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91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空调器的室内机鼓风通路内设有用于清除掉室内空间中的臭气成分的除臭过滤器,提供了一种无需进行人工维护以及无需更换部件并能持续保持高除臭性能的空调器。其中,在空调器工作期间,通过设在室内机(8)中的除臭过滤器吸附住室内空气中的臭气成分,通过加热装置(15)对除臭过滤器进行加热,使臭气成分从除臭过滤器脱离,再通过换气风扇(9)将臭气成分排到室外。这样,可以使除臭过滤器的除臭性能得到恢复,无需进行人工维护及更换部件,就能持续地发挥出很高的除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除臭以及换气功能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器中采用的主流除臭方法为吸附式除臭方法,即在空调器机体的鼓风通道内设置上带有活性炭及沸石等材料、具有吸附功能的过滤器等部件。当除臭性能下降时,则进行更换过滤器等人工维护作业。另外,近来已经开始使用光触媒式除臭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设置带有氧化钛等光触媒的过滤器,用紫外线灯对光触媒进行激励,将带有异味的物质进行分解,从而实现除臭。由于是用光来进行除臭,原理上不会发生除臭性能下降、过滤器需要更换、维护等情况。而且,通过在光除臭的同时还用换气风扇进行换气,可以使除臭性能得到提高(其中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特开2001-208418号)。但是,在上述的利用活性炭及沸石等吸附剂的现有的吸附式除臭方法中,虽然具有很高的除臭性能,但在吸附达到饱和状态后将不能继续保持除臭性能。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时,都需要进行人工维护或者更换过滤器。另外,在使用紫外线灯对光触媒进行照射以激励光触媒死、使带有异味的物质发生分解从而进行除臭的光触媒式除臭方法中,一般情况下紫外线灯产生的对光触媒的激励能量较低,而且在紫外线光难于射入的室内机等的机体内,由于过滤器为实现通风需要加工成蜂窝等形状,故紫外线灯的光线照射不到过滤器的各个细微构造中,光触媒的除臭效果也就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因此,存在着需要同时进行除臭和换气才能提高除臭性能的问题。在同时设置空气调节功能和除臭功能的场合下,经过热交换的空气会进行过度的换气,存在着有损舒适性的可能性。而且,由于光触媒方式的分解速度较慢,因此还存在着与吸附式除臭方法相比难于在短时间内产生除臭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空调器,即虽然使用了具有高除臭性能的现有的吸附式除臭方法,但无需更换部件就能持续地保持很高的除臭性能。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中设有吸附式除臭装置、和对该除臭装置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通过由加热装置对设置在鼓风通路内的、吸附了室内空气中的臭气成分的吸附式除臭装置进行加热,可以促使臭气成分发生脱离,含有脱离下来的臭气成分的空气则由换气装置排到室外。这样,就可以使在现有装置中吸附达到饱和状态后就无法继续使用的除臭性能得到恢复。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在加热装置和换气装置的作用下,在工作过程中被吸附式除臭装置吸住的臭气成分将会发生脱离,并被排到室外。这样,可以使除臭性能得到恢复,在无需人工维护、更换部件亦即无需用户花费手脚的情况下就能保持住吸附式除臭装置的特长(即高除臭性能)。另外,由于不象光触媒式除臭方法那样地需要同时进行除臭和换气,舒适性不会受到损害;比起光触媒式除臭方法来,可以在更短的时间产生出除臭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为,由设置在鼓风通路内的吸附式除臭装置将室内空气中的臭气成分加以吸附、除臭之后,由加热装置对除臭装置进行加热,促进吸附着的臭气成分发生脱离,含有脱离下来的臭气成分的空气再由换气装置排到室外。这样,无需进行人工维护和更换部件,就可以现有技术中吸附达到饱和状态下就无法继续使用的除臭性能得到恢复,从而可以维持很高的除臭性能。第2方案为,将制热操作过程中被加热了的热交换器用作第1方案中的加热装置。这样,就无需设置专门的加热装置,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第3方案为,使吸附在第1或第2方案的除臭装置中的臭气成分进行脱离、并向室外排出的除臭性能恢复操作是这样进行的,即,首先使鼓风装置进行停止,再由加热装置将除臭装置加热规定的时间,促使吸附着的臭气成分发生脱离,然后使换气装置工作,将含有脱离下来的臭气成分的空气排到室外。这样,可以由控制装置控制着进行一连串的除臭性能恢复操作,使臭气成分能够充分地从除臭装置上脱离,并且不会再次附着到除臭装置上,而是只向室外排出。第4方案为,第3方案中的除臭性能恢复控制是在空调器的工作停止后自动进行。这样,无需用户花费手脚就能使除臭性能自动恢复。第5方案为,所述除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换气装置的吸气部分之间的鼓风通路内,且这些装置沿换气时的空气流动方向设置。这样,被加热装置加热后的空气也能用于对除臭装置进行加热,从而可以以很高的效率对除臭装置进行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空调器冷冻循环的结构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构造截面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经部分切除后的斜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除臭过滤器的外观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酵素特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能除去多种臭气的除臭过滤器的外观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除臭性能恢复控制的操作流程图,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操作时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另一种实例的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现有方式的初期除臭性能比较图,图1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除臭性能再生时的恢复率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为压缩机,2为四通阀(换向阀),3为室外热交换器,4为减压器,5为室内热交换器,6为室内鼓风机,7为室外鼓风机,8为室内机,9为换气风扇,10、10a、10b为除臭过滤器,11为壳体,12为上下风向改变翼,13为吸气口,14为吹气口,15为加热装置,16为排气口,17为控制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并不产生限定其范围的作用。(实施例1)下面先使用图1和图2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图1为用于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冷冻循环的构成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热交换器3、减压器4和室内热交换器5顺次通过致冷剂管道进行联接,形成热泵式冷冻循环。另外,室内鼓风机6使室内热交换器5进行通风,室外鼓风机7使室外热交换器3进行通风。在进行制冷操作时,由压缩机1先对致冷剂进行压缩,然后经四通阀2送至室外热交换器3,在这里进行冷凝、液化。从室外热交换器3流出的致冷剂由减压器4进行减压,然后导入室内热交换器5中,致冷剂在这里发生蒸发,从室内空气夺取蒸发潜热后发生气化。然后,致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5流出,然后再次流过四通阀2,被压缩机1吸入。另一方面,在进行制热操作时,先由压缩机1对致冷剂进行压缩,然后经四通阀2送入室内热交换器5中,致冷剂在此发生冷凝、液化。从室内热交换器5流出的致冷剂由减压器4进行减压后,被导入室外热交换器3中。致冷剂在这里进行蒸发,从室外空气中夺取蒸发潜热、发生气化。从室外热交换器3流出的致冷剂再次流过四通阀2,被压缩机1吸入。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构造示意图,其中,图2(a)为截面图,图2(b)为经部分切除后的斜视图。图2中的室内机8中包括室内热交换器5、室内鼓风机6、换气风扇9、采用吸附方式的除臭过滤器10、机体外壳11、上下风向改变叶片12、吸气口13、吹气口14、加热装置15、朝室外的排气口16和控制装置17。在空调器通过冷冻循环进行制冷或者制热的场合下,都是由室内鼓风机6从吸气口13吸入室内空气,与室内热交换器5进行热交换,然后从吹气口14吹出,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此时,由于从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使室内空气从吸气口吸入而且从吹气口吹出、实现通风的鼓风通路的鼓风装置;    设置在所述鼓风通路内的吸附式除臭装置;    对所述除臭装置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以及    通过使所述加热装置工作而使被所述除臭装置吸附住的臭气成分发生脱离、然后将含有脱离了的臭气成分的空气排到室外的换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次雄赤岭育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