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空调器隔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59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器隔菌装置,用于空调器进风口或室内排风的隔菌装置。由风机、抗菌部件、箱体、控制部件组成,由于采用特殊阻漏结构,保证抗菌部件与箱体连接面致病菌不泄漏。只要紧靠在原有空调器的进风口上安装本装置,不但可以满足空调器消除负压区,隔离致病菌的要求,而且也可以在不改变室内原有的气流组织前提下满足室内换气次数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也可应用到大型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只是某个房间需要隔离的场合上。也可用到排风隔菌,使室内保持负压。隔菌率达到100%。使大量普通空调房间,一旦需要以最低成本、最短时间完成隔离致病菌的改造。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隔菌效果好,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气
,尤指一种适合各种空调器的隔菌装置。或兼作控制有害微生物发生的负压房间的排风隔菌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家用空调器具有价格便宜、安装方便、使用简便等优点,被大量应用于医院及其他卫生机构。但是医疗场所各种疾病的患者云集,大量致病菌被这种家用空调器吸入、繁殖又被送入室内,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普通家用空调器由于体积小,无余压,难以安装任何附件,加上送风量小,又无新风,无法满足换气的要求。特别是在SARS疫情期间被禁止使用。如果全国几千家医院及其他卫生机构全部更换空调器,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传统的净化除菌装置是在空调出风口处安装高效过滤器,或室内设置自净器、无菌器等(见图1),无法阻止致病菌通过回风口进入空调器。加上空调器内风机吸入段的负压作用难以防范致病菌通过空调器箱体接缝渗入,难以消除空调器内滋菌风险。控制有害微生物发生的负压房间包括各类的传染病隔离病房,生物安全实验室,感染动物房,细菌库等有空气途径传染可能的所有房间。需用排风机组将室内空气隔菌除菌后排到室外,维持室内负压,保护室外环境与人群。因此对排风机组中高效过滤器与箱体的气密性连接要求很高,由于过滤器两侧压差很大,只要有一点点渗漏,就会使室内致病菌不经过过滤除菌直接渗漏到排风侧而排出去。这要求连接面加工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在检漏时需要不断调节机械密封的压力强度与均匀性才能使连接面密封垫达到气密性的要求。检漏工作费时又费力。在运行中机械密封无法保证任何情况下致病菌不渗漏。运行中一旦渗漏,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构思新颖独特,成本低廉,能有效阻止致病菌进入空调,或阻止致病菌排出室外的隔菌装置。本专利技术空调器隔菌装置的技术方案是由风机、抗菌部件、箱体组成(如图3所示),其中,抗菌部件固定于箱体内,与箱体保持气密性连接,安装于风机的进风口处;抗菌部件可根据微生物种类与危害性不同进行选配,可以选用普通高效率过滤器、抗菌过滤器、光触媒过滤器、冷触媒、等离子体、无臭氧发生紫外线灯等;箱体正面或侧壁等可设计成条缝式、格栅式、孔板形式风口,尽量减少送风气流扩散。箱体上设置有引出线,为电源输入;控制部件为一中间继电器,其连接插头线的一端连接空调器。抗菌部件与箱体保持气密性连接为机械加压密封或零压阻漏。所述的机械密封,在抗菌部件与箱体之间用闭孔橡胶海绵垫连接用机械方式加压密封。本专利技术不渗漏密封零压阻漏的关键是采用不渗漏的特殊结构(见图4),改变了过去机械密封。采用有夹层的双层箱体结构,在外层壳体上打孔或接管,使夹层与室外大气(零压)相通,夹层始终处于零压。空调器的隔菌装置可用塑料管与室外相通,而排风器可直接开孔。由于除菌装置前后均处于负压,夹层保持零压。万一有渗漏,只可能大气向两侧渗漏,绝对不可能室内带菌空气通过连接部位渗透到排风中排到室外。或者说大气(零压)阻断了室内空气渗漏的途径,称为零压阻漏或零压密封。这种结构有效地保障了任何情况致病菌不渗漏,降低加工精度,因此也不需要再进行检漏。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接通电源,打开本装置风机,中间继电器常开触头闭合,空调器开始工作,本装置吸入室内含菌空气,经除菌部件除菌后,由风机送入室内空调器回风口,消除了空调器负压区,经空气处理后,再送到房间内。或除菌后由风机直接排出室外。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构思新颖独特,价格便宜,隔菌效果好,安装十分方便。只要紧靠原有空调器的进风口上安装本装置(图5和图6),不作任何机械连接。本装置风量完全可以按房间换气要求配置,消除了空调器负压区而不会影响原有空调器工作。并且在不需要更改原有空调器设置的前提下满足隔菌和换气次数要求。还可用作排风隔菌,使室内保持负压。本专利技术经有关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检测,达到SARS隔离病房的要求,其中隔菌率达到100%。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空气净化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械密封的排风过滤装置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零压阻漏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于柜式空调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于分体空调器和排风装置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隔菌器;2-风机;3-抗菌部件(图示为高效过滤器);4-室内机;5-室外机;6-冷凝水管;7-冷媒管;8-排风管;9-板壁; 10-箱体;11-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以某一病房为例,原设置柜式空调器一台。原要全部敲光后改作SARS隔离病房,现只需用本装置两台。一台装置风量选为10次/h换气,室内送入新风量为2次/h换气,设置在柜式空调器进风口,另一台装置风量为10次/h换气,用作排风,新风与排风的差值为8次/h换气,就可以完全满足隔离病房的要求。室内温度可控制为18-27℃,负压保持-10Pa。根据医疗要求装置的风量可以调节,气流设置从医护人员流向病人。箱体采用塑料制品,箱体的尺寸为650×650mm,抗菌部件采用光触媒高效过滤器,型号为GCL17,中间继电器型号为JDZ1-44,交流调压器为TDGC1,高余压风机型号为130,电流输入电压为220V,连线采用二芯电缆接插件连接线。上述部件按一定工艺加工和安装,即得隔离病房所需的隔菌装置。这种装置也可应用到医院中央空调系统上,当某个空间发生突发微生物污染事件,只要在该空间所有回风口加装本装置,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照常可以运行,不必使整幢大楼中央空调系统停运,以致造成很大损失。本专利技术也可推广到其他要求一定卫生要求的场所,市场前景看好。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器隔菌装置,由风机、抗菌部件、箱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抗菌部件固定于箱体内,与箱体保持气密性连接,安装于风机的进风口处;箱体上设置有引出线,为电源输入;控制部件为一中间继电器,连接插头线的一端连接空调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隔菌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正面或侧壁为条缝式、格栅式或孔板形式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隔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抗菌部件与箱体保持气密性连接为机械加压密封或零压阻漏。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空调器隔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密封,在抗菌部件与箱体之间用闭孔橡胶海绵垫连接用机械方式加压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空调器隔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零压阻漏,箱体形成双层结构,在外层的壁板与结合面之间打孔,使夹层与大气相通,此时为零压力,由于隔菌装置前后均处于负压,大气进入夹层,大气只可能向两侧渗漏,绝不会室内空气渗漏到排气管中去,大气阻断了室内空气渗漏的途径。全文摘要一种空调器隔菌装置,用于空调器进风口或室内排风的隔菌装置。由风机、抗菌部件、箱体、控制部件组成,由于采用特殊阻漏结构,保证抗菌部件与箱体连接面致病菌不泄漏。只要紧靠在原有空调器的进风口上安装本装置,不但可以满足空调器消除负压区,隔离致病菌的要求,而且也可以在不改变室内原有的气流组织前提下满足室内换气次数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也可应用到大型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只是某个房间需要隔离的场合上。也可用到排风隔菌,使室内保持负压。隔菌率达到100%。使大量普通空调房间,一旦需要以最低成本、最短时间完成隔离致病菌的改造。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隔菌效果好,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文档编号F24F3/16GK1580655SQ200410049418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隔菌装置,由风机、抗菌部件、箱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抗菌部件固定于箱体内,与箱体保持气密性连接,安装于风机的进风口处;箱体上设置有引出线,为电源输入;控制部件为一中间继电器,连接插头线的一端连接空调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晋明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