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运行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543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6:31
本文描述真空运行泵的多个示例。在示例中,真空运行泵包括多个流体端口,诸如引入端口和引出端口。真空运行泵也可以包括流通端口和隔膜。流通端口可以提供多个流体端口中的流体流通。隔膜可以控制多个流体端口和流通端口。在真空运行泵的怠速状态下,隔膜可以与流通端口配合以使多个流体端口中的每个流体端口隔离。

Vacuum running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真空运行泵
技术介绍
容积式泵,诸如真空运行泵,已经被广泛应用,其中来自供应侧部的流体可以被提供给接收侧部。例如,该容积式泵可以用在打印机系统中,以用于向打印头组件供应墨。这种泵通常包括用于流体进入的引入端口(inletport)和用以排出流体的引出端口(outletport)。为了确保真空运行泵充分地运行并且端口有效地工作,例如以避免从引出端口意外排出,可以提供用以隔离端口的机构。例如,引入端口和引出端口可以使用额外的阀(诸如截止阀)来隔离。进一步,这种截止阀进而可以根据泵的运行由致动机构运行以打开和关闭。附图说明以下详细描述参见附图,其中:图1例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实施真空运行泵的设备的示例方框图表示;图2例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真空运行泵的示例方框图表示;图3例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真空运行泵的轴测图;图4例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真空运行泵的分解图;和图5-图7例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在各种状态下的真空运行泵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泵通常用于将流体从储存器移动到接收器。泵可以根据运行原理分为不同的类别。容积式泵是一种这种类别的泵,其中流体可以以大体上相同的速度泵送,而不管引入端部的压力如何。一种常用的容积式泵是真空运行泵。通常,真空运行泵中产生局部真空以允许流体的进入和排出。真空运行泵已经被广泛应用,其中来自储存器的流体可以被提供给接收侧部。真空运行泵可以用于打印机系统中,其中来自储存器的墨可以被提供给打印头组件。>为了防止流体的意外排出,并且为了确保真空运行泵恰当地运行,引出端口和引入端口经常使用额外的阀(诸如截止阀)来隔离。例如,在具有四色基彩色系统的打印机系统中,四个截止阀可以用以将每个引入端口和引出端口隔开。这种截止阀进而可以根据泵的运行由致动机构运行以打开和关闭。致动机构进而可以与控制单元一体化,以使截止阀的运作(functioning)与泵的运作同步。这进而可以使泵组件笨重、昂贵、资源密集和复杂。真空运行泵和包含这种真空泵的系统的各种示例被描述。在示例中,真空运行泵可以包括多个流体端口(诸如引入端口和引出端口)以接收和排出流体。真空运行泵也可以包括流通端口以控制流体从引入端口到引出端口的流动。在打开状态下,流通端口可以允许流体从引入端口朝向引出部流动;然而,在关闭状态下,流通端口可以阻断流体到引出端口的流动,从而隔离两个端口。在一个示例中,流体端口和流通端口可以由真空运行泵的隔膜的往复运动来控制。例如,在真空运行泵的怠速(idle)状态下,即当真空运行泵不运行时,隔膜可以在收缩状态下以与流通端口配合,从而密封该流通端口。流通端口被密封的结果是,在真空运行泵怠速时,流体端口自动隔离以防止流体从引入部流到引出部,并随后流到流体接收单元。在运行期间,隔膜在抽吸压力力作用下可以张开以打开流通端口,并在真空运行泵中产生负压。负压进而可以引起引入端口打开以允许流体从储存器进入。在流体进入泵时,负压可以通过进引出出口(vent)释放,从而允许隔膜移回到起始位置,即收缩状态。隔膜的向上运动引起泵中的正压再次形成。因此,引出端口可以打开以将流体从泵中排出。在隔膜返回到起始位置(即收缩状态)时,流通端口可以再次密封,从而隔开并隔离流体端口。因此,本主题提供一种真空运行泵,其中隔膜的往复运动不仅控制用于流体的进入和排出的流体端口,而且也控制流通端口,该流通端口进而可以提供用于隔离流体端口。因为流体端口现在可以在不需额外的阀(诸如截止阀)的情况下有效隔离,所以真空运行泵可以不需要与截止阀相关联的其他机构,诸如用于控制截止阀的致动机构。因此,真空运行泵也可以不需要额外的机构,该额外的机构用于将致动机构和控制单元一体化以使截止阀的运作和泵的运作同步。此外,因为流通端口可以阻断可以在流体端口之间的流体通道,所以可以不必针对每个引入端口安装隔开的截止阀。因此,在流通端口提供用于隔离流体端口且隔膜控制流体端口和流通端口的情况下,泵部件的数量可以大体上减少,从而使整个泵部件划算且紧凑。进一步,将认识到,部件的数量越多,安装额外的控制机构的成本和工作越多,并且因此,本主题的真空运行泵在具有较少部件的情况下可以使资源有效。以下详细描述参见附图。只要有可能,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在图和下列描述中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零件。在说明书中描述几个示例时,修改、改编以及其他的实施方式是可能的。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限制于所公开的示例。相反,所公开的示例的恰当范围可以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根据本主题的示例实施方式,图1例示实施真空运行泵105的示例设备100的方框图,并且图2例示真空泵105的方框图。设备100可以实施于各种系统,例如打印机系统,其中墨可以从墨源经由真空运行泵105被提供给打印头组件。在示例中,设备可以包括储存器110(诸如墨源)和流体接收单元115(诸如打印头组件)。来自储存器110的流体可以使用真空运行泵105(下文称为泵105)提供给流体接收单元115。除此之外,泵105可以包括多个流体端口120(诸如引入端口120-1和引出端口120-2)、用以提供流体端口120之间流通的流通端口125以及用以控制流体端口120和流通端口125打开和关闭的隔膜130。根据本主题的方面,流通端口125被设置在真空运行泵105中,以使来自引入端口120-1的流体可以通过流通端口125被提供给引出端口120-2。因此,在流通端口125的打开状态下,来自引入端口120-1的流体可以允许流到引出端口120-2,该流体可以从该引出端口120-2排出到流体接受单元115。在泵105的怠速状态下,即当泵105不运行时,隔膜130可以在收缩状态下以与流通端口125配合或密封该流通端口125,如在随后图中详细解释的。流通端口125被关闭的结果是,到引出端口120-2的流体的流动被限制,从而将引出端口120-2和引入端口120-1隔离。在运行期间或在工作状态下,隔膜130可以张开以打开流通端口125。进一步,在流通端口125打开时,泵105中可以形成负压,从而引起引入端口120-1打开以允许流体进入到流体室(图6中例示的)中。在一段时间之后,负压可以释放,这允许隔膜130返回到收缩状态。这在泵105中形成正压,因此打开引出端口120-2以用于排出流体。因此,在工作状态下,流通端口125和流体端口120可以打开,并且其他流体端口120可以关闭以提供流体的泵送。有关在怠速状态下和处于运行中的真空运行泵105的细节在随后图中被详细讨论。根据本主题的示例实施方式,图3例示泵105的分解图,并且图4例示泵105的轴测图。为了简洁,例示两个流体端口,流体引入端口120-1和流体引出端口120-2然而,将认识到,泵105也可以包括多于两个的流体端口。引入端口120-1和引出端口120-2可以被提供在流体喷射壳体305中且被设置在泵105的第一端310。引入端口120-1可以被联接到储存器110,并且流体引出端口120-2可以被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运行泵,包括:/n用以接收和排出流体的多个流体端口;/n用以在所述多个流体端口中提供流体流通的流通端口;和/n用以控制所述多个流体端口和所述流通端口的隔膜,其中所述隔膜用以在所述真空运行泵的怠速状态下关闭所述流通端口,以隔离所述多个流体端口中的每个流体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真空运行泵,包括:
用以接收和排出流体的多个流体端口;
用以在所述多个流体端口中提供流体流通的流通端口;和
用以控制所述多个流体端口和所述流通端口的隔膜,其中所述隔膜用以在所述真空运行泵的怠速状态下关闭所述流通端口,以隔离所述多个流体端口中的每个流体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运行泵,其中所述多个流体端口包括伞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运行泵,其中所述真空运行泵进一步包括用以接收真空压力来运行所述隔膜的真空端口,并且其中在真空压力的作用下,所述隔膜张开以打开所述流通端口和引入端口,从而允许流体流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运行泵,其中所述真空运行泵进一步包括偏置部件,所述偏置部件用以在所述真空运行泵的所述怠速状态下保持所述隔膜处于收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运行泵,其中所述真空运行泵进一步包括端口板,所述流通端口被形成在所述端口板中,并且其中所述端口板被设置在所述多个流体端口和所述隔膜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运行泵,其中在所述真空运行泵的引入工作状态下,所述隔膜张开以与所述多个流体端口中的流体端口的阀形成流体室,所述流体室用以容纳从所述流体端口进入的所述流体。


7.一种真空运行泵,包括:
多个流体端口,所述多个端口包括引入端口和引出端口;
用以控制所述引入端口和所述引出端口之间流体流通的流通端口;和
隔膜,其中所述隔膜基于作用的抽吸压力而张开和收缩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流通端口,所述流通端口被设置在所述隔膜和多个流体端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运行泵,其中所述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昆丹·辛格C·L·张
申请(专利权)人: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