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应急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13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震应急电源装置,包括外壳、整流充电器、蓄电池组、逆变器、互投装置和系统控制器,所述整流充电器控制蓄电池充电,所述逆变器控制蓄电池放电,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防震装置,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加固装置。所述防震装置包括防震底座和防震脚,所述防震底座与外壳固定相连,所述防震脚与防震底座固定相连。所述防震脚包括连接垫、上防震层、弹簧件、下防震层、底垫,所述连接垫与防震底座采用强胶固定相连,所述弹簧件外设置有缓冲管,所述上防震层与下防震层能在缓冲管内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抵抗地震,防止损坏壳体使得不能正常工作供电的一种应急电源装置。

A shock proof emergency power suppl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震应急电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震应急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化发展随之而来对建筑的供电要求越来越高,使建筑对供电的依赖也越来越大,一种应急电源装置就显得额外重要。地震的时候会造成停电,此时的应急电源装置就起到了作用,但是普通的电源装置缺少防震装置,容易对应急电源造成损害,损害后无法提供临时应急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震应急电源装置,可以减少地震对应急电源的损害。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震应急电源装置,包括外壳、整流充电器、蓄电池组、逆变器、互投装置和系统控制器,所述整流充电器控制蓄电池充电,所述逆变器控制蓄电池放电,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防震装置,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加固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防止地震或者运输过程中对内部结构的损害。进一步的,所述防震装置包括防震底座和防震脚,所述防震底座与外壳固定相连,所述防震脚与防震底座固定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防震脚与防震底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免外壳的震动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防震脚包括连接垫、上防震层、弹簧件、下防震层、底垫,所述连接垫与防震底座采用强胶固定相连,所述弹簧件外设置有缓冲管,所述上防震层与下防震层能在缓冲管内上下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弹簧件起到弹性作用,在震动的时候减缓振幅,有效缓冲。进一步的,所述加固装置是一种H形高强度金属,所述H形高强度金属位于外壳内壁棱角处,与棱形成三角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H形高强度金属,有效加固外壳结构,三角结构稳定性好,防止地震时外壳受外部压力而损伤。进一步的,所述上防震层和下防震层是一种弹性橡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橡胶是一种高分子物质,具有很好的弹性,它的弹性是由于受力后体积发生形变的结果,有效减震。进一步的,所述防震脚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在防震底座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增加整体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防震底座是一种软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软木抗振的共振频率一般在20Hz以上,减震效果良好。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垫和底垫是一种金属弹性材料弹簧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金属弹性材料主要以构成金属弹簧为主的抗振设备具有力学性能稳定,可以有较大变形量而减振抗振效果好。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采用的刚性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刚性材料碰撞后不会轻易发生变形。进一步的,所述刚性材料是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钢强度高,硬度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防震脚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壳,2-防震底座,3-防震脚,4-连接垫,5-上防震层,6-弹簧件,7-下防震层,8-底垫,9-缓冲管,10-H形高强度金属,11-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表示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各有关细节及其工作原理。本技术的实施例1参照图1、图2所示,涉及一种防震应急电源装置。包括外壳1、防震底座2、防震脚3,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起到加固作用的H形高强度金属10,所述防震脚3均匀位于防震底座2与地面之间,所述防震脚3包括连接垫4、上防震层5、弹簧件6、下防震层7、底垫8,所述连接垫4与底垫8采用金属弹性材料制成,起到了连接与缓冲作用。所述弹簧件6外面还设置有缓冲管9,所述上防震层5和下防震层7分别位于缓冲管9上方和下方,地震时通过在缓冲管9中上下滑动起到缓冲作用。所述防震底座2与外壳1固定相连的方式可以是采用吸铁、强胶、焊接、螺钉,所述防震脚3与防震底座2固定相连的方式可以是强胶或螺钉。所述技术的工作理如下:当市电正常时,由市电经过互投装置给负载供电,同时充电器给电池组进行智能充电。当市电断电时,或者超出正常电压的25%时,由控制器提供逆变信号,启动逆变电源,同时互投装置将立即投切至逆变电源输出,继续提供正弦波交流电,当市电电压正常后,应急电源将自动恢复市电供电,并给电池组充电。所述外壳1的防震底座2和防震脚3可以在地震来临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内部结构损坏。外壳1内部的H形高强度金属提供了坚固稳定的壳体,减少内部受损。本技术的实施例1参照图3所示,在防震脚3下安装了万向轮11,方便移动。所述万向轮11设置有固定装置,防止其自行移动。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外观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震应急电源装置,包括外壳(1)、整流充电器、蓄电池组、逆变器、互投装置和系统控制器,所述整流充电器控制蓄电池充电,所述逆变器控制蓄电池放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防震装置,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加固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应急电源装置,包括外壳(1)、整流充电器、蓄电池组、逆变器、互投装置和系统控制器,所述整流充电器控制蓄电池充电,所述逆变器控制蓄电池放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防震装置,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加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应急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装置包括防震底座(2)和防震脚(3),所述防震底座(2)与外壳(1)固定相连,所述防震脚(3)与防震底座(2)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应急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脚(3)包括连接垫(4)、上防震层(5)、弹簧件(6)、下防震层(7)、底垫(8),所述连接垫(4)与防震底座(2)采用强胶固定相连,所述弹簧件(6)外设置有缓冲管(9),所述上防震层(5)与下防震层(7)能在缓冲管(9)内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应急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东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能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