将S3中染色完成的PVC面料取出并平铺置于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烘干装置设定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20分钟,烘干后将PVC面料取出平铺在工作台上自然冷凉;
S5:根据设计尺寸来对PVC面料、网格布、化纤面料进行裁剪,制作成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其中化纤面料裁剪均为双份,PVC面料和网格布为单份;
S6:将单层化纤面料制成的领子片、前衣片、后衣片、袖口片、底边片、袖子片以及肩背片平铺在工作台上,然后将网格布制成的各部件与工作台上各部件贴合,然后将S2中过筛的粉状去味活性炭均匀铺设在网格布制成的各部件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丽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