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246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4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在无需改变设备结构的情况下,如何减小接入链路对回传链路产生的邻频干扰的问题。具体方案为:回传节点在第一频带内接收邻频干扰信号,并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其中,第一频带为回传节点接收下行信号所使用的频带,邻频干扰信号包括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是接入节点对接收到的第一下行信号经过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后得到的;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根据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对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得到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从而减小接入链路对回传链路产生的邻频干扰。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信号处理的过程。

A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中继(relay)技术是指在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增加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负责对无线信号进行一次或者多次的转发,将一个质量较差的链路替换为两个质量较好的链路,以扩大链路容量及网络覆盖,提升边缘用户体验。例如,将一条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间的链路分割为两条链路,即网络设备与中继站之间的链路以及中继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链路。中继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链路可以称为接入链路。网络设备与中继站之间的链路可以称为回传链路。对于中继技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减小接入链路对回传链路产生的邻频干扰。现有技术中,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可以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资源同时进行工作,并采用模拟和数字对消的方法减小邻频干扰。虽然采用模拟和数字对消的方法可以减小邻频干扰,但是,需要设计复杂的模拟对消模块,对于中继节点需要增加额外的射频信号接口和外部连接线缆,以将接入网络设备的发射射频信号传输到中继节点的中继模块,导致中继模块不能对接现有的RRU模块,提高了部署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在无需改变设备结构的情况下,如何减小接入链路对回传链路产生的邻频干扰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回传节点,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回传节点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方法包括:回传节点在第一频带内接收邻频干扰信号,以及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之后,根据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对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得到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其中,第一频带为回传节点接收下行信号所使用的频带,邻频干扰信号包括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是接入节点对接收到的第一下行信号经过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后得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实现了在不改变设备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参考通道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根据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对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接入链路对回传链路产生的邻频干扰。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回传节点可以接收接入节点传输的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接入节点对第二下行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的信号,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还包括第一频带外的互调成分,第二下行信号是接入节点对接收到的第一下行信号经过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后得到的。进一步的,在接收接入节点传输的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之后,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频带从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中获取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从而,提高对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的性能。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回传节点接收接入节点传输的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接入节点对第二下行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和滤波后的信号,第二下行信号是接入节点对接收到的第一下行信号经过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后得到的。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对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得到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包括:根据第i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和第i系数获取第i邻频干扰镜像信号,第i系数是由第i-1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和第i-1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确定的,其中,i为整数,i的取值为2至N,N为整数,第1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由第1邻频干扰镜像信号对第1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确定,第1邻频干扰镜像信号由第1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和系数初始值确定;根据第i邻频干扰镜像信号对第i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得到第i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另外,在在第一频带内接收邻频干扰信号之前,方法还包括:向接入节点传输第一下行信号。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接入节点,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接入节点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方法包括:接入节点接收到第一下行信号之后,对第一下行信号进行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得到包括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的第二下行信号,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下行信号,以及根据第二下行信号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向回传节点传输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其中,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实现了在不改变设备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参考通道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根据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对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接入链路对回传链路产生的邻频干扰。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根据第二下行信号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对第二下行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还包括第一频带外的互调成分。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根据第二下行信号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对第二下行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还包括第一频带外的互调成分;根据第一频带从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中获取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对第一下行信号进行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得到第二下行信号之前,方法还包括:接收回传节点传输的第一下行信号。可选的,为了增大邻频干扰参考信号的信噪比和提升邻频干扰对消性能,在根据第二下行信号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之前,方法还包括:抑制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的主信号,主信号为第二下行信号包括的业务信号。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信号处理装置为回传节点或支持回传节点实现该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该信号处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频带内接收邻频干扰信号,第一频带为回传节点接收下行信号所使用的频带,邻频干扰信号包括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是接入节点对接收到的第一下行信号经过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后得到的;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对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得到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可选地,具体的方法同第一方面中相应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可选地,信号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向接入节点传输第一下行信号。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信号处理装置为接入节点或支持接入节点实现该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例如,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第一频带内接收邻频干扰信号,所述第一频带为回传节点接收下行信号所使用的频带,所述邻频干扰信号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所述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是接入节点对接收到的第一下行信号经过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后得到的;/n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n根据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对所述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得到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频带内接收邻频干扰信号,所述第一频带为回传节点接收下行信号所使用的频带,所述邻频干扰信号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所述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是接入节点对接收到的第一下行信号经过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后得到的;
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
根据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对所述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得到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节点传输的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所述接入节点对第二下行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的信号,所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还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外的互调成分,所述第二下行信号是所述接入节点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经过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后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接入节点传输的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频带从所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中获取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节点传输的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所述接入节点对第二下行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和滤波后的信号,所述第二下行信号是所述接入节点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经过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后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对所述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得到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包括:
根据第i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和第i系数获取第i邻频干扰镜像信号,所述第i系数是由所述第i-1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和第i-1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确定的,其中,i为整数,i的取值为2至N,N为整数,第1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由第1邻频干扰镜像信号对第1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确定,所述第1邻频干扰镜像信号由所述第1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和系数初始值确定;
根据所述第i邻频干扰镜像信号对所述第i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得到第i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第一频带内接收邻频干扰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入节点传输所述第一下行信号。


7.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第一下行信号进行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得到第二下行信号,所述第二下行信号包括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所述第一频带为回传节点接收下行信号所使用的频带;
在第二频带内发送所述第二下行信号,所述第二频带为接入节点发送下行信号所使用的频带,所述第二频带与所述第一频带相邻;
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信号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或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
向所述回传节点传输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信号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二下行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还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外的互调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信号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二下行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还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外的互调成分;
根据所述第一频带从所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中获取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第一下行信号进行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得到第二下行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回传节点传输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下行信号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抑制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的主信号,所述主信号为所述第二下行信号包括的业务信号。


12.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频带内接收邻频干扰信号,所述第一频带为回传节点接收下行信号所使用的频带,所述邻频干扰信号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所述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是接入节点对接收到的第一下行信号经过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后得到的;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内的互调成分;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对所述邻频干扰信号进行邻频干扰对消处理,得到邻频干扰对消后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接收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接入节点传输的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所述接入节点对第二下行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的信号,所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还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外的互调成分,所述第二下行信号是所述接入节点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经过基带处理、数字及模拟处理和功率放大后得到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频带从所述第一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中获取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接收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接入节点传输的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邻频干扰参考信号为所述接入节点对第二下行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和滤波后的信号,所述第二下行信号是所述接入节点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下行信号经过基带处理、数字及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凌李建平江立红杨少委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